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杨铁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晨起,红叶,诗两首

[复制链接]

27

主题

0

好友

69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11#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一个心不在焉的注意力,没有什么悖不悖论的,我觉得这是个好词.这两首诗歌写得庸懒,很舒服。这就是为什么作者说是“心不在焉的注意力”,如果逻辑上觉得这是背谬的,那么可以说成是“庸懒的注意力”。读诗我觉得应该先从节奏和画面读起,如果一开始就注意结构和手法,那么是很遗憾的读法。[em04]
宁小唐 loer.99blog.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0

好友

5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12#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阿呆</i>在2006-11-17 12:00:45的发言:</b><br/><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是这样,你这个在我来看不能算。我理解你的意思,你们大概想更直接更简洁的表达。实际上,你的例子是一个过程:心不在焉在前,注意力在后。如果直接写成一个心不在焉的注意力,语法结构上,他们应当是并行发生的。我认为你们似乎想脱离语法的束缚来造句了。如果这样的话,我是不认同的</font></p><p></p></div><p>“心不在焉的注意力“从语法结构上看是一个形容词修饰一个名词,汉语中最常见的语法现象之一,说它“脱离语法的束缚”似乎有点莫名其妙。</p><p>我猜你也许是想说从语义上讲是个悖论?如果我所猜正确,那么我上边回帖已经做了说明,不过也许有必要再次强调一下:</p><p>“心不在焉的注意力”可以理解为对“分散的注意力“的化用,即使有“悖论”的痕迹在,也因为对俗语的化用而大为减弱,并不像你说的那样是“明显”的悖论,不过你说它有悖论也<em>不完全</em>是错的。但是这种悖论并不是无中生有,是有根据的(注意,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只赞同有根据的悖论)。</p><p>另外从语义上说,悖论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段,没有什么不好的。如果去掉悖论,很多现代诗都不成其为诗了(注意,我并不是说现代诗非得要悖论)。</p><p>我无意劝你认同什么,多说这两句,只是觉得你上边的话有点问题。</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7 23:43:2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13#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p>这里的“悖论”并不明显,几乎没有。类似的比如,衰弱的活力,微乎其微的影响力,不过是表示程度而已。</p><p></p>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

好友

727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14#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p>感谢诸位给我的教益。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悖论是存在的。争论的焦点转移为:这个悖论明显与否或者,它能否作为一种修辞在诗歌中广泛的应用。</p><p>既然悖论是存在的,首先它限制了读者的进入。对于一部分认同作者当时心境、或有过类似经验的人,这个悖论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障碍甚至看作是跨越障碍的方法,他们在先天上气息就存在相通之处。但对于更多的人(尤其是工科、理科、逻辑、法律界的艺术爱好者),悖论的存在(哪怕是微小的),都会让他们很不舒服。我试图提醒作者是否要放弃这些潜在的、真正具有艺术品收藏力的群体。</p><p>至于悖论究竟有多明显,接触得越多,接受的几率越大——这时,他可能已经被同化而不再死报着逻辑了。这在我看来不是进步而是堕落。</p><p>回王敖,微乎其微的影响力,是表示程度的。我完全认同。衰弱的活力,我有点不认同了。心不在焉的注意力,更不认同了。</p><p>最后,我对“悖论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段”认识不够,也因为我诗歌看得很少。那么,能举出具有代表性和说服性的例子吗?我期待和你进一步探讨。</p>
住到黄河边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

好友

727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15#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p>这个帖子给王道士。</p><p>微乎其微的影响力;心不在焉的注意力</p><p>这两个句子是没有可比性的。影响力,我们会说:扩大,或者降低;注意力,我们用集中或者分散。对于“力”的计量,只有大和小两种。无论影响力还是注意力,是靠面积的改变来实现这里力的变化。“力”本身的性质不变(压强一定)。</p><p>微乎其微的影响力,微乎其微是力的作用面积小、少造成合力变小的结果,是合理的。</p><p>心不在焉的注意力,心不在焉无法度量面积。所谓注意力,“注意”这个词跟“心”永远在一起(没有“心”何来“注意”?)那么这句的问题就是,硬生生把“心”和“注意”割开了。</p>
住到黄河边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16#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p>注意力是偏正结构,注意修饰力。活力, 影响力也一样。</p><p>还是那句话,这里几乎没有什么悖论,如果有, 那也是非常微弱的。比如,你就不能理解“衰弱的活力”,那么说“这个人的活力越来越衰弱”,你还不能理解吗? </p><p>我觉得杨的解释是很清楚的:“心不在焉的注意力”可以理解为对“分散的注意力“的化用,即使有“悖论”的痕迹在,也因为对俗语的化用而大为减弱。</p><p>语言悖论的例子有的是,最基本的是“矛盾修辞法”oxymoron,要求修饰语和被修饰语自相矛盾, 比如“轰响的沉默”,“残暴的温柔”,等等,找本诗集看看。</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8 11:55:30编辑过]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9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暂无

Rank: 7Rank: 7Rank: 7

17#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p>这句让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是,心不在焉“心”就是注意力,“注意力不在这里的注意力”?</p>
http://liuxi17.tumblr.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0

好友

5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18#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井井回</i>在2006-11-18 11:40:31的发言:</b><br/><p>这句让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是,心不在焉“心”就是注意力,“注意力不在这里的注意力”?</p></div><p>注意力是大脑的活动,和“心”没有直接关系吧。</p><p>其实,出现的语境恰当的话,我觉得“注意力不在这里的注意力”也挺好。</p><p>什么时候“悖论”成了问题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19#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p>心不在焉的注意力,我觉得这里有复合的修辞的痕迹,主要是把一个熟语欠了进去,显得有点繁复。怎么评价这样的写法,要看读者怎么理解繁复的手法,而不是悖论的问题。</p><p>悖论性的修辞,在文学语言里从来都是很正常的,到了新批评,被放大成了诗歌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p>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9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暂无

Rank: 7Rank: 7Rank: 7

20#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p>心不在焉是“心脏不在这里”?</p><p>注意力不在这里的注意力,比注意力不在这里,和不在这里的注意力好在哪里,虚心请教。。</p>
http://liuxi17.tumblr.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4 11:3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