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此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 此岸絮语

[复制链接]

13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1#
发表于 2014-10-17 09:33:37 |只看该作者
谢魏虻、玮诺、朱诺造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2#
发表于 2014-10-17 09:43: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此岸 于 2014-10-17 13:16 编辑

马原的书

手里有马原三本书。

就中文写者来说,我书架上很少有三本以上的书为同一活人作品(不计合集。另一位是冯象。还有几位是很快去世了的人,比如木心、黄仁宇),不过,已逝写者的套书、全集、不同版本,倒是很多(甚至还有重复购买的情况)。

记得某中文系教授说过,大部分书籍要在图书馆至少凉上五十年,才不会浪费读者时间。呵呵,幸亏教授不写小说,幸亏自己不写书,幸亏做专业搞咨询有期刊专利足矣。不过还是常常后悔看了谁的什么书,却连写者和书名都不好意思提及。当然我不会怪写者、卖者、出版者误人,并且还会主动去读那些误我的写者写的下一本(或另一本)好书,以及光顾那些虽然经常误我也能偶尔做几本好书的出版社销售部。没有比如。

第一次知道马原是二〇〇一年暑假。在书店偶然看到《两个男人》,黑色封面上有大眼礼帽汉子和一枚秃顶后脑勺的素描画像拼贴在刻有史前纹样的石块上;书名四个字手写,是那种常见的流畅的行书钢笔字。我对手工成分比较大的封面设计经常好感(比如范用、张守义、钱君匋做的书),于是拿起来翻看,很快被里面十几张速写吸引了,人物、群山都生动,街景、院落也亲切。后来得知画画的是出身鲁美的于小冬,在西藏教书十几年,不久前混进天美。其画山的办法和自己以前的涂鸦比较接近,绝对属意外惊喜。

然后才开始看里面的字。那篇序是马原同学写的,不长,觉得这俩兄弟很好玩。开篇的《小说百窘》据说后来很有名,不过给我的印象是圣经、帅克、加缪、红字、海明威和窄门自己也读过(白鲸、普鲁斯特至今未读),而且他还喜欢画画和林散之。所以又匆匆看了最后一篇自传性质的文,就合上书奔收银台去了。出来书店到对面茶座叫了杯咖啡,很快把书看完,发现序作者说的不假,马原说故事一流,讲道理完全不入流。集子里的虚构和真实故事乃至复述别人的故事都很好看,但关于小说和日常的议论与抒情都很粗糙、混乱。

马原把小说这个行当描述得很不景气,他自己也久不写小说,却跑同济大学教学生欣赏小说去了,所以就没了一睹那些传说中的先锋小说的冲动。好像当时市面上也确实没有卖,电子书才刚刚出现不久,尚处于普及中外名著阶段。转年看到《阅读大师》出炉,很像课堂讲稿,故事会般好看。里面提到的那些小说家和作品还有大致印象,但马原的讲法有自己的条理、主张和线索,有些感觉比自己琢磨得有意思、有意外,就买了回来。当时想,这家伙在体制内造小说怕是彻底没辙了,但讲小说估计比不少中文系教授强,因为讲道理的技术明显长进,说故事的能耐依旧高强。

又过几年,在一个临时开张又很快倒闭的旧书店里,花三块钱买到一本很像是盗版的《上下都很平坦》(我一直听别人介绍说是上下都不平坦,汗!),终于发现《两个男人》里若干虚构人物的前世(或是本传),觉得三十年前的人事场景充满具象、过程和质感。于是产生一个至今挥之不去的印象:上个世纪写小说的马原和本世纪讲小说的马原是两个男人,他们的交集愈来愈少;换句话说,他们俩再也见不着了。

马原可能退休了。他那最近两部长篇,先凉在图书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3#
发表于 2014-10-18 08:57:24 |只看该作者

一天在某论坛回帖:

天天要做的事,可能根本不是个事儿。
但习惯都是很大的事,无论什么习惯。
所以,我们多半不必通过苦练而具备许多习惯。

这个貌似三段论的东西其实荒唐,但两个不确定词的插入,使其中包含了不少现实的无奈或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4#
发表于 2014-10-18 09:01:02 |只看该作者
吃饭睡觉之外,每天必须要做的事不多,只要不那么自以为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5#
发表于 2014-12-7 12:55: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此岸 于 2014-12-7 13:55 编辑

                                                                                            .  
倾听者

我不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我好像知道,一些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世界”。而我们的孤独感也完全不同于本书(指《心是孤独的猎手》,相关话题见本帖第4、5、6页)提到的那些人。麦粉群里似乎一直有一个“对号入座”的游戏,但他们对自己行为或是心态的表述和那个自认为相似的人几乎没有丝毫相关。

对辛格来说,安东尼从来就不是他的知己,对方能否理解他丰富的手语,一点都不重要。这是作者一开始就特别强调了的。我觉得,辛格对安东尼的依赖,仅仅是对方可以安静地,或偶尔不耐烦地倾听,却连一个手势或眼神都不必动弹。这种不计任何回报的倾述(对辛格)与倾听(对安东尼),构成二人十年相处的全部秘密。在二人分开之前,他们不需要和任何其他人沟通,生活安详、快乐。

所以,在安东尼走了半年之后,无所适从的辛格渐渐明白倾听者的可贵。在重新搬家后很久,终于开始慢慢成为杰克、米克、考普和比夫的倾听者。和安东尼不同的是,辛格因为唇读和手语经过专门训练,理解力也就特别强,其倾听乃真正意义的倾听。比如早先对杰克政治倾向的诘问和最后对米克打工的赞赏。

这是我们非常不熟悉的一种心理机制:不是需要倾听者,而是成为倾听者。

而成为倾听者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我们果真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6#
发表于 2014-12-7 13:20: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此岸 于 2014-12-7 13:22 编辑

                                                                                            .
大词

我们常常说或是写一些貌似深沉晦涩暧昧其实并没什么意义的大词儿。
所谓翻译腔,最让人莫名其妙也哭笑不得的,常常就是这些东西时常出没。

卡森可能很早就“看到”了一些赤裸裸的世相或者人心,但应该不曾“看透”过什么。
像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人知道的那样,每一片树叶都不一样,与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一样真实却不透明。

“理解”和“误解”也是一对大词儿,但在英语中好像很稀松平常,“安得斯蛋”(你的明白)?
他们很多时候太在意汉字本身的多义性与雅俗巧拙,忘记移情与代入感是写者作局而非粉墨登场。

听一位朋友说,只有汉语才有“知音”“知己”这些词,因为这玩意太稀缺了在我们的人世间(而不是汉字中)。
对此我不是特别肯定,但大概知道英文中不好找她俩的姐妹,就像“素质”“语文”这些神奇的词汇一样。

我的理解是,辛格可能听不懂那几位的很多话,这一十分容易理解的事实并不影响他成为他们的倾听者,而他有时表现出的茫然神情也远比我们经常遇到的颔首频频更像一个真正的听者——前文所谓“不计任何回报的诉说或者倾听”即是——只需彼此相对,四目相交。当然,这是一个互动过程,现实此刻互为回报。又当然,这样的交互作用在哪里也都稀缺。差别仅在于,我们随处表达“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愤懑,但几乎不存在“我理解谁?”的不安。

在这个意义上,我一直比较喜欢那个咖啡馆老板——反应比较迟钝的比夫,通过仔细观察而不是诉说与倾听,不断调整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7#
发表于 2014-12-30 12:28:26 |只看该作者

回复:广陵散

我们经常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演绎绚丽多姿的故事,这是任何小说家都望尘莫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8#
发表于 2015-3-23 11:18:42 |只看该作者


乙未年看书为主,偶尔造句,存于此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9#
发表于 2015-3-23 11:24: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此岸 于 2015-3-23 11:34 编辑

什么东西多了都难免腻味,什么情绪多了都势必伤身;东西和情绪,却很少不对。然而,腻味有什么不对吗?伤身有什么不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00#
发表于 2015-3-23 11:32: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此岸 于 2015-3-23 11:35 编辑

经常发觉有些文字思路不清、常识不够、诚意不明、意旨不定,而后心有所悟,行有所止。毕竟,他人世界的贫瘠抑或富饶、浅薄抑或辽阔,多半取决于自己的悟性与识见。

点评

Rorschach  文就是文,字就是字,用文字来指代文章,有一股俗味的文艺腔。  发表于 2015-3-23 21: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3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