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评论】 老残|三把小刀——评苏彦绰小说《棕鸟(外两篇)》
在我13岁到15岁的时候,我经常和一个大我两岁的男孩子去一个打铁铺待上一个下午,那是他爸爸的打铁铺,下午1点到3点,他爸爸会回家睡会儿觉,在这个时间段里,男孩子有时会拣点绞下来的小铁条给我打些造型奇奇怪怪的小刀,每一把都不一样。看这三个小说的时候,我想起了当年的这段经历,打磨一把小刀和写一篇小说其实是差不多的,小说选材很重要,我那个大我两岁的男孩子,每次为我打小刀的时候,总会花点时间在地上东挑西捡,选鸟作为一个系列小说的题材,无疑已经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丰富的素材库,鸟太多了,太有得写了,当然也是有压力的,写系列的东西最怕的是写成一个模式,看到橙鸟的结尾,我稍许有点放心,总算没有让我看到那个固定的结尾——鸟又飞了。另外一点让我欣喜的是作者没有写具体的鸟,如麻雀,鸽子这些。
我是先看了《棕鸟》,再接着看《黑鸟》、《橙鸟》,《棕鸟》的前半部分,在语言上有点犹豫,有点涩,堆砌感比较重,后半部分稍稍好些。《黑鸟》作者似乎找到了感觉,写得比较顺手,再到《橙鸟》,作者的自信就有点显露出来了。我的建议是,作者最好再回头把《棕鸟》改下,毕竟那已经是个半成品了,就这样放着,有点可惜。我那位打小刀的朋友他每次也都是先打个雏形出来,然后再从头精敲细打,这种方法我在写小说的时候也都是这么做的,个人觉得比较管用。
语言方面,作者还是要谨慎些,比如“它开始审时度势,尽管敏感的愤怒驱使鸟的身体仍像回声一样激荡”、“在霞光照耀的土地上,鸟把目光投向天边红彩”、“飞翔的记忆,似乎从脑中抹去了”、“我隔着窗户偷偷看,看它在精神世界里愉快翱翔”等等作者主观意识比较重的句子可以再琢磨下,形容词的使用一定要再三考虑,这玩意用不好,会伤了整个小说。
现在,我挺期待作者的第四个小说,真想知道那只鸟是怎么样的,正如在那年那个午后,我坐在小板凳上,等着那个男孩为我打一把小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