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元帅》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0

好友

2221

积分

论坛游民

游手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43: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元帅》</p><p>我知道口外人都说我们烟袋口的人粗!说那些旁的啥用?口里老人听着不语,还是一副悠闲。我也气。年轻的气盛更不行。有次酒局上跟人急了,愣是红头涨脸,窜上了方桌脱去裤子,非嚷嚷道:“都给我看看!和你们的家伙一样,粗?不信问我媳妇去!”<br/>他们当然指的不是那玩意儿,指的是口里没文化。<br/>过去时候,口里聚的是各地遗少,大多数老之将至了,不善调教,闹的下辈人从了乡间的俗,务农的,行了商的都有。<br/>&nbsp;&nbsp;&nbsp; 实在话,读过书的人确是不多,不多不等于没有。您说是吧?真就有个,这人口里老人也还记得--圆脸,门缝儿似的眼,个不高,远看上去却挺直腰板,看着精气,尤其是那颗大头晃晃荡荡的。从小如此,像苹果。家呢?在烟袋口东边,也建在一处高岗上,都说有风水。家里也殷切着这辈人的将来。口里的房屋建得高,谁都知道那时候的鬼天气。雨来了,西边的雨水就顺着路边的凹槽从他家门口经过,门口年节了有对子,年年更新,从这孩子十六岁开始,不换了,年年都是一个横批:飞黄腾达。黄是取意于姓氏。看得出来,黄家孙子是依托了很多人希望的。<br/>&nbsp;&nbsp;&nbsp; 大伙唤这孩子“黄元帅”,除了那种常见的苹果品种,好像也跟这有关。<br/>&nbsp;&nbsp;&nbsp; 其实为读书的离开烟袋口的,“黄元帅”最典型。他离开的时候,据说是北风呼号,雪是要下没下。<br/>&nbsp;&nbsp;&nbsp; 当然这是若干年以后,我当场和说我们老粗的人起了争执,爷爷悠闲地饮着茶,摆手让我过去讲给我听的。</p><p>&nbsp;&nbsp;&nbsp; 爷爷喘着粗气在麦地追半天,十九岁的“黄元帅”停下,你上哪去?他眼落了泪,别犯脾气了你能去哪儿?他是那种人,口里话是很轴,轴起来,棒打不回。<br/>&nbsp;&nbsp;&nbsp; “你倒是说句话?”<br/>&nbsp;&nbsp;&nbsp; “天冷!”他说话抹了把脸,“你回!”<br/>&nbsp;&nbsp;&nbsp; “你呢?”<br/>&nbsp;&nbsp;&nbsp; “我……”他晃荡了下苹果一样的脑袋,伸出手指,说,“得走!”<br/>&nbsp;&nbsp;&nbsp; “去哪儿?”<br/>&nbsp;&nbsp;&nbsp; “暖和的地儿!”<br/>&nbsp;&nbsp;&nbsp; “你家已经那样了!”<br/>&nbsp;&nbsp;&nbsp; “不能老那样!”<br/>&nbsp;&nbsp;&nbsp; “你哥!”<br/>&nbsp;&nbsp;&nbsp; “他会等我。”<br/>&nbsp;&nbsp;&nbsp; “对了,有这地方?”<br/>&nbsp;&nbsp;&nbsp; “有。”<br/>&nbsp;&nbsp;&nbsp; 爷爷就这样看着他,一直走出了烟袋口,直到后影越来越小,不在乎闪了。</p><p>&nbsp;&nbsp;&nbsp; 黄家的大乱,烟袋口人人知晓。唯一的希望丢了?能不急吗?“黄元帅”上头有个哥,有些傻,这才要了他,谁成想这么大也给丢了?他哥翁声翁气地辩解,没丢!说着看着弟弟床下的罐子,闹蛐蛐没丢!蛐蛐每年都是“黄元帅”给他哥捉,每年斗起来,爷爷说那真邪乎,准是赢。<br/>&nbsp;&nbsp;&nbsp; 我的小祖宗!黄家父亲骂了他一句,带着一对人马奔了出去。<br/>&nbsp;&nbsp;&nbsp; 他们去的方向是西,到季节了冷,没人知道“黄元帅”去了暖和的地方。<br/>&nbsp;&nbsp;&nbsp; 我爷爷没和黄家说过。<br/>&nbsp;&nbsp;&nbsp; 随他造化吧!<br/>&nbsp;&nbsp; “黄元帅”十九了,那年才十九。<br/>走的时候,是跟傻哥哥道了别的。他最舍不得。哥哥虽傻,却凡事弟弟为先,其他人都不如蛐蛐。<br/>一次,孩子们胡闹,让元帅躲起来,吓唬他哥,孩儿们小爱玩这套。爷爷嘿嘿笑,问你猜怎么着?我们吓傻喽,他竟然当真,把自己手指剁了,你说这兄弟之间!他们这是……好了,后来留了根弯吧的小手丫。<br/>&nbsp;&nbsp;&nbsp; 烟袋口的水果,也为外人称道。那就是黄家的。原这也是殷实的家当,后来家有人迷鸦片,这瘾头大哩!到了后期,人死去,烟袋口的水果店面也随之关了。黄家人重又担起了扁担,多数时间在口里,后半晌果子蔫了就送口外处理掉,勉强维持的日子,他们当时过不惯了。<br/>&nbsp;&nbsp;&nbsp; “黄元帅”却在这时,有了读书的念头。<br/>&nbsp;&nbsp;&nbsp; 谁能理解呀?以前的光景还成,搁现在,是无济了。<br/>&nbsp;&nbsp;&nbsp; 元帅的父亲看着儿子发愁。<br/>&nbsp;&nbsp;&nbsp; “你是这料吗?”自问,“吃的都得愁,读书!”<br/>&nbsp;&nbsp;&nbsp; 说这话,“黄元帅”还不够十九呢,不懂事,自然哭闹。<br/>&nbsp;&nbsp;&nbsp; 过去的小少爷那也是第一次挨了巴掌。脸上着了火,却冷在心。</p><p>&nbsp;&nbsp;&nbsp; 他这一走,爷爷估算着有两年多,三年的样子。这两年里,烟袋口路边的店面开开阖阖的不少。也开过水果店,后来关了,大伙说难吃,干巴。家家的水果却不曾少,都是黄家的,都是”“黄元帅””他父亲挑着担子,一担一担从后山的果农那里,赶晨早的第一层露水之前送到家家桌边的,吃的惯惯的。为这水果店的老板,口外人,还和他闹了几回,经常在街口堵着,让你送!<br/>&nbsp;&nbsp;&nbsp; 生意人就是这样,钱最亲,都理解。<br/>&nbsp;&nbsp;&nbsp; 所以,以至于每天摸黑就听见淡淡的敲门声,从烟袋口的深处传出来。<br/>&nbsp;&nbsp; “二爷,是我,你要的苹果!”<br/>&nbsp;&nbsp; “唉。”<br/>&nbsp;&nbsp;&nbsp; 声音细小。熟了,狗也不叫。伸手把篮子放门外就走,不等人出来,钱天明了再算。黄家父亲已经觉得怪过意不去的了。<br/>&nbsp;&nbsp;&nbsp; 也不知得起多早。</p><p>&nbsp;&nbsp;&nbsp; 这两年,人老了很多,儿子“黄元帅”,他还真当是丢了。平常可是扔格烂水果都舍不得,得转圈挑好处咬口的人。儿子倒没看出多可惜。“黄元帅”去了哪里?几年没回口里,期间来口里跑买卖的北平人,说是在京唐运河边上一个叫向阳庄的地方,见过这么一个人。圆脸!他说对。门缝儿似的眼,他还追加句:个不高!<br/>&nbsp;&nbsp;&nbsp; 大伙传话给黄家,他家倒好没人理会。那人办完事要走的当晚,有人来敲门,是“黄元帅”的傻哥哥,背着手往里面看。<br/>&nbsp;&nbsp;&nbsp; 一支手,突然递去个罐子,“你见我弟了?”<br/>&nbsp;&nbsp;&nbsp; 那人“哦”了两声。<br/>&nbsp;&nbsp; “给!给我弟弟带上,他晚上没这个睡不好。”<br/>&nbsp;&nbsp;&nbsp; 是那个蛐蛐罐。<br/>&nbsp;&nbsp;&nbsp; 人这才晃神,直到是向阳庄的事,就说:“你弟看上去精神呢,像大官!亏你门口里说他元帅呢!”<br/>&nbsp;&nbsp; “我见了会捎到,放下心的。”<br/>&nbsp;&nbsp; “那好。”另一支手倏地抽出来,是一个有头那么大的”“黄元帅””苹果。<br/>&nbsp;&nbsp;&nbsp; 还说,黄元帅的甜呢!<br/>&nbsp;&nbsp;&nbsp; 第二天,生意人背包里放着“黄元帅”,趁着雾气不是很浓就要走。临行前,撂下话儿:“黄元帅”他哥这人不傻!不傻!走了。<br/>&nbsp;&nbsp;&nbsp; 大伙皆不知这话是从哪儿说起的。<br/>&nbsp;&nbsp;&nbsp; 其实,这人见得也不知道是不是“黄元帅”,只说是有一面之交。知道那人上过八路军校,像是个官官儿。后来的事儿不明了。“黄元帅”的母亲常哭,为当初有了孩子的消息,家里没动人去扫听。骂得“黄元帅”父亲在屋里转圈,一圈,两圈,三圈,四圈的时候天就该亮了。他得去后山上水果,就这么的一宿。<br/>&nbsp;&nbsp;&nbsp; 他父亲也说个理:多一个少一个不算啥,是咱黄家的种,要不死早晚得回来。其实,他也想,抹去后山的路上,那停一棵树下,看着烟袋口的东边,一直看着,看着,就看不清楚了。<br/>  远处依稀听得见火炮的声音,说是闹革命呢!烟袋口这阵安静得像是世外。山上的苹果熟了,黄家靠这个吃饭,那些外界的声音与他本来是无关的。<br/>&nbsp;&nbsp;&nbsp; “黄元帅”回来的时候,这一切都有了关系。<br/>日本人投降那年的冬天,也是西北风呼啸,也是从口东面的麦地里而来的。他穿着一身军装,很精神,脸型没变,还圆圆的,许是经历了战火的熏烤,脸色幽黄,更像“黄元帅”了。<br/>进烟袋口,是骑着一匹枣红马,上身挺着,路边店面的街坊,看着”“黄元帅””被护兵簇拥着,一直上了高岗。然后下马,咚一声,腰板那个直呦!<br/>敲门时,有人议论,黄家这次飞黄腾达了。有人议论,是不是腿跛了?你看,你看,可不是?是?不是?是吧?<br/>&nbsp;&nbsp;&nbsp; 黄家后来的飞黄腾达,是拿“黄元帅”一条腿换来的,是日本子的炸弹炸的,他一辈子都与战争有关了,腿里的弹片,每年叶子一落就隐隐作痛,还落了喘,行军打仗的人那管得了这些?<br/>&nbsp;&nbsp;&nbsp; 他哥哥不小了,现在不玩蛐蛐,改听他讲打仗,就像当年的蛐蛐罐,又成了一件帮人入睡的东西。天天,“黄元帅”都在屋里跟他哥说话。大伙奇怪,哥俩叨咕什么事情?他们能叨咕什么?猜不准!尤其是黄家出了个真元帅,镇上来人也得问安,不是说说的。<br/>&nbsp;&nbsp;&nbsp; 大家瞧着这黄家闷闷不乐。<br/>&nbsp;&nbsp;&nbsp; 不日,原来水果店择了个更好的地场,重打鼓另开张,人气旺盛,家里很快就恢复了元气。一天,宅子”“黄元帅””说重修!他父亲不让,为啥?<br/>&nbsp;&nbsp;&nbsp; 他父亲答得干脆:“不为啥!”<br/>&nbsp;&nbsp;&nbsp; “修,我得给哥娶媳妇!”<br/>&nbsp;&nbsp;&nbsp; “啥?”<br/>&nbsp;&nbsp;&nbsp; “哥说了他小指头疼……”<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父亲蹙着眉想了半晌,不解其意。</p><p>&nbsp;&nbsp;&nbsp; 宅子就这么修着。<br/>从“黄元帅”衣锦还乡,大伙就在说他的事。此时人家可是官官儿。听说咋的?是管粮库的?常能见啥首长。他本来有任务,这次主要是为他哥回来的。尽管在烟袋口只呆几个月,宅子重修一遍,里里外外的鲜亮,透着一股清澈的劲。大门上的漆面干了的第四天。烟袋口里的人都来到黄家,他们看到了如花似玉的两个大姑娘。奇怪了?说是“黄元帅”跟人家家里许了诺。<br/>外面传的是说黄家一切都听她们的。只要肯嫁。不知是否属实。本来大伙都觉得不能成,却成了。对方的条件是,嫁可以!得两姑娘全嫁到黄家!说姑娘家上辈也是生意人,懂得算计。“黄元帅”部队上催得急,一热乎拍了板。<br/>&nbsp;&nbsp;&nbsp; 这么地,口里热闹一回,早晨都东倒西歪的还醉着,元帅的酒是好酒啊。<br/>&nbsp;&nbsp;&nbsp; “黄元帅”也糊里糊涂得成了亲。<br/>&nbsp;&nbsp;&nbsp; 洞房里的事人都知道,他的事儿不敢说,也不兴闹。<br/>&nbsp;&nbsp;&nbsp; 媳妇给了他一件东西,说是爹嘱咐的,也是欠你们黄家的,一看是当年那个蛐蛐罐。<br/>&nbsp;&nbsp;&nbsp; 要不“黄元帅”有大发展,是误在了烟袋口。任务是南下。没走多远,他就半夜跑了回来。口里人问咋了?他说南边土匪多着呢,怕凶多吉少。皇家就又完了,我着腿也白搭了,学也白上了……一下“白”了很多事情,大伙愣愣的听,我爷爷可不管他那些,说他那是吹,是舍不得媳妇,你媳妇咋个样?黄家有地十几亩。一头牛,老婆热炕头的,搁谁也不想风餐露宿得了。可以理解。再说还有那个诺言。<br/>&nbsp;&nbsp;&nbsp; 他哥跟媳妇热闹起来,弟弟就搁在旁,”“黄元帅””每每总是拍着他的脑袋,说,不疼了?<br/>&nbsp;&nbsp;&nbsp; 他呢?嘿嘿一笑。<br/>&nbsp;&nbsp;&nbsp; 不疼了?你不疼吗?还疼?<br/>&nbsp;&nbsp;&nbsp; 哥俩的话,外人不太好懂,我爷爷说的时候,笑得很有意味,我是猜不透的。</p><p>&nbsp;&nbsp;&nbsp; 南方,不能说不去就不去了,人家是个官官儿。他父亲也没说啥,留下就留下,走就走,还是老话:咱黄家的种,早晚得回来。<br/>&nbsp;&nbsp;&nbsp; 战争胜利以后,那时候部队一时散得很,跟一起上过军校的首长,通了气,他就留了,上头是念他有战功,当年为八路筹军粮,可跟土匪似的!伤了不少人。哪里像个元帅?不像!不像?那也不能像……土匪吧?这家伙可是怕土匪的。大家谈起这个,还是很有精神的。<br/>&nbsp;&nbsp;&nbsp; 锄杆子可是没枪杆子威风!<br/>&nbsp;&nbsp;&nbsp; 我爷爷说他后来见了“黄元帅”就想起他离开烟袋口时的样子,如今黄家的水果又摆进了店面,回头客不多,人说差了。到底差在哪儿?黄家人自己可能也在想,“黄元帅”常常拖着背影在烟袋口里走。夏天下雨了,他就贴着路边的一爿店铺的沿子走,水槽里的水直淌淌地流去。<br/>&nbsp;&nbsp;&nbsp; 黄家的少奶奶是多么幸运!那时南下的军人,几乎都与家里的妻子离了,外面找了。“黄元帅”旅行了当初的诺言,直到现在他每次从床底下翻出那个蛐蛐罐都会心里一抖。他哥那天看见他抱着蛐蛐罐发呆就笑,说和小时候一样,外面受气了,晚上你就抱着这么个东西哭。咱那个罐子也不知道道哪儿了?他看来还是傻,忘了那个人,也就是他老丈人。<br/>&nbsp;&nbsp;&nbsp; 三年后他哥有了两个儿子,他是一个闺女一个小子。<br/>&nbsp;&nbsp;&nbsp; 这时候,水果店生意不行。”“黄元帅””见人话少,一跛一跛着腿,顾自的走。<br/>&nbsp;&nbsp;&nbsp; 秋天第一层露水未尽,总有一串清脆的脚步声,就像“黄元帅”他父亲还在挨家挨户的给人送水果。</p><p>&nbsp;&nbsp;&nbsp; “黄元帅”很少提及当年的事情,我父亲说,只听他说过一次。是烟袋口那年大丰收了,“黄元帅”和父亲给生产队看麦场。天热,又怕来雨。烟袋口就是这么让人捉摸不定。生产队管饭,“黄元帅”喝了酒,红着脸官光着上身躺在席上,给父亲说了说他的往事。往事如烟,如今爷爷和父亲的回忆合一起,不过是零星的,散乱的小悬念。<br/>&nbsp;&nbsp;&nbsp; 数来如下四点:<br/>&nbsp;&nbsp;&nbsp; 一、他当年和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高官同在战壕里,向着敌军撒过尿。并且说他尿得比那人远。如今,这位高官还出现在了我们的历史书上,整整一大页,配了张在战壕里遥望敌营的照片,可疑的是半身。名字保密。<br/>&nbsp;&nbsp;&nbsp; 二、父亲很认真地说:你要不回来,小也是个公社干部。他瞪着眼睛说:公社干部?不回来,公社书记给把着那玩艺儿我都不尿。<br/>这是多牛的话。他不后悔,拍着我父亲的肩膀说,命,南下让土匪黑枪打死的,至今连尸首还找不见……当晚天空,有星星,他抬头看了看,我说的是真话!我父亲不知怎么回答。那些死去的战友,都是着天空忽隐忽现的遥远星光,只有他在烟袋口看着他们。<br/>  三、他读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北平的女人,长得俊俏,因为空炸,躲在防空洞里一天一夜,说了革命理想,还有其它的。出来后,女人还是跑地下,他还是在军校,不多往来,有天突然想起来,问了同学,说谁谁谁被日本人强奸了,对了,还悄悄的告诉他,当时肚里有身孕……<br/>&nbsp;&nbsp;&nbsp; 四、他给军队集粮的时候,管老大的一个粮库,那么大,收得及时,保护得也严密,为此受了部队表彰,其实犯过一次纪律的,一次半夜他听着有声音就起来,冲进了仓库,里面是一对男女在偷粮食,他们见他吓坏了,他可是有枪的!你们干啥?人说饿得没办法。那就偷,这是部队打仗用的!你们知道吗?知道。你们滚蛋!老子就知道这不能动!说话,女人一下子扑将过来,把他按倒在粮食上,拼命亲他的嘴,力气大了嘴上出了血……他们就这么抗走了一袋粮食。后来,他了解到他们在烟袋口做过生意,每月女人月经的时候,都要买黄家的水果来压压剧烈的痛。</p><p>多年以后,烟袋口里的老人提起“黄元帅”,还是想起那个已是某厅长的“黄元帅”当年的部下来到龙泉镇上检查工作,还特地驾着小车,绕过一片野地,沿着石榴河南下,来到了烟袋口。来看当年的首长。自是县里乡里一片混乱。<br/>烟袋口从来没有过这种状况,除了当年批斗热闹过。人们前呼后拥的从西往东走过,有名的理发铺子、包子铺、银匠铺……到黄氏水果店的时候,”“黄元帅””站在那里迎接,也换上了当年的一身衣服,看着老是老了,那点精神气还在,腰看不出弯。他哥站旁边,瞪大眼睛看着那辆黑色的小汽车,手还是背着,领导来了,倏的如当年一样抽出来一个苹果,还说是“黄元帅”的!我们店最好的!哥俩如此看来细得很呢,他们老丈人就在人群里,见此景噗嗤一笑。转身出了人群,想那蛐蛐罐还是送到了,送到了……一声长叹。<br/>&nbsp;&nbsp;&nbsp; 从此,口外人改了口,烟袋口还是有细人呐。说人粗是一眼,心的细处得慢慢体会着。<br/></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笺疏训诂,六经于易尤尊;阐羲文周孔之道,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词章,终身以道为准;继廉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248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冷场小王子无限连击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2#
发表于 2007-8-4 13:43:19 |只看该作者
<p>写的很糟糕。首先,故事讲述的不清不楚,叙述环节上,很难把读者最基本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而且叙述的感觉一直缺失,让人读起来不得不经常性的走神。再说语言,没有力度不说,语言纯粹是没有经过思索的直接散乱放在小说上,通篇都持续着杂乱、粗糙的表述。小说结尾处尤为草率,把整篇小说彻底的拉下了水。</p>
http://blog.sina.com.cn/rockdaxingx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20:3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