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10-27
- 在线时间
- 558 小时
- 威望
- 6842 点
- 金钱
- 4925 点
- 注册时间
- 2011-2-7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2557
- 精华
- 0
- 积分
- 1608
- UID
- 39961
 
|
本帖最后由 蓝风 于 2011-8-22 18:12 编辑
先说一点粗浅的感受,关于小说要表达的内容还没深入思考。
1,这个作品,看了第一句,就没有办法停下来,语言的节奏很快,可并不轻,而且语言的密度很大,必须得跟上。长句很少,多是短句,短语,并不显得做作,读起来很是酣畅。这种节奏与密度,一直延续到最后,很难得。
2,看的过程中,想起张爱玲的《异乡记》和王安忆的《长恨歌》,更倾向《异乡记》的笔触,细碎而不乏利落的描述,尤其场景和人物肖像动作的描绘,这种传统的手法拿捏的很好。用王安忆的话来说是“皴法”,细密的笔触去堆叠。阅读的过程就像看看一个说绕口令的,就看你镇定不镇定。
3,整个小说充满了沈从文式的湿润和异样,有一种谜一样的气息通篇萦绕,这些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个虚实同构的世界。
4,第二人称的运用,使得小说更觉迷离难以捕捉。可是里边的一些人物又用了实名,这种迷离感又似乎减弱了。此篇涉及人物并不多,威廉是不是考虑一下把这些人物的实名全都取消,只用人称,这样或许效果会更好,一点建议。
5,2084和1984有点关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