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 星期二 阴 12月29日 星期三 阴 <br><br>我的图书馆 <br><br> 我一直压着我最想写的笔记,可能是想等我这儿的书能够称得上一个小图书馆,可能是期待有更多的人来借书。但书越来越多,我只好挑了个随便的黄道吉日,在2005年到来之前宣布图书馆正式开张,名为“我的图书馆”。 <br><br> 我的图书馆现在有三四百本的书,它们都来自四面八方。最初我只是想让班上的小孩多吸收一点知识,并没有做成图书馆的打算,更没有像这个月,老想着贴在这书架上的“我的图书馆”五个字是写成楷体还是宋体。我班上小孩对书的狂热自是不用说,最开始我房子还没有书架,只把书摆在几个大纸盒里,每天中午无论什么时段,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跑到我的房子里去看书找书。杨老师说,这不行,要有书架。 <br> 于是就有了书架,是一个高高的大柜子,分成五格。我对小孩宣布,周二和周五为还书借书日期。所以到这两天你若是来幸福村张桥小学,就可能听到有人在班上兴奋的喊这天是借书的日子、 <br> 小孩把借来的书放在课本底下,一下课几个人就围在一起读书里的文字,小声或大声,读到高兴的句子就一起笑出声来。记得在阳光还好的秋天,他们就到操场的草地上扎堆安静的各看各的书,太阳在头顶悄悄移动。最初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对待书,每次翻书架都要搞得乱七八糟,东一本西一本的丢着,我只得一次次整理。直到有一天,小孩都换完了书,严海林一个人还在找着书,她一边找一边默默的把堆得乱七八糟的书摆放整齐,长的一叠短的一叠码得整整齐齐,后来又进来个杨朋飞。两个小伙伴默契的整理着书,我在旁边抽着烟,心里高兴的不行。等他俩正理完了,我走过去纠正他们摆放中的错误并告诉他们码书是一件老师很喜爱做的事,现在却必须忍痛割爱把这个爱好把它交给班上的小孩。 <br> 自此之后,每次小孩看书都安静了许多,否则当天整理书的家伙会骂人的。 <br> 包裹到达我的手中,我带到班上叫一个学生当众拆开它。我对小孩说,我要你们知道并记住打开包裹看见书的惊喜和高兴。这个目的肯定达到了,假如你在场。 <br><br> 这些书只让三年级的借,我对在门口巴望的二年级的小孩说:等你们三年级了,自然让你们来看。他们憧憬的点头答应,我想他们还是很不满意的。直到亲爱的你寄来了许多本小人书。在那些天气好的日子,我把装它们的纸盒拉到门口给二年级的小孩看,他们七七八八坐在门外走廊,在那儿挑着书,不时把脱落的残页放回盒中。 <br> 小孩比较爱惜书,有次我必须撕卢若云的书以示惩戒她仍未熟练汉语拼音,我把她借的书让全班的小孩一人撕一页(我常干这种事,连坐?),撕书的时候全班鸦雀无声。前面孟浩撕掉没用的尾页,后面的也跟着学,撕到撕无可撕时,那本书就无声的在班上传来传去。回到我手中仍是一本内容齐全的书本。卢若云泣不成声,我原谅了她那次。不过第二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那本书撕完了。一边撕一边告诉他们撕书是天下最卑鄙的事情。 <br>今天尚书屋征文奖金买成的书寄了过来,最漂亮的书,五十多斤。我让小孩们在不同的新书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示爱惜。 <br><br> 再和你说说其他学校的孩子也来借书吧。钱集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大都曾经是张桥小学的学生,住在幸福村的各个角落。或是星期三的体育课,或星期五大扫除时,或星期天下午的放假。这些小孩三三两两结伴来到张桥小学,在三年级教室外徘徊等我下课。起初这些小孩只敢在我周围走动,并不敢和我说话。倒是一年级的小孩对我说:洪老师,有人借书。我就说让他来。一群孩子挤进来,挤到书架前抽出一本书,仔细翻看,又放回去。很像超市里家庭主妇的挑选。那么仔细。其实这些书中大部分都是给小学生看的,但这些初中生一样借走。他们几乎没有课外书,也没有音乐课。在下塘镇,我也只看到一家租书的店面,里面摆着几本古龙黄易金庸,再就是几排分不太清的言情小说和大叠的参考资料。是家经常锁门的小店,我高兴的在那家小店里搜索着可看的书,心中窃喜:我的图书馆书比他还多呢。 <br> 有幅画面让我小小的感动。上个周末的下午,各家屋顶的雪还没化完,几个孩子红红绿绿的小棉袄裹着,在锁着的学校门口玩着。远远的,看见他们,也发现了我。然后听到有人喊,洪老师来了,洪老师来了。他们手中拿着上个星期借去的书,在寒风中缩着脖子。这些都不是我学校的学生。每个星期都是如此。在晴天来得人更多,二三十个孩子,女孩子站在门外,男孩有的从铁门钻过去,有的翻越。在里面一边打乒乓球一边等我回来。一旦从那条路上发现我,就开始大嚷。有时候我怀疑,他们是故意叫给我听的。于是,每个我到合肥洗照片或办事的星期天,我都要花几分钟惦记在学校门口的小孩们。 <br> 熟稔了,有些小孩就记得下来。有个矮矮的少年,每次都借七八本书,少儿版《水浒》、《红楼梦》和《青少年学吹口琴》这样的书。还有一个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抱在那里看了半个小时,我坐在床边鼻子不服气的哼哼,等他要借这本书的时候我冷冷地说:这本不适合你看。不适合看不外借的书还有一套机器猫。因为我自己的小孩对我抱怨,好多书被外边的人借跑了。你看,我是不是偏心?熟稔了,不是本学校的小孩也知道我并不那么冷漠,有个小孩嬉皮笑脸的在一个星期天来还了六次书,借一本赶快回去看,看完又来。最后一次我对他屁股上踢了一脚。好象是上个月的一个星期天,一个高中生模样的女孩子走进来问:洪老师,我借几本书看成吗?我看了看她说:我这儿可能没有你看的书吧,你自己找找。她礼貌的说声谢谢。在她找书的时候,我问她读初中还是高中。她轻轻一笑说:哈,再过几个月,我就当孩子的妈妈了。 <br> 不只是这个准妈妈,隔几天就有小孩替大人带话说想要几本杂志看。把亲爱的你寄来的八卦杂志送完后,再来借的人我一人塞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br><br> 今天搬那五十多斤的书花了很大周折。我用了抱、扛、拖、打、推、拽等武林失传已久的绝学。到了张桥桥头,又去一处人家想借板车,车主顾叔说泥太多板车拉不动,他硬要留我吃饭,说吃完饭他扛回去。吃完饭后,我穿着皮鞋和顾叔一前一后挑着书回了家。弄完后人快散了架,这条路太过深刻,泥泞到无法通行的地步。 <br> 看看纸箱上的印章,耿老师说:邮寄费花了77块7,你想这得买多少书,我说这是心意,给钱就没意思了。 <br>眼看着,我的图书馆里的书多起来并会这么一直多下去,我很愉快。这是因为有许多朋友,她日渐丰硕。在这儿,我不能指名道姓一一感谢投递书本的朋友,尽管我很想这么干。但我知道,亲爱的你这么做并不是为了一个名字,那么,且让我们各怀鬼胎吧。 <br><br>2004年12月31日 星期五 晴 <br><br>张桥小学本年度优秀作文选 <br><br>路 <br><br>男作者:张大海 职位:班上想象力和可爱仅次于洪老师的家伙 文章类型:作文练习 <br><br> 我们上学的时候,路边有花花草草,路边有大树,有小河,有园子,有房子,有田,还有修路工人。还有桥,有砖,有牛屎,有干活的人。 <br>到了学校,学校边的大路旁,有草丛,有花池,有还有池塘,有棉柴,有竹子,有乒乓球台,有办公室。班里的大路旁边,有桌子和椅子,还有黑板,有人在踢毽子。还有窗户,校园里有松树,有花,有杂草,有瓦片。班里还有书本,书包。回家的路上有草地,有树林,有一条小河,有走路的人,有老人,有年轻人,有放学的孩子,路边还有鸭子,有放学的孩子,校园里有线,有垃圾桶,有灰,有扫把。 <br> 大路边有小狗,有草堆,有拖拉机,有鸡,有走路的人,还有我。我们村的马路要修铺,工人们用锤子砸石头,然后把碎石头铺在马路上。有的人把树栽在路边。 <br><br>注:请注意这家伙用的词语几乎没有重复,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在不同的路上找到相同的东西,但他避免了它们的出现。这肯定是有意识做的。 <br><br>秋收 <br><br>男作者:张大海 职位:绝对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 文章类型:作文练习 <br><br> 秋天到了,农民正在忙收获。有稻子,稻子黄澄澄的一片片。还有小麦,小麦也金黄的一片。还有紫色的葡萄,有红红的柿子,还有玉米,玉米头上还有一层黑胡子。还有梨子树,梨子树上结满了黄黄的梨子,像金黄色的一棵树。还有黄豆,黄豆外面是黄黄的,里面也是黄黄的。还有大麦等。还有苹果,红红的。 <br> 农民把稻子砍成几堆,又用剪子剪葡萄串。用棒锤锤黄豆,然后黄豆自动炸开了。人们用镰刀砍大麦和小麦,然后又堆成几堆。然后又上苹果树摘苹果,苹果有青有红。又上梨子树摘梨子。棉花也熟了,棉桃像桃子一个样。棉花是雪白的。 <br> 人们还有拖拉机打场,那个稻子渐渐的落了下来,河水也是碧绿的河水,青青的,像是一个小溪在流水。还有青青的树叶像是一座茂盛的树林,树洞里有许多的蚂蚁,地面上也有蚂蚁在爬。如果有什么吃的东西掉在地上,蚂蚁就慢慢的趴在食物上。 <br><br>注:显然受了上篇作文我夸奖的影响,列举法一用再用,但仍不失为一篇小散文了。 <br><br>我梦寐以求的 <br><br>女作者:孟雪梅 职位:张桥第一才女 文章类型:作文练习 <br><br> 我的老姑孟大芳,她以前对人很好。可是现在她变坏了,对人很凶恶。我想叫她变成以前那样,天天笑眯眯的。可是我没有办法。我每次到她的家里,想跟她说,可是都被她赶出去了。我一次二次都是这样,我根本就没有办法让她变回原来的样子。 <br> 有一天,我在她家门口坐着,她回到家里,她说:“你回去吧!天快黑了。”我就回到家里,我想肯定是我老姑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到了星期六,我高兴的到我老姑家,看见老姑在做作业,我就想还是不要打搅她做作业。到了星期天上午,我过午饭做完功课就去我老姑家去看我老姑有没有空。我想问问我老姑有没有回复到原来的样子。我就到她房里,我大大方方的进去了,她没有说话,坐在椅子上。我看我老姑那么闷闷不乐,我也就搬个椅子来坐,和她聊天。过了一会儿,突然我老姑问我:“你是不是有话跟我说。”我就把我心里话说了出去。我老姑听了,眼泪都流了下来。我老姑说:“你回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br> 我就回来了,到了第二天,我去上学,我老姑也上学了。放学了,我老姑在集市上买了我喜欢的玩具娃娃,我老姑回来把这个玩具送给我了。我很高兴,从此我老姑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不一会儿,我老姑又对我微笑了。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梦想。 <br><br>注:在下塘这边,有时候老姑就是小姑,我猜是个青春期的少女。这篇不多说了,结尾那句配合“有一天”相当好。 <br><br>秋收 <br><br>男作者:胡顺 职位:班长兼最嚣张的 文章类型:作文练习 <br><br> 春天到了,人们要种稻谷。 <br> 秋天来了,人们要收稻谷。 <br> 开始收了,人们有的用割稻机割。有的用刀割。大家都很忙。望着无边无际的大田和田里像金子一般的稻谷,有一辆拖拉机在响,正忙着到田里拉稻谷。还有很多孩子在田里捻稻谷。还有雪白的棉花,像雪一样白。人们每天都要去摘棉花,每次回来东西都盛得慢慢的。那棉花桃是个大团球,棉花里像有许多小刺似的。每个人秋天都很忙,甚至连我都很忙。每天晚上和白天都要摘棉花。摘棉花最多摘到10点多钟才睡觉。就这样,漫长的秋天过去了,一阵东风呼呼吹来,一阵阵大雾漫漫变多了。我们家的稻和棉花也变多。 <br><br>注:当学生们揭发《天上的云像谁?》是来自一本童话书,只是改了几只动物的名字,胡顺争辩着他那是模仿不是抄袭。我批评他后,作文一落千丈,这是反弹后的杰作。 <br><br>我喜欢的季节 <br><br>男作者:胡顺 职位:好汉 文章类型:作文练习 <br><br> 我喜欢的是冬天,因为冬天有梅花。秋天可就没有了,夏天也没有,春天也没有。只有寒冷的冬天才有。我不知道为什么春天没有偏偏冬天才有。我喜欢梅花,好象喜欢冬天的雪花和冬天的寒冷。 <br> 冬天的雪花很有意思。雪居然像一朵朵雪白的花朵,慢慢的飘下来。我看见许多雪花正要落下来。突然,吹来一阵狂风,把正在降落的雪花吹走了,把树枝吹得摇摇晃晃的。 <br> 夜里人们都睡了。天亮了,我看见我家房檐上堆积着一层层厚厚的大雪。大雪过后,我看见很多小朋友在家门口堆雪人大雪仗。 <br>我仿佛听到冬天的大风正在唱着属于冬天的歌曲。 <br><br>注:作文的最后一句没准又是从我的图书馆里的某本作文书里模仿而来的。这个家伙很胆子很大,在写《我家的动物》这篇作文的结尾,他写道“我喜欢的动物多的是,就是不想写。”我在批注里写“不想写难道想挨打?”他在后面加了一个字,“是”。我把作文打上来才发现这个字。明天他惨了,我保证。另外我真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冬天,他是家离学校最远的小孩,昨天大雪,他回家花了两个多小时。 <br><br>我的爸爸 <br><br>男作者:孟浩 职位:爱徒之一兼最自以为是合理用词者 文章类型:第五单元测验 <br><br> 我的爸爸是个农民,他高高的个子。在合肥市卖地图。 <br> 他穿着灰裤子,蓝色的褂子。乌黑的头发,头发下面长着浓眉大眼,再下面长着尖尖的鼻子,鼻子下面长着樱桃可爱的小嘴。长长的脸,有许多胡子。 <br>他喜欢查我作业、买书、睡觉、看电视、打羽毛球和写字。 <br> 我有一次作业写的非常潦草,爸爸来查我今天做的作业,他看到我今天的字写的非常潦草,他严厉地说:“用橡皮把它擦掉。”我气乎乎地说:“我不写。”爸爸站起来,不声不响地走开了。我心想:爸爸去哪里啊,干什么呢?不一会儿,爸爸回来了,说里拿着一个鞭子。爸爸走到我身旁,对我说:“你还写不写。”我说:“我不写。”爸爸生气了,脸通红的,举起鞭子就往我身上打。我就跑,爸爸在后面追着我。我一边跑,一边说:“别打了,别打了,我写。” <br> 我坐在椅子上认认真真写起来,不一会儿就写完了。我拿给爸爸看,爸爸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然后满意的笑了。 <br><br>注:这篇作文是我最喜欢的。当我判卷子看到这篇作文的第一句,就被打动了。你知道,小孩子是有虚荣心的。在外力的作用下他们不愿意过多提起自己真实的家庭生活,当然我喜欢这篇不止这点原因,这句话简单,像李宗盛的《阿宗三件事》。在这里需要说的是孟浩的父亲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他辅导小孩的功课很认真。尽管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三年级的数学趣味题目就可以难住他。 <br><br>在我和老春离开幸福村去合肥过平安夜之前,小孩问我周末写什么作文。老春说,就写《学校来了个王同学》吧。我答应了。下面是我选出来的几篇作文。作为第一个来此探望我的兄弟,走走过场。而且我觉得这几个小孩写都不错,省得我具体记录。 <br><br>学校来了个王同学 <br><br>严海林篇 <br><br> 星期六我们学校来了一位王同学。他的名字叫王淳,二十二岁,他一来到三年级教室,洪老师说他是来学习的。我们一听“学习”两个字马上全班就笑了起来。不过他个子很高,头发很长,穿着蓝色褂子,蓝色裤子,都带着一道道白色的。 <br> 第一堂语文课他来课堂上跟翟贵年坐一张课桌。洪老师让他上黑板写“参”的多音字。“王同学“参差不起”的写错了了吧?” <br> “是。”我们说。 <br> 洪老师笑了起来,我们上“读读背背”的时候洪老师问王同学“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他说是认真非常认真。我们星期四音乐课,开始上的时候他也来了。他坐在后面给我们照了两张照片。一会儿他走了。一会儿我们也下课了…… <br><br>翟贵年篇 <br><br> 这学期以来,洪老师来教我们,我以为只可以认得他一个人,没有机会见他的朋友。上个星期的星期六,有一男一女跟洪老师到我们学校来好象参观一下。没想到王同学一住就在我们学校洪老师的房住了五天,不知道还回不回来住。 <br> 星期一老师才给我们介绍这位很陌生的王淳同学。老师说:“这么大的人居然没有知识。”我很怀疑洪老师说的话。 <br>洪老师还介绍王同学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我不相信洪老师说的话,我也没有问洪老师。观察了五天,我才知道,原来王同学是有知识的。也许是我误会了洪老师,原来,王同学是来学点课外知识的。 <br>我还听孟浩讲女的走了,男的在。 <br>我习惯一个人坐,两人坐我不习惯。所以他听我唱歌,我没有唱出来。最后王同学给洪老师照了几张相,又跑去玩电脑了。我才把胆子放大唱。 <br> 唱完歌下课又上了课,看过动画片《海底总动员》。洪老师和王同学回家去过圣诞节了。 <br><br>孟强玲篇 <br><br> 就在这一天,我们学校来了一位王同学,是洪老师介绍我们认识的,他原名叫王淳,留着长头发,头发很粗,身子又瘦又高,今年23岁,喜欢打乒乓球,也很喜欢睡觉。洪老师说他小时候学习不怎么好。王同学的家住在合肥,跟洪老师是好朋友,穿着球鞋,上下都是各种各样的衣服和裤子。王淳是个好人,也是善良的人。 <br><br>卢若云篇 <br><br> 第一次来到是洪老师,没过一个月,我们学校就来了一位王同学,虽然他天天躲在洪老师的家里,其实他不是想躲在洪老师的家里,洪老师给我们教书,王同学他没有事做就天天在洪老师的房里坐着看片、睡觉和玩游戏。这次王同学来是叫洪老师去过圣诞。有一天王同学给我们照相,王同学的头发很长,很不漂亮。王同学和洪老师是兄弟,洪老师是他的哥哥,王同学是弟弟。每次洪老师到哪里他就到哪里,王同学和我们一起学习,连洪老师也和我们一起学习。这就是我们学校来的王同学。
[此贴子已经被洪洋于2005-11-14 1:45: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