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0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父亲的恐惧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 10:01: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林之后 于 2011-8-1 10:06 编辑



                        父亲的恐惧

                          

    这是位于城区的一个小公园。大清早的,好些老人在健身器材那边锻炼身体。和往常一样,他跟着林总,在城西的河边“呐喊”完,然后就来到这个公园。经过报亭时,林总又买了份《南方周末》——林总每周都坚持看《南方周末》,看完就装模作样地和他谈论时政经济。对此,他心里却十分反感:以为看份《南方周末》,就是知识分子了?
    此刻,他们正倚着树荫下的一处单杠站着。林总双手捧着报纸,看得入神。他站在旁边,眼望着林总。很快,他又陷入了习惯性的幻想:双手抓住林总的手腕,搭过头来;右脚向左跨出一步,顺势转身,用后背顶着林总;然后腰部一弯,两手用力一拉,林总就从背上翻过去,脚上头下地摔在地上......
    不知从时起,他喜欢上这种“摔人”幻想。学校的就业辅导,应聘时坐在对面的招聘人员,面试的主管,都成为“被他摔倒”的对象。后来甚至发展到,每一个站在他面前的人,无论男女,他都不由自主地陷入这种幻想:像电影里的高手那样,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把他们一一放倒。他注意到自己的这些心理变化,也清楚这样下去迟早要犯错。他也想着去阻止,但只要一静下来,脑子里仍会习惯性地生出那些念头。而且,随着在这座陌生的南方小城呆的时间越来越长,天气越来越闷热,那些念头出现得也越来越频繁,这更加剧了他内心深处的懊恼。
    这已经是他来到这个传销组织的第三个月了。初春变成了初夏,天气越来越热,街道两边的小叶榕长出了密密麻麻的绿叶。当初,他是被他的表哥拉过来的。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表哥说这边北部湾搞开发,需要人才,于是就过来了。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传销,进去交三万块,成员可以上网,可以看报,可以看电视,甚至可以随时回家发展下线。他既没有钱上交,也不发展下线,奇怪的是,他也不想离开,就那么呆着,晚上跟着上“课”,清早跟着去河边“呐喊”,白天跟着在小城里闲逛。后来表哥实在没办法,就换成表哥的上级林总来带他。林总三十来岁,只有初中学历,却自称已自学完社会心理学的大学课程,“对人的心理了如指掌”。林总带他一个多月了,除了和他讨论《南方周末》之外,并没有刻意地跟他说过什么。不过,他隐约感觉到,林总已对他产生了厌倦,只差没说出来。当然,他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


    “父母皆祸害?——”他正想得入迷,林总忽然照着报纸,朗声读了起来:
    “这是一个网络讨论小组的惊悚名字,拥有近三万名成员。‘祸害’——他们用来形容他们的父母。而事实上,这属于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的对峙!他们的父母,多为小学老师;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联播;读得最多的报纸,是当地党报;在子女眼中,父母是一群‘僵化的国家教育机器的最末端执行者’......”
    林总念了一阵,忽然放下报纸问他:“听说你爸是小学老师?”
    他说:“你不是知道吗?”
    “我怎么知道?”林总问
    他并不回答,心里只想着刚才林总所读的内容:父母皆祸害?他为什么念这些?为什么这么问我?
    林总又问:“那你是不是也认为:父母皆祸害?”
    “不!”他装着笑了笑。
    “那你和你爸关系如何?”
    “还不错”他盯着林总说。
    林总笑了笑,说:“小陈,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你这个人——有一种侵略性!”
    “你好像已经说过了!”
    “是的,我好像说过了。”林总说,“从心理学上分析——你心里面有恨!”
    “哦——去他妈的心理学!”他把头扭向另一边,骂了一句。
    林总和平时一样,并不介意,继续说:“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仇恨就像一把匕首,它总是生出一截刀刃!”
    “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林总摇了摇头,接着又举起报纸,念了起来:“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为的是个人向社会化进一步发展,达到自身素质的完善。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的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
    林总忽然停下,侧着头说:“为什么不叫你爸过来看看?”
    “看什么?”
    “看你啊!看看你这个让他骄傲的大学生。说不定,你爸支持你。又或者——你爸对咱们的北部湾投资有兴趣?”
“也好!”他心里明知道这是林总的阴谋,但不知为什么,还是一口答应了。脑子里只闪过一句话:去他妈的《南方周末》!



                            二
    表哥听说“事情”有进展,立刻致电他爸:“表弟下个月就两三万收入了,你怎么也得来看看!”他爸问他是不是?他说来了就知道了。几天后,他爸真的不远千里,来到了这座南方小城。表哥把他爸从车站直接带到公园里,他的面前。他爸看样子五十岁上下,穿件灰蓝色短袖衬衫,西裤,皮鞋。还带了个蓝黑色的旅行包,当然被表哥殷勤地挽着。在这个异乡的小城里,远远地看见爸爸瘦弱的身影走来,他首先想到的竟是林总那天读的报纸:他们多为小学老师,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联播;读得最多的报纸,是当地党报,“父母皆祸害”......什么狗屁东西!
    他爸走近来,应付过林总的热情。就把他拉到另一边的树荫底下,悄声问:“你不去上班吗?”
    “我天天都在这!”他低着头说。
    “不上班?”
    “上什么班?”他轻笑说,“这是传销来的!”
    “传销?”他爸一听,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不是说北部湾开发公司吗?”
    他还是笑着说:“什么北部湾公司?假的!进去交三万块,然后拉人进来。”
    “假的?不是说表哥也在吗?”
    “我就是被他拉进来的。还真以为是什么项目经理!”
    “怎么会这样?”他爸一脸的不解。儿子从小到大都是他的骄傲,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他原想着来看看儿子的成就,他甚至带来了儿子最爱吃的牛肉干,可没想到,儿子进的竟是传销组织!那么优秀的儿子怎么会和传销组织连在一起?失望很快爬满了他爸的脸,两眼流露出惊慌,显得不知所措。时值中午,太阳热辣,站在树荫下,仍是闷闷的。而他爸的心,早已冷若冰点。
    他望着他的爸爸,心里也不知什么滋味。这几天他心里一直在挣扎,为什么让爸爸过来?为什么不自己解决?为什么不离开这里?难道真因为“父母皆祸害”?就因为爸爸是小学老师?为什么要这样伤害他?
    过了会,他爸回过神来,问他:“你来多久了?”
    “几个月了。”
    “交钱了?”
    “我哪有钱!”
    “拉过人进来没有?”
    “没有。”
    “那怎么不回去?他们不让走?”
    “他们恨不得赶我走呢!”他笑着说。
    “那怎么还不走?”
    “走去哪?反正找不到工作,就在这里待着呗!”
    “之前不是说有工作了吗?”
    “骗你的。”
    “咋不跟我说呢?”
    “说?说什么?说有什么用?你一个教小学的,可以做什么?”
    “你!你咋这样!”他爸一听,气得眉头紧皱,摇了摇头,又把手紧握在了一起。他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场面,一脸的惊慌失措。又过了一会,他爸忽然掏出手机,大声说,“走!我们报警去!”
    “报警?报警有屁用!你看公园这么多人,都是做这个的,要抓早抓完了。”
    他爸问:“那怎么办?”
    “我不知道。”
    他爸又想了想,说:“要不咱们走,回去!”
    “回去?回去哪里?”
    “回家啊!”
    “回家?”他轻笑说,“回家可以做什么?考公务员?没有关系没有钱,考上又怎样?回去!回去就可以找到工作了?”
    “那你就这么待下去了!”你爸有点愤怒了,“回去总比你在这里犯法害人好!”
    他笑了笑,不作声。

    林总和表哥见父子俩争执不下,便走了过来。
    “大叔,你别急!听我慢慢说。”林总笑着说,“大叔,既然已经知道了,那这么跟你说吧。你知道孙中山吧?孙中山——他闹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可是说到底,孙中山是做什么的?做宣传的!只不过他宣传的是革命思想,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现在我们说到底,也是在做宣传。而我们宣传的是一种新的经济理念。这也必将开启新的经济时代......”
    他爸的神经仍崩得紧紧的,声音有点颤抖:“我不管你什么时代,反正犯法害人的事,绝对不能做!”
    表哥说:“大舅,你放心,我们绝不做犯法的事。你看公园里这么人,不怕告诉你,除了那些个本地的老年人,其他都是做我们这行的。”
    林总说:“大叔,你别看我们整天在这闲逛,我们多的一月拿十几万,少的也有一两万。就比如我,这个月有两万五入帐,下个月应该有三万,年底还有分红,你一大学本科生,出去能挣多少?又比如你,教了几十年书了,收入多少?是吧?”
    他爸说:“你挣再多的钱,也是骗来的!还都是骗亲戚朋友,你良心过得去吗?”
    “这不是良心不良心的事。”林总说,“大叔,这么跟您说吧!就像你儿子今天介绍你进来,然后你介绍你爱人进来,首先,这算什么犯法?这是给亲戚朋友一个投资赚钱的机会,怎么是犯法?是不?我们这全家都做这行的多了,你看那边,老的小的都带来了。到时候你也可以把你爱人叫过来,一家子一起干......”
    他站在旁边,看着他的爸爸崩着神经,在这异域他乡,为他的事和人争吵,心里也有点不忍。一直以来他虽然不怎么喜欢爸爸,但毕竟那是爸爸,是父亲!为什么叫他来这里?为什么要这样对他?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干的什么事!
    他一直没有说话,看着滔滔不绝的林总,脑子里又开始了激烈的幻想:右脚跨前一步,左手挽住林总脖子,往下一勾,右手再向前一推,林总直接摔出去。表哥嘴脸如此丑陋,先扇他一个耳光,再提起右脚横扫过去,直接打到胸口,或者脖子,然后表哥横着倒在地上......
    “——就是,我觉得小陈还是不错的,挺聪明的,又有知识文化。就是性格冲点,要是能把这股劲用在咱们的事里,保管不出两年,大叔您家就住别墅了!哪还用住那些个职工宿舍?”说完,林总得意地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是吧,小陈?”
    他抖了抖肩,甩开林总的手,把头拧向了另一边。而林总的话仍在不断地刺激他。
    “小陈可能因为自己是大学生,一时放不下面子。其实,实话跟你说,我手下留学生都有两个!一个博士,在澳大利亚,一个硕士,日本的。研究生七八个,本科生更是多了去了。有些还是有工作了,又跑过来求我,让他们入股投资。所以说,现在大学生还有什么了不起的?”

    “反正我不同意!”他爸坚决摇头说,“今天无论如何,我也要把他带回去!”
    “大叔,儿子长大了,想创业,你应该支持啊!”林总说:“你知道不?那天我们还说起你呢!小陈,还记得《南方周末》那个专题吧,叫什么——‘父母皆祸害’......”
他爸一听,就惊问:“父母皆祸害?”
    “小陈......”后面又响起林总的声音,同时一只手又搭到他的右肩。
    “Oh!Shit!”他嘴里吐出两个字,想都不想,双手一把抓住肩上那只手,用力往前一拉,就着后背,猛的一弯腰。背后的人“呼”的一下,从他背上翻过,“啪!”的一声,重重地仰面摔在地上——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把人摔倒。
    他还没直起腰,抬眼望向倒在他面前的人。可他分明看见,地上的人并不是林总,而是他快五十岁的爸爸!正颤抖着,拼命地扭头往回望,那双睁得大大的眼睛,装满了恐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11-8-1 10:09:24 |只看该作者
希望有人看看,感激不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0

好友

201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11-8-1 12:39:50 |只看该作者
经常地,过多的模仿生活并不能给小说添加更多的现实气息。相反,由于作者自己还不知道选择素材的重要性,小说很容易流于虚假。
以及,个人觉得,除了人物心理部分,一般叙述和描写的时候,尽量少添加主观的色彩,比如“看完就装模作样地和他谈论时政经济”,叙述者一点都没有遮掩,赤裸裸地暴露在文本里,不利于小说的深化和挖掘。
睡觉睡到自然醒,吃屎吃到笑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4#
发表于 2011-8-1 13:15:18 |只看该作者
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形象确实应当在小说中尽可能地被消解。
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篇小说的构思上还是有想法的——《南方周末》的专题和小陈父亲的对应,以及“摔人”幻想的铺垫和最后实现。然而有些地方的描写稍显力乏,比如小说的最后一句“正颤抖着,拼命地扭头往回望,那双睁得大大的眼睛,装满了恐惧……”,“望”这个词并不准确,减弱了这个动作的急促感;用“大大的”来描述此时此刻的眼睛,也破坏了这个场景中本应具有的紧张气氛。
再说几处细节。
1.第二部分“他爸问他是不是?”这里不需要用问号,逗号即可。
2.“还带了个蓝黑色的旅行包,当然被表哥殷勤地挽着。”这个“当然”用得太突兀了,语境中并没有体现出“理所应当”的意思,不如直接删去。
3.“他原想着来看看儿子的成就,他甚至带来了儿子最爱吃的牛肉干”,带牛肉干这件事用“甚至”来连接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了。
4.“你看公园里这么人”,这里少了一个字,应该是“这么多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
发表于 2011-8-1 16:05:09 |只看该作者
谢谢破冬角和一层。
两位都说到了叙述主观的过分暴露。事实上我也知道应该尽可能的做到冷静,但在一些用词上往往不自觉地暴露了。就像两位上面所列出的例子。可能平时写得不多,另外也少与人交流,所以存在很多问题,而自己可能并没有察觉。
      另外,冬角,能否详细说说:“经常地,过多的模仿生活并不能给小说添加更多的现实气息。相反,由于作者自己还不知道选择素材的重要性,小说很容易流于虚假。”-------看到这两句,我有点吃惊。因为我曾经写过比较长的一篇小说,写完大部分之后,拿去让一个普通的人看。看完之后那人说:“我们就是这样的生活嘛,有什么好写的。”意思就是说我照搬生活。后来我就把那小说彻底丢弃了。所以,在这点上,我一直心存疑虑,一方面想写得真实一点,另一方面又不想照搬生活。--------虽然我觉得我是明白其中的原理的,不过,我不确定我可以做得到,特别是在具体的一篇小说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11-8-1 16:08:27 |只看该作者
一层,你看小说真是细心,自觉惭愧啊!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0

好友

201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11-8-1 23:30:58 |只看该作者
谢谢破冬角和一层。
两位都说到了叙述主观的过分暴露。事实上我也知道应该尽可能的做到冷静,但在一些用词上往往不自觉地暴露了。就像两位上面所列出的例子。可能平时写得不多,另外也少与人交流,所以存在很多问题 ...
林之后 发表于 2011-8-1 16:05


恩,要讨论这个问题,我想您得先告诉我,您写小说时设想的“理想读者”是什么人?如果对象是知识分子,那么就有贝托的写法;对象是自己,有卡夫卡的写法;对象是缺乏文学修养的一般群众,那么也有大仲马的写法......或许我举的例子不好,但我想说的是,你想写给什么人看,你就用什么写法。
不可能指望只读网络小说和故事会的读者能欣赏塞林格、海明威、卡佛的小说的精妙,所以别因为随便一个人的评价就失去信心,如果你觉得自己走的路是对的,那就走下去。如果还不清楚自己到底要走什么样的路,多读吧。我的经验是,多读比多写,能更快地让你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睡觉睡到自然醒,吃屎吃到笑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11-8-2 00:31: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之后 于 2011-8-2 00:35 编辑

7# 破冬角
谢谢冬角!
     事实上现在写得很少了,几乎没怎么写了。一年一篇,而且是三四千字的短篇。呵呵。主要是因为要花心思做其他事。读的话这两三年也不怎么读了,除了一些朋友介绍的,网上搜得到的短小说。不过自己有个有点好玩的经验就是,虽然平时做的事与写作几乎没什么联系,不过日常当中看的一些事,听到的一些话,心里仍然会习惯性地往写作上面想:如何表现,一句句地在心里想,一点点地收集生活当中的感受。想得多之后,似乎也是有些许收获,当然,这和看名家经典所得到的收获是不同的。
     至于人家说我照搬生活那事,更多是我自己一直以来就有这方面的疑虑,并且我自己也不太确定那样写到底效果如何。经人家再一说,就有点醍醐灌顶的意思。现在经你又再提起,不免想到当时的感觉。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
发表于 2011-8-2 00:37:33 |只看该作者
明天又要外出两三天,各位如有光顾,先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0#
发表于 2011-8-2 00:46: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层 于 2011-8-2 00:48 编辑
一层,你看小说真是细心,自觉惭愧啊!呵呵。
林之后 发表于 2011-8-1 16:08
我看的慢,相对来说能细致一些,这一点不足为道。
黑蓝有很多朋友比我看的要细得多,也比我更加深入。
在小说版,作者和读者应当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渐渐成熟、优秀的作者也催生一批越来越挑剔、细致的读者,就是这样。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20:4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