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高小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南到北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好友

7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1#
发表于 2007-8-4 13:32:30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恐怖爱丽丝</I>在2006-1-19 20:37:16的发言:</B><br>
<>我还有个问题,因为不知道发到哪里,索性跟在这个后面问了</P>
<>就是,一个人写了一篇怨毒的小说,算不上是一个怨毒的写小说的人</P>
<>如果他写这辈子就写了五十篇怨毒的小说,而且很精彩,那么对他的评价是不是就那什么了?是否就可判断他的性格里有怨毒的东西?</P>
<P>按理说作品和作者应该是分开的,而且道理很简单,某某某刻画了那么多栩栩如生的阴谋家,他难道就是阴谋家吗?显然不是</P>
<P>但是我又看好多人评价比如张爱玲,觉得她尽写了一堆XXXX的小说,因此XXXX</P>
<P>我不知道我把问题说清楚没有,因为我这方面的表达能力好像有点问题</P>
<P>其实这个跟上面那个小说还是散文也有一点关系</P><br></DIV>
<P>下班之前勉强回一下,个人觉得“怨毒”和“阴谋家”的类比并不适合<br>
<P>毕竟前者可以停留在心理评判,而后者往往需要事实佐证。或者我们可以说一个人重要整天在心里思考有关阴谋的事,却从来没有实施过任何一个阴谋,就可以叫做阴谋家了?</P>
<P>个人觉得“分开”不等于割裂。往往在使用“作品和作者是分开的”这种表述时,我们有太多的场外因素干扰。事实情况是“作者”作为一个有意义的词而非习惯代指,本身并不能独立于作品存在。我甚至认为“作者”属于作品的一部分。所以你举的例子,我认为“怨毒的写作者”是可以成立的,虽然不见得是“怨毒的人”。至于“怨毒的写小说的人”是否成立,恐怕要点就不在怨毒,而在“写小说的人”如何解读上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9 20:52:0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主题

0

好友

4694

积分

业余侠客

OOPARTS

Rank: 4

12#
发表于 2007-8-4 13:32:30 |只看该作者
<>……</P>
<>我就说我的很多比方都不好嘛……</P>
<>所以汗,不知道问清楚没有</P>
http://guxiang.blogc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3#
发表于 2007-8-4 13:32:30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恐怖爱丽丝</I>在2006-1-19 20:37:16的发言:</B><BR>
<>按理说作品和作者应该是分开的,而且道理很简单,某某某刻画了那么多栩栩如生的阴谋家,他难道就是阴谋家吗?显然不是<BR></P></DIV>
<>我是“字如其人”论坚定不移的拥趸……不过这个“字”未必就是内容,很可能和行文中的“气”有更大关系……
<>有些人的字,一看就是“善”的,但很可能他们写了一个彻底的悲剧。
<P>再比方说,两篇乍一看都很漂亮的随笔,很可能一篇让你发自内心地说好,另一篇就会让你觉得矫情,很奇怪的事啊,明明都是肆意汪洋地想象,信马由缰地写出来,可是不爽的那个怎么看就是不爽,倘若矫情那篇的作者写的始终都是这么矫情的字,判断他(她)是个矫情的人简直就是件易如反掌的事。
<P>好象越说越玄了……
[em06]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主题

0

好友

4694

积分

业余侠客

OOPARTS

Rank: 4

14#
发表于 2007-8-4 13:32:30 |只看该作者
<>嗯,我觉得也不是爽不爽,矫情不矫情的事</P>
<>不如一个作家,写作技巧上来说已经是很高级很成熟的那种,他决定极尽所能写一个阴暗恐怖歹毒的小说,并且成功了,</P>
<>结果看完,读者都觉得很爽,一边爽一边还心有余悸:哇!好阴暗啊!好歹毒啊!——他怎么能写出这么淋漓尽致的东西呢?如果心里没有那样的阴暗的话?</P>
<P>我觉得是写不出来的,如果内心不够阴暗的话。顶多还有光明善良的正面,而且平时不去发掘罢了。但那个阴暗是肯定在心里,然后才能写出来的吧?那种不成功的写作者不算。</P>

<P>另外比如说,金庸所有的妖女,都没有那股妖里妖气的味道,全都是淑女硬装的。古龙的跑出来就非常妖。</P>

<P>我好像已经说混了,虽然我知道我的问题是什么,但我不肯定别人知道我想问什么了……</P>
[em11]
http://guxiang.blogc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0

好友

5703

积分

职业侠客

头上有小鸟衔鸡窝草

Rank: 5Rank: 5

15#
发表于 2007-8-4 13:32:30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写作必然是会折射出写作者的一个性格层面的,即使他一时能靠技巧掩饰得很好,也必然会在长期的写作中不自觉的流露出来。我也同意怨毒的写作者能够成立,但不一定是怨毒的人,他的性格里会有怨毒的成分在,但并不能以此做道德判断。</P>
<>其实我认为写作从根本上讲就是精神的历练,到了最后拼的都是人格与精神了,在这个前提下,再高明的技术也无非是雕虫小技,到最后都会显得是那么的小儿科。在艺术本身获得身份的自觉后,我们谈论艺术实质上就是在谈论伦理了。</P>
<>也因此我承认一般在看完文章后我都会对作者作出判断,包括智力上,性情上,这种评判不是道德上的,但却是人格和精神上的。</P>
<P>另外:字如其人讲的是书法作品,那个词应该是文如其人。</P>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霸得蛮,耐得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0

好友

2195

积分

论坛游民

hum IMBA

Rank: 3Rank: 3

16#
发表于 2007-8-4 13:32:30 |只看该作者
<>怎么扯到心理学上了。反对,反对把作者摆上台面儿。鄙视吃完鸡蛋还想蹂躏鸡的人。:)不阴暗的人写出成功的阴暗小说也很正常,没这点想象力还写什么写呀,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可能牵强了,但这就是人的复杂性啊,简单的那是水母,文如其人那是应景之说,最好的反例就是海明威。</P>
给你蛋子打鬓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17#
发表于 2007-8-4 13:32:30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高原</I>在2006-1-20 3:39:25的发言:</B><BR>
<>鄙视吃完鸡蛋还想蹂躏鸡的人。:)</P></DIV>
<br>唉,那些做鸡的真不容易。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8#
发表于 2007-8-4 13:32:31 |只看该作者
<>回大家:反正我坚持认为散文不该有编撰成分——起码是主观上不能像三毛那样。</P>
<>回高原:对“文如其人”这个观念我表示一定的怀疑——并不是完全不信。但我认为海明威恰恰是可以验证这个观念的,而不是反例。要看读者的分析能力。就好象都说网络隐藏了人的本性,而我看来,其实网络暴露了人的本性。</P>
<>回烛逝:<FONT color=#ff0000>我觉得写作必然是会折射出写作者的一个性格层面的,即使他一时能靠技巧掩饰得很好,也必然会在长期的写作中不自觉的流露出来。</FONT></P>
<P>这个我同意。</P>
<P><FONT color=#ff0000>其实我认为写作从根本上讲就是精神的历练,到了最后拼的都是人格与精神了,在这个前提下,再高明的技术也无非是雕虫小技,</FONT></P>
<P>这个我坚决不同意。技术起码和精神是同等重要的,我认为。像冯玉兰说的“<FONT color=#ff0000>两篇乍一看都很漂亮的随笔,很可能一篇让你发自内心地说好,另一篇就会让你觉得矫情,</FONT>”我觉得就是技术问题。绝对是技术问题!</P>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2

好友

8110

积分

中级会员

来一瓶冰汽水

Rank: 6Rank: 6

Heilan Administrator's

19#
发表于 2007-8-4 13:32:31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生铁。技术非常重要,很可能比精神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20#
发表于 2007-8-4 13:32:31 |只看该作者
<>看到“技术”俩字我就安心了,就是这个意思。技术和精神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虽然有极为个别的例子让我们看到某类人格不健全的人却轻易地达到了正常人(相对来说)难以企及的技术高度,不过我想这应该和心理学有关,甚至和生理解剖学有关,而和技巧训练没什么关系。实际上我以为爱丽丝提出的后一个问题最应该用心理分析法解决,需要制定精确的量表以及抽样调查的真实数据,以此得出一个“心理阴暗的人”在“写阴暗小说的人”中占多少的百分比。无论最后数字是多少,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会为零,也不会是百分之百。所以,海明威到底是“文如其人”的正例还是反例,似乎都对这道证明题无所裨益。说来说去,在缺乏确凿数据的情况下,希望得出统一结果的讨论都是空对空。唯一值得肯定的是,一位作者“伪装”自我水平的高低,正取决于他对文字技巧的掌握。</P>

<>S:写错别字(特别是人名里的错别字)也是技术问题,可以通过罚抄来提高正确率。</P>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8 13:0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