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8-21
- 在线时间
- 3283 小时
- 威望
- 12366 点
- 金钱
- 4077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2460
- 精华
- 4
- 积分
- 1010
- UID
- 8563
 
|
本月黑蓝的诗歌版面还是有不少佳作的,选网刊作品有时候让我很困惑,自己难以把握松紧,太严格了会让特别少的作品进入网刊,这样我担心会摧毁一些有潜力的创作者的信心,事实上,在黑蓝我看到很多可以写得更好的写作者。但是太松了,标准太低明显不是我想看到的结果,为此,我想把自己选作品进入网刊的标准明确一下:作品必须要有特点,在有特点的情况下有些硬伤是可以允许的,还有那些持续关注黑蓝在黑蓝发帖的写作者有了明显的进步,能感到他“质的蜕变”,即使作品有瑕疵,也会选入网刊。至于这个类似于拉家常的文章还是像上一次提到的,大家都不必在意,这里提到的作品只是我对这些作品有话说,和好坏的标准无甚关联。
OLvido一首《生长》在断句的方式上做了新的尝试,比如说“细胞分裂/的疼痛”“密闭于时间高压下愈来愈/密的岩层里”,这样的断句方式在作者以往的作品里看不到的。这首作品让我想到的植物的生长,“你是碎的土,结在根须上的/碎裂的水源”“而核还没长得坚硬”像极了童年时代我对杏树的印象,那时候看到野外的小杏树就想把它移栽到自己的家门口,然后这是一件急需细心的事情,把杏苗挖出的时候范围要尽量大,不能伤害到它主要的根须,因为在短暂的离开的土壤的过程中,它根须上的碎的土就是它碎裂的水源,有的杏苗裂开了坚硬的核,核还没有完全褪去,所以,移栽的时候它会在根部带着坚硬的裂开的核。重读之后,觉得这首诗歌很棒,可以理解为成长的艰难与伤痛。
老毛的《小镇》首节的“押韵”让人觉得有些滑溜,后面同时带有重复的词句,我读完之后第一感觉很好,仿佛还有声音在激荡回响,喜欢这首的节奏,文字的可取之处不多。
南隙的《缅怀罪》写得不够透,可能和作者要故意隐藏什么有关,而且整体比较散乱,没有拧成一股绳。作者的《野景》更好,短短的,把力量都一下子爆发出来了,“空里尘屑忽而翻身,壮大/石材岿然完满。”是佳句,空里,空屑翻身很飘,但壮大、石材又把这种感觉压住了,并且把力量直接传到了结尾。
X77一首《磨刀人的风景》让我十分期待,但是徒有一个好题目。作者后面的几首作品都比较“现实”,这样的题材并不好处理,希望X77能带来更好的作品。
也也夕带来一首十分温暖的诗歌,题目到内容通体温暖,reims说“舔”字很有力量,我觉得几个月大的小孩,舌头是一个很重要的接触外界的部位,还有眼睛,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小孩的头部,四肢的活动关注得少,也是因为她四肢的活动能力比较弱。我想到张枣的句子:我舔着被书页两腿夹紧的锦缎的/小飘带;直到舔交换成被舔/我宁愿终生被舔而不愿去生活。但这完全是两码事,张枣的句子更适合文艺青年去“鼓励”自己。滚动的橘子,这个意象同样很棒,橙黄色,圆圆的,多么可爱,可以说这首诗的每一节都很精彩,“世界在你身上飘着,/隔着你我能抚摸到它,湿湿的/它的温柔里还没有恶意。”作者把自己的温柔融化到整个诗歌,整个世界,接下来的一节,浅浅的、礼貌的扑灭现实之树,小孩是没有现实感的,她的无力和弱小被这些句子彻底的呈现出来,但是我们要看看“细致而微的雪崩”,这些无力弱小正是蓄势待发的初始状态。最后一节谈到小孩的视角(准确地说,我说的小孩应该算是婴儿),小孩是看不清东西的,他的目光能穿透一切而抵达她想要看到内容,所以,“你看哪哪就空着”,最后一句“虚空里摇晃的瓶子。”和她的视角相对应,虚空、摇晃,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结尾。
haorenmen前面几个月的作品比较多,这两月少了,不管他是忙于别的事情还是对自己写作的控制,我觉得这都是好事情。“晚风微笑,打开手指/带油的链条;哐当作响,于是像//未来的坠机——落叶上,/唯名论者已自杀了。她们呢。”这首其实不错,短短几句,让人读得很解气,我们不需要去理解他表达的主题,不需要理解他的意图,就是单纯地去感受句子,词语。第四行的“唯名论者”稍有点不能理解它具体的“指涉”。作者另外的《无标题集》引发了一些讨论,我觉得西城四月说得特别好:你的优点和缺点一目了然。不时能看到灵光一闪,语言有一种灵动之美,但很少有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它们是好的,但太微小。而碎片式的短句和词语让你在拓展诗歌空间时显得拘束:你的诗在叙事功能上带有天然的弱势,难以处理更为复杂的意象和情绪,易造成情境的缺位(或者说零碎),在语调上也容易显得单一。也就是说,这些短板使它可能承载不了更为繁复的创作任务。因此,期待haorenmen吧,好人好诗。
啊呜的写作也有新的尝试,前面两首,我喜欢《素白的手帕》,这个短诗仿佛一个电影的短镜头,手帕有了思想,而素白又是一种多么纯净的颜色,像是“仙境”来的东西,首段描绘细节,结尾把手帕“降格”到尘世的脸庞。我觉得诗里“单调”是不可取的,有仙境,有人间,有精灵,有凡人,方显真实。后面的几首,啊呜还是有点囿于所引的古诗,但是第四首非常棒:而立,即立于锋刃/月亮立时瘦小,呼吸粗糙//狐妾的梦像露水,奔过干瘪的胸膛。出手就很脱俗,而立是作者现时的自身境况,三十岁是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全面压向自己的时候,犹如立于锋刃,作者继续把这种感受延续下去,但并不是仍旧写自身的境遇,反而笔锋一转写到了月亮,并且用了一个有新意的“动作”:呼吸粗糙。月的仙人也不是嫦娥,而是狐妾,处处出新,这首作品很棒。
我们再来看看阿步的新作,写了不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几首引发讨论的诗歌,《爱》《白马少年》《青蛇》《相信》,这几首风格统一,应该是在连续的时空下写成的。白马少年、青蛇这样的意象是有极大的吸引力的,但是都写得太“简单”了,没有使上力量就结束了,短诗最怕没力量,像啊呜那首三行诗就是佳作,意象鲜明,情感充沛,有力量。《相信》是一首写感情(两人之间的感情,或友情,或爱情)的诗歌,作者很沉静地去写,去感受,我觉得这是阿步本月最好的作品。
SEmoer的两首依旧展现着他对文字的控制力,但是写得没什么亮点。“在一个康复的清晨/成为清醒的主体?”是佳句。交流中得知Semoer在青春网络论坛呆过,对文字是有控制力的,写短句就没有断句的烦恼了,但是,短句不好写,学些近体诗是最没有断句烦恼的,每句五个字,写出来还排列的整整齐齐的。作者的问题在于如何学会并“习惯”诗歌的表达方式,多读读,看看别人(不是指网络论坛的人,主要是经典的诗人)怎么写,找到自己喜欢的那类诗人,去读他们的作品,体会他们的经历,感受他们内心丰富的情感。读网络论坛上的作品学写诗是最要不得的,虽然很多人写诗的兴趣是从网络论坛来的。后面的一首《情欲》同样的,有些比喻,有些情感,有些控制,但是算不上好诗,结尾可谓“大音希声”。你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加油!
乐思蜀带来好几首作品,《这肯定是个不寻常的春天》我看到的是充斥当下的风格,而关于雪和雾的两首作品是不错的,开头就引人入胜:我是这片广袤的田畴,/还是雪花一朵?以及“我无法看清十步以远,/幸好有乡间的道路为我指引。”作者有很高的敏感度。《晨雪》我以为更好于《晨雾》,前者浑然天成,寂静,聆听无边无际的碎银,瑟瑟而落,瑟瑟而落,雪花比作碎银,这也是相当的新意,相反后者开头后的四句掉价不少,太迷醉于自己的感受。
艾洛在我的提议下,多发了几首作品,《负重游》最好,这首明显不同于他别的作品,风格稍有类似中国台湾的新诗。
不有的《夫妻生活》还是还是写出了新意,我感觉到他在“努力”写诗,有一个好的规划,有一个好的题材,但是,处理的有些草率,尤其是前半段(前四行),稍稍有点让人费解。让人惊喜的是后面很精彩,结尾两句:背后的长短落日,熏黑了草原的胆汁,而为着命运的反动,熊离家踏足北极/白色令它稍感宽慰,一种没有智力的颜色,也无关胜负,亲人一出生,就白首同老。这两行非常出彩!
李头的两首新作品带来不是技法上的变化,而是他带给我们他自己生活的变化,有时候读者熟悉了一个作者写诗的手法,处理词句的方式,读起来会调入预先设好的陷阱,即使他早就知道这个陷阱存在。但是内在的情感,气息才最重要,不是吗?《自然课》里面出现的都是自然界的风景,十分恬静,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又如何脱离得了“灯”“书包”“墨水”这些东西呢,而这些恰恰又和题目紧扣,是上课,是阅读,是写作,最后的“糖”“酸”定下情感基调,但这不就是学习的感觉吗?《入冬记事》稍微逊色,仿佛是《自然课》的衍生品,前两节佳,但是被“生病的航班/传染给一片梯田”打断了,生病的航班就类似于“不正常”的航班,比如晚点、返航、备降,这个和梯田的连接不知道怎么做到?梯田的高度差?经过梯田?接下来的又把读者拉回来,结尾没有力量,不够漂亮。
zhouyan的《神谱》非常好。前两句让人觉得zhouyan一定是一个关注细节的人,热爱自然的化学家,一床的磷,紧承的就是被褥上的沙漠,让人想到碎碎的磷如果沙漠的粒粒沙子,而沙子的“易倾倒性”被作者点破,是一个孤独的人在等什么?等一个纵火的人,这一定是首爱情诗,即使写的是爱人之间的对抗!接下来我们就知道这是一次对抗,不论渐变还是恶化,作者还是在怀念“去年”,怀念过去吸满枕头的洪水,那是爱的洪水吗?而现在,你,对方,执意要去对弈,去切磋“我”看来是绝望的棋法。第二节的一切紧紧扣住残忍的基调,然而“我们”还是有爱的。第三节十分精彩,zhouyan是一个时间的思考者,她不局限于现在,也不局限于未来和过去,她看待世界更多的是在一个很立体的时空观念里,光,也是时光,前半生,须臾,这些昭示时间的词语,作者把它空间化了,因为“我”能站在之上,尾句和zhouyan的另一首的句子“可是爱啊,爱像铁熨斗/把少女烫成芒星”异曲同工。你会更好的,zhouyan! |
-
总评分: 经验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