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g class=" hoto" id="photo_img" height="500" alt="" src="http://photo1.yupoo.com/20070118/152213_1755262839.jpg" width="360"/></p><p>导 演:Pier Paolo Pasolini <br/>主 演:Giorgio Agamben Luigi Barbini Amerigo Bevilacqua Eliseo Boschi Margherita Caruso Guido Cerretani Alessandro Clerici Franca Cupane <br/>上 映:1964年09月04日 ( 意大利 ) <br/>地 区:法国 意大利 ( 拍摄地 ) <br/>对 白:意大利语<br/>字 幕:外挂英文 <br/>评 分:7.4/10( 749票 )<br/>颜 色:黑白 <br/>声 音:Mono <br/>时 长:137 分钟 <br/>类 型:剧情 <br/>分 级:瑞典:15 阿根廷:16 芬兰:K-12 </p><p>剧情简介:<br/> 1962年,在教皇约翰二十三世的号召下,一批非天主教徒的艺术家聚集在意大利的阿西西城,参加一个宗教研讨会。帕索里尼在旅馆房间抽屉里找到一本《圣经》并一口气读完。曾经做过诗人的帕索里尼深深为《马太福音》优美的文字所感染。部分基于这一原因,他开始着手拍摄电影《马太福音》。 <br/> 与好莱坞式的大制作史诗巨片不同,这部135分钟的黑白片充分体现了帕索里尼作为新现实主义导演代表的独特风格:大量的非职业演员,朴实的画面,尤为重视角色的性格刻画。电影摄制于当时意大利最贫穷荒凉的普里亚区的首府莫托拉。无巧不成书,40年后,梅尔吉布森的《基督受难记》也是主要在这里摄制完成的。 <br/> 在中世纪天主教国家意大利,绝少人真正读过圣经。民众多半是透过神职人员的解说来认识耶稣。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部忠于原着的影片拍出来后,会引起那么大的震惊──因为片中体现了一个全新又原始的耶稣。 <br/> 「马可福音过于粗鲁,约翰福音过于神秘,路加福音则过于感伤、过于布尔乔亚。」在帕索里尼眼中,马太福音是唯一拥有「民族─民众史诗」特质的福音书,他的影片也成功地传达出这种特质。 <br/> 本片的纯净影像更贴近民族纪录片般的风格,从中可以看出意大利电影从新写实主义转型的过程,以及帕索里尼独特的诗人本质。他把耶稣「还原」为在贫瘠的焦土上,一个和平民百姓站在一起的神。片中大量非职业演员的真实面孔,包括从头到尾无言的约瑟和玛丽亚(年老的玛丽亚转由导演自己的母亲饰演),质朴得令人动容。耶稣大段大段的宣讲,配合演员狂烈而疏离的眼神,极具说服力。帕索里尼不以现实的观点去掉耶稣的神圣及神秘性,而是着重在与种种神迹并存的、耶稣淑世的感性面,成为一部拯救赤贫阶级的理想化诗篇,即令剥除任何意识型态,都仍是一部美丽不可方物的影像极品。。 </p><p>演员表:<br/>Enrique Irazoqui .... Christ <br/>Margherita Caruso .... Mary (younger) <br/>Susanna Pasolini .... Mary (older) <br/>Marcello Morante .... Joseph <br/>Mario Socrate .... John the Baptist <br/>Settimio Di Porto .... Peter <br/>Alfonso Gatto .... Andrew <br/>Luigi Barbini .... James <br/>Giacomo Morante .... John <br/>Giorgio Agamben .... Philip <br/>Guido Cerretani .... Bartholomew <br/>Rosario Migale .... Thomas <br/>Ferruccio Nuzzo .... Matthew <br/>Marcello Galdini .... James son of Alphus <br/>Elio Spaziani .... Thaddeus </p><p>外文别名:<br/>évangile selon saint Matthieu, L\'(1965) (France)<br/>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The(1966) (USA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9 11:01: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