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比多 于 2013-4-15 21:26 编辑
我不是“永远在路上”的那种人,却永远有颗“在路上”的心。
3月28日参加节目推介会,29日接待,30日31日和4月1日都工作到凌晨两点,2日做收尾工作,尽量把假期前的工作赶完。3日上午回公司做工作汇报顺便多请了俩天假。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两点,忙不迭的收拾行李:手机相机pad、各自充电器、大小衣物、洗漱用品、雨伞、墨镜、各类证件、感冒药泻药、小说、笔、速写本、零食、攻略……收完行李开始浇花、浇完花洗澡,再抬头五点半了,赶忙拎行李奔地铁。六点钟到地铁里,没等一会儿思思就到了,她这几天也是疯狂加班,就为了假期过爽点,此刻正从公司过来,厕所都没上,早上给她的行李包正背在肩上。进到北京站已经开始检票,上火车就开了。吃泡面。软卧比硬卧贵不到一百元,却舒服得多。吃完很快睡着了,再睁眼已经是4月4日早上七点,洗把脸七点二十分火车就到了长沙,下火车出站又马上进站,在候车厅的麦当劳买了两汉堡套餐,马上又登火车,从长沙到吉首,六个小时全是山路,几秒钟一个隧道,小雨中的山谷云烟飘渺,让我怀疑将要去的是一个世外桃源样的地方。下午四点到了吉首还要再坐汽车,又一个小时才来到凤凰古城…… 直到我们拎着行李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旅店住下来的这一刻,我还不敢相信真的从那个红尘万丈金梭银梭的北京逃离了,悠闲的凤凰古城假期,开始了。
不知是因为沈从文所以才想来凤凰,还是因为想到凤凰所以才读的沈从文。来之前朋友就劝过,什么古城,早和丽江一样,全是商业街了。而且沈从文的《边城》也不是凤凰,而是距凤凰一百多公里的茶峒镇。我顾不得,也许从来就没有一个“边城”,那仅存于沈从文脑子里的世界。明知道上当,但我还是要来看看。这一路还算顺利,就是在吉首汽车站雨中等车的时候很郁闷,所有的人都举着伞站在广场上,全无秩序。思思说,你瞧瞧,全是学生,到咱俩这年纪还在国内旅穷游的,太少了。我这才注意到,周围大多是穿着帆布鞋背着双肩包的情侣,一望便知是大学生。文艺青年。由于没有组织,车一来,大家蜂拥而上,一开始还颇有些文质彬彬的青年,但是在雨中等了三四辆都没挤上去之后,也顾不得形象了,踩着彼此的脚喊着往上挤。因为天越来越晚,还有谣言说,古城里已经没有房间了。在路上司机师傅说,你们这不算滞留,吉首这儿好赖有车,怀化那边车站囤了上千人,还没车。听见这么说,我们也不知该悲伤还是该庆幸。
平时60元、80元的房间,在清明节这天暴涨到了300元、500元。清明节后依次递减,假日快结束时基本回到100元上下的水平。我们六天假期订了三个旅馆,第一个小贵,“角落里咖啡旅馆”300元。住的却一般:淡紫色墙漆,一排相框,挂着印刷的欧洲风景图片;顶灯昏暗,床头灯打不开,笨重的电视机一开兹兹响,淋浴的水龙头装反了,亏我聪明,见不出热水就将把手推倒蓝色一端,不一会儿就出热水了。幸好店老板很年轻很热情,而且它比邻沈从文故居。虽然比邻,却是从热闹的沈故居一拐弯,拐进这条幽静的巷子,这旅馆就在角落里,名副其实。我们放下行李出来吃晚饭,吃了一碗牛肉粉。然后就在南华门和东门之间的主街上逛,看见了熊希龄故居、杨氏宗祠、田氏宗祠、陈斗南故居的牌匾,顺着东正街走到文化广场。原来这就是凤凰,不过如此嘛。从长沙来吉首的火车上穿越了那么多大山,那么多隧道,以为会来到一个世外仙源,却原来又进了一个城市,貌似古老的城市。依旧城市样的摩肩擦踵,走到哪儿都跟我在北京等公交车一样。我们找到当地一个旅行社,选了第二天去苗王城玩。我本意是趁着清明一到凤凰就去沈从文墓,可现在天太晚了,我又想第二天去,思思却不想去。说,去墓地着什么急。还好几天呢,先去苗寨玩。找不到异国情调,好赖要找点异族情调。我笑话她,不用找,肯定平时都是牛仔T恤加波鞋,一见游客就赶紧套上民族服装唱山歌。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不能要求什么“原生态”,所谓原生态,不就是一伙儿土著在当地生活的热火朝天嘛?旅游让苗人富裕起来,这就够了。
第二天5号一早,思思想先洗个头,谁料蓝色也不出热水了。问老板,老板说水是太阳能的,还要再等等才能热。我们等不得,于是跟车出发。路上导游教了好多苗语,美女叫“点炮”,帅哥叫“点菜”,我爱你叫“晚上摸”……路过南长城,就跟元大都公园似的,一段残垣。据说长城的砖都被苗人搬去盖房了。大约苗人不喜欢这长城吧,南长城的功能不是抵御北方外族,而是朝廷用来分化生苗(未服从朝廷的苗族)和熟苗(服从朝廷的苗族)。接着来到“万亩茶园”,——这是我此次凤凰行见到的最好风景:一排排错落低缓的山坡,在将雨未雨的青色天空下,由近及远一垄垄铺开如洗的绿茶色。美极了,干净极了。我贫乏的联想到只在摄影图片和纪录片镜头里看到的普罗旺斯,那天地间荡开的紫色,想象那些画面在PS里被调了一下,瞬间化为这片鲜绿。经过茶园就来到苗王城。由于导游说过进苗寨的忌讳(进苗人家门不要吹口哨不要踩门槛不要打伞),我们很多游客都把伞放在了车上,结果没走多远雨就下起来了,而且越走越下,越下越大。雨中逛苗寨,却有一番风味,在那些高低迂回的石头巷子与木头房子之间穿梭,远山的翠绿与黑瓦房上的炊烟,浑浊的江水…… 让我们这久居城市的人,也终于嗅得几分自然的气息。
4月6号这天上午我和思思吵了两句。因为要想进入沈从文故居,就要买含沈从文故居在内的九个景点的通票,价格148元/人。实际上九个景点我们并不是都想去,这令思思很气愤,她不愿花这份钱。而我这惯爱附庸风雅之人,来凤凰怎能不拜沈从文?终于买了票,结果两人都很不高兴,她索性坐在古城博物馆(陈宝箴老宅)的院子里生气,说没兴趣逛。我也赌气,不看拉倒,自己跟着讲解员进大厅去了。进来大厅看见墙上的照片一惊,以前只知道凤凰有沈从文,黄永玉,不知道凤凰还有个陈世家。“一门四代五杰”:陈宝箴,光绪年间湖南巡抚,封疆大吏。维新派实权人物,与许仙屏并称“江西二雄”。戊戌六君子里两个是他直荐,其他四个也都是他湖南地面上出道,与陈家广有渊源。光绪被禁,谭嗣同问斩菜市口后,第一个倒台的就是陈宝箴,被革职打回原籍,不久身死。最新披露出来的历史资料显示,是慈禧太后密旨赐死,且令“取其喉骨,奏报太后。”陈宝箴儿子陈三立,中国最后一个传统诗人。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1924年泰戈尔来华时,慕其名,由徐悲鸿引着到西湖来访陈三立,泰戈尔以印度诗坛代表的身份赠给陈三立一部自己的诗集。也希望陈三立以中国诗坛的身份回赠他一部。陈三立受赠书后表示谢意,却谦虚地说:“您是世界文明的大诗人,足以代表贵国诗坛,可我,绝不敢以中国诗坛代表自居。”就是这位谦逊的老爷子,芦沟桥事变时,誓不逃难。日军欲招致陈三立,百般游说,皆不应许。侦探日伺其门,陈三立怒,呼佣拿扫帚逐出,从此五日不食,忧愤而死。陈三立的长子陈师曾(本名陈衡恪),国画大师。是吴昌硕的徒弟,与齐白石、李叔同齐名。次子是陈隆恪,前半生是经济学家,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财商系毕业后归国,陆续担任了一大堆例如铁路局长、电讯局主任、财政厅科长,税务局主任的职务,1936年辞职回家专攻诗文,得到陈三立真传,成为直追其父的大诗人。三子陈寅恪,这不用介绍吧?最牛叉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我喜欢的诗句“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就是他写的。第四代是陈师曾的儿子陈封怀,植物学家,被称为中国植物园之父。
我正陶醉在陈世家的文化脉络里,突然腹中一阵绞痛,检索两日来吃的牛肉粉、菜豆腐、苗家饭、土家香酥条、这辣鸡那腊肉……不知道是哪里出了毛病,慌慌张张到院子里找思思,左右不见踪影,实在情急,直奔厕所而来,擂其门,就听里面思思叫:“有人!”我哭笑不得,原来你在这儿。我闹肚子呢,你快点~。里面喊:我也是。
我俩气儿都消了。找地儿先喝了点热水。凤凰城里没有药店,没有门诊。为了生命安全,我和思思商定后面几天只吃西式简餐。继续看陈宅。其实思思对这些也很感兴趣,她是做景观的嘛,怎能对这么优秀的建筑无动于衷。在我这个北方人看来,陈宅的格局特别奇怪,它不是北方四合院那种规矩方正的三进三出,扁砖到顶,磨砖对缝,前出廊子后出厦。而是错落有致,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整个院落的空间被切割的生动活泼、十分有艺术性,充满生活情趣。这大概是南北方的不同。博物馆特别把那些偏徽派的门、窗、柱、梁整体陈列出来,让人领略户牖之美。
从华贵的陈家出来,进入沈从文故居。仿佛“啪嗒”一声儿掉进寒门。沈老爷子家寒酸透了。书桌、床、脸盆架都十分简单,一看便知只有功能性,和寸寸精雕细琢的陈家陈设大概差出一个筋斗云去。不过陈是封疆大吏,沈家祖上虽然也有人“略显于仕途”但都是些基层公务员,多不得志。这两进的院子虽说贫简,倒也清幽静雅。客厅里钱钟书给沈从文故居题的字,也没什么特别,一看就是客套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旁边还有费孝通的字,费也不会懂沈,费那么关心政治。
中午我们退了“角落里”的房,奔下一个旅馆“回龙阁·米兰别院”。来凤凰两天了,一换地方才发现自己活动区域不到凤凰古城的四分之一。更精彩更有特色的地方是在南边街、回龙阁、虹桥、万寿宫、万民塔这边。特别是回龙阁路,一条逼仄的小巷,窄的伸开双臂就能碰到左右门店。但是里面却热闹非凡,各种咖啡馆、精品屋、饭馆、夜店、茶座、旅馆、土特产店鳞次栉比。而且这小巷里挤满了游客,几乎走不动路。挤来挤去险些错过“米兰别院”的招牌,一条向上的小路,阶梯迂回,米兰别院就错落在半高处。房间很干净,很大。168元,壁挂式平板电视,电脑,大喷淋出热水。因为地势,开窗后通风很好,而且看得见一小段沱江和万民塔。我开玩笑,回龙阁和米兰别院这两个拼到一起也太混搭了。不过我们也够混搭的了,大老远的来古城,住的全是城市小资情调的店,这是何苦?放下行李,我们到外面找咖啡馆。路上看到一个野味店,特别哥特、暗黑,路过他家门前,你都会感觉自己有几秒进入了一个邪典电影的镜头。店门口摆满了各种肮脏的塑料水族箱,写着各类名目鱼虾蟹,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两条腿肚子大小的活鲶鱼被扔在地上。两只鹅被拴在门口的石头上,脖子像奴隶一样挂着两个牌子“江边”“吃饭”,右侧的一排排笼子里有各种活物,黑魆魆的毛发已经粘黏在一起,完全看不出是刺猬还是穿山甲。一个满脸横肉的秃子厨师正在门前的肉案子上宰鱼。一面墙的菜谱上还用显著的红色大黑体标出:日本人与狗不得入内。我都不敢正面拍这家店,只是和一帮起哄的看客,拍了拍那两只可怜的鹅,我临走的时候看见一只鹅站在石头上拼了命的伸长脖子,去够地上的饭盆里的糠,总差一点够不到,再伸就要掉下石头去了。
美与野蛮。B级片的效果,沈从文的湘西里也不乏这种主题。但是我们饿了,有如此观瞻,可不敢吃苗、土家盛宴。灰溜溜躲进回龙阁一家咖啡馆,是江边的吊脚楼,开窗就是江水。我们捡了临床的位置坐,点了两份披萨,思思要了桂圆红枣茶,我要了姜茶。对面有女人在沱江边捣衣服,几千年了,他们的习惯没变过。临出门时才看见这家店的名字:素。门口这儿还有黄永玉的题字。我们过了虹桥,来到万寿宫,万寿宫说是一个什么道人修道成仙的地方,后来做成了凤凰民俗博物馆,说是民俗博物馆,其实基本上是黄永玉作品展览馆。看见二楼黄老爷子的长卷“沱江两岸”,我和思思都惊得呆了,写生作品,气韵、笔法、赋彩、经营无一不妙。对于我们这些学过点画的人来说,一看那些毛笔线条就知道这是大师气象。我俩在二楼晃悠了很久。
4月7号我们又换地儿了,风筝观景客栈。这是此次凤凰之行最好的旅馆,也最便宜,140元。依山筑阁,门前有观景平台,阳伞。望得见整个凤凰城。门窗都是落地玻璃,夜晚霓虹灯亮起来的时候,拉开帘就看得见。守店的是老板的弟弟,是个略拘谨的年轻人,也很好客。我们来得早,之前客人房还没退,他就让我们把行李放下,先去玩。回来再登记入住。我们照办。我跟思思说,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去沈从文墓了。她没意见。我们顺着回龙阁路一直走下来,走出了窄巷子,变成羊肠小道,又走了一会儿,不知道还有多远,我就问旁边一个小卖店的苗族大妈,沈从文墓还有多远?大妈一指自己的小店对面,那不。我转脸一看,好大的一个题字,我楞没看见。“沈从文先生墓地”而且有上山的一串台阶。走上来,看见黄永玉为他表叔题的字:“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句子是沈作品里的,话有很多解释,沈从文十五岁从军,死后骨灰埋到故乡。一个士兵战死沙场是荣誉,回到故乡是荣誉。除此之外,什么拜将入相,功成名就,都是虚的浮名。这是何等的气概?真的是平淡而伟大,正合沈从文淡名如水的性格。我看到沈的墓也非常简单,没有过多歌功颂德的碑传,只有两块石头,一块是张兆和写给沈从文的信。另一块五彩石上刻着沈自己的两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除此之外只有青山绿泉,石阶小路。五彩石上放满了拜谒者放的花环。墓前空地上不知那位农家散养了几只雄鸡,昂首阔步,毫不避人。有人说鲁迅和沈从文是中国文学的两面。一个深悟人性之恶,睚眦必报;一个天真扬善,赤子之心。我同意,在相悖的性格之后,他们也有共同点,我谓二人都是文学的大勇之人。
再找咖啡馆叫“境地”,要了两份意面,两杯奶茶。窗下江中有人在船头午睡。对面无数小舟等待游客。我们吃过饭,也来到“沱江泛舟”,路过万民塔,看见鸬鹚在水面上梳理羽毛。岸上有很多穿苗服照相的,上了岸我们也来照相,一个慈祥的老太太热情的引着我们换衣服拍照,我问:“多少钱?”她说:“穿衣服5块,照相10块。”我想还算便宜,就给了老太太15元。老太太帮我们穿好衣服,来一个照相的妇女,给我们各种摆拍,完了去打印,我赶紧问打印多少钱?妇女说打印不要钱,送打印,你随便挑。我也没多想,挑了十二张,照片打印出来递给我,那妇女说:“给你。打印不要钱,照相10块一张。”我说:“啊?!那我不要了。你怎么不早说?”妇女一瞪眼:“老太太没告诉你吗?穿衣服5块,照相10块嘛。都打出来了怎能不要?不要不行!”她又找来老太太和我对质,老太太和妇女一下子都由慈祥大妈变成悍妇。我和她们吵了起来,我拿出ipad拍她们的嘴脸,要放上网揭发她们。她们竟然知道羞耻,背过脸去不让拍。那妇女还在给什么人打电话。思思看我和她们几乎要打起来,心烦,拽着我说算了算了,扔下100元钱,拿了相片拉着我走开。一面还教育我,也是我们没问清楚,还贪便宜才上当。我说那也不能抢钱啊,靠!果然是土匪的后裔,水美人恶。不用猜,我即使向当地的旅游局投诉或者向公安局报案,也丝毫不会起作用。你能拿这些老太太怎么样?
如果你出门,你就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是中国,凡事不能太较真,你又不是杨佳。你能跟当地人拼了?说实话对国人我早就没脾气了,细想想我也不埋怨这几个老妇女,老太太。但凡能有点好的营生,谁愿意出来骗人呢?我有点同情她们,算上那两个打印的姑娘,老太太,妇女,这100元分开都不够一人一碗牛肉粉。算了,整体上凤凰之行还是很悠闲、舒服、惬意。如果按十分算,这拍照上当减一分,吃的东西不干净减一分,还有八分,可以了。我和思思都认为,凤凰好玩好看的顺序是:1万亩茶园、2苗王城、3凤凰古城回龙阁路。从最自然到半自然,再到人为。
4月8号下午三点的火车。我们决定上午就在旅馆的平台上呆着,调整调整。平台上很惬意,画画速写,写写日记。天气不错,山下面沱江上苗族妹子唱着山歌,对面山上郁郁葱葱,层峦叠嶂,屏风般的远山,依稀有些亭子和院落。我们都希望把这个画面印在脑子里,存起来,等回到北京庸庸碌碌的生活里,不时拿出来回味。
2013年4月13日北京·慧忠北里
![]() 思思在“素”,披肩和手袋都是当地小店淘的。 万亩茶园。绿色的普罗旺斯。 我在苗王城。一堆旅游者。 苗王城某屋檐 苗寨 陈世家
![]() 陈世家
![]() 沈从文故居天井的水缸
![]() 江边有饭
![]() 风筝观景客栈。 风筝观景客栈,依山筑阁。
![]() 沈从文墓
![]() 沈从文墓
![]() 思思后面那个妇女就是给我说服装5块,拍照10元的。此刻正殷勤
![]() 从风筝观景客栈平台上看到的凤凰夜色
![]() 沈从文墓黄永玉题词
![]() 风筝观景客栈平台上
![]() 从风筝观景客栈平台上看到的凤凰、沱江 沱江上的苗族妹子正带着麦克放歌…
更多图片在: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00879141/?start=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