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季中,我一直难以说出自己喜欢哪个季节。有时候我违心的说出自己喜欢春秋两季,是因为按常理来说,夏天太热,冬天太冷,我想大多数人也应该会喜欢春秋两季,就随了大流而去。现在我已经长成青年人,似乎变成了大多数人中的一份子,因为我对春秋两季的喜欢渐渐明朗起来。日子变好,人就容易想起过去,慢慢回忆以前的生活,或许一些东西的印象将变得清晰。</P>
< > 我出生在黄土高坡,黄河岸边,小时候是极为讨厌春秋的,人们说春种秋收是一件快乐地事情,我觉得说着话的人肯定是城里人,如果不是,则说明他一定在瞎扯,或者在摆样子。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只上半天课,因为学校离家比较远,每天得走五公里,所以中午放学后就可以呆在家里做作业。春种秋收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并不能做作业,他们要帮助大人干农活,当然,我也不例外,虽然我很受父母的宠爱,而且一直体弱多病。</P>
< > 春天耕种的时候,小孩子都可以帮忙,无论种土豆,糜子,谷物。我们家四口人,父亲为了改善生活,又租了别人不少地,因此我们家的劳动量要远远大于别人家的。人体弱,精神就会不太好,而干农活一般要在大清早和傍晚(一到周末我就如临大敌,那时候大清早就得起床),这让我很不适应,父亲作为一家之主,在生活上有很大压力,偶尔会因为我的“懒惰”对我发脾气,而我也逐渐明白:劳动才能有收获。可惜的是,中学我就开始了学校住宿生活,这时候,周末劳动一下子反而成了生活的点缀,再后来我就到了大城市,基本上失去了在春秋时节和父母一起干农活的机会。而这些年,陕北大旱,农民也逐渐对田地失去了信心,父母老了,也不能干太多活,每年只是把屋子旁边的地打点打点。其实,相比较春天,小时候我更讨厌秋天,在这个季节,当地教育局为了配合当地人的生活,在秋天特意放两个周秋收假,这十四天是我最难以忍受的,每天都起早贪黑,中午还不回家,带着东西到田里去,如果收的是土豆,则可以捡一些干柴回来烧山药,土和泥根本弄不干净,只能剥了皮来吃,风一吹,灰尘飞扬,根本谈不上卫生,或许正如俗语所说:不干不净,吃着没病,我的身体逐渐好起来,而父母也一直很健康。一天下来晚上躺在炕上的时候,骨头快散了架,却不能拥有很好的休息(第二天大清早就得出去干活),而我们家的农活又比别人家多,因此需要多倍的努力和辛苦。秋天唯一可以让人欣慰的或许就是炫耀一下收成,在那几年里,风调雨顺,我们家几乎每年都是全村粮食产量最高的。</P>
<P> 时间过去了很多,现在想起这些事情来,并不觉得有多苦,而父母却为此付出了过早衰老的代价,各种病增多,尤其是父亲,那些年家庭的压力很大,抽烟很猛,喝酒也是一喝就醉。如今每次回家,我总是希望可以和父母亲一起干活,然而像以前那样辛苦总归是不可能的了,毕竟那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生活。</P>
<P> ——此短文献给父母和姐姐</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6 11:09:5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