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我发现我们关注的问题是相似的,甚至相同,上次讨论课之后我曾经给王老师发过一封e-mail,不过他没回。你看看,我没误解你吧。
王老师:
您好!对今天下午的课堂上的讨论我有一点想法和疑惑:首先,王晨提出中国哲学缺乏批判机制而西方哲学不然;中国哲学的体悟式思维使得要想给中国哲学家对话就必须放弃自己的立场,而西方哲学虽然前提是建立在一种信仰的基础上但是还是不一样的。对于第一个问题,经过讨论,基本达成共识(虽然王晨是存疑的),即中国哲学有批判但采取的是不同的批判理路。对每一种文化都应该有一种历史理性的视野同情的理解之。但是,我有一个疑问:我们比较中西哲学和中西文化应该不是出于一种纯粹智力上的兴趣吧,我们是不是基于中国社会的现状考虑做出的一种文化的反思?反思和比较的目的是看看西方的那种思维模式以及批判机制对于他们的社会建制究竟有过什么样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得出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结论。我认为,王晨的提问也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吧。由此产生了第二个疑问:我们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使中西哲学的比较变得可能而且不因为这个比较伤害任何一方?现在往往是,学西方哲学的在比较中贬低中国哲学而学习中国哲学的又固守传统不愿打开自己的心去借鉴之(王老师您还是有意识的了解西方哲学的并且对中国哲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读,我们称您的语言为“中国哲学独特的语言”,很敬佩您),最可怕的是这些人还要用西方哲学的概念来诠释中国哲学,根本没有自己的定位。因此,我们这些学习西方哲学的中国人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我时常感到无所措手足,您认为应该怎么比较两种哲学?还有中国哲学该怎么调整自己从而对中国的社会正义有实质性的帮助?
学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18 12:01:3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