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84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熟人好,贴篇小说《豆蔻•塔》

[复制链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11#
发表于 2007-8-4 13:43:07 |只看该作者
<p>我又一次想起电影《不一样的童年》里,黑帮老大对他干儿子说的话:这是我的生活,不是你的。写作何尝不是如此?各有各的命。如果说用“风格”命名有点稍嫌过早的话,那用“路数”这个词,我觉着,虽没有恰如其分,但也距离不远了。小8的这个小说,也依然是在“自己的路数”里。变化当然有,在技术层面上也有显现:句子的控制比以前的小说更为老到。这是细微的。甚至也是本能的。有很多词像珠子一样洒落的时候,控制力就跟上来了。这一点,说是长进也好,说是功力也罢,至少它表明着一个爱写作的人,他在变,在以自己的轨道滑翔或飞行。难保有朝一日小8会突然离开这个路数栽下另外一棵树。所以我不愿对小说本身来多谈——而况,对一篇已完成的小说谈小说,多少会有“过时”之嫌。</p>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2#
发表于 2007-8-4 13:43:07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000000">回8439:</font></p><p><font color="#000000">想进一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就不重复贴你写给我的回帖了。</font></p><p><font color="#000000">先说说我竟然列出那些句子的原因。原因是我读过这个作品后,再次产生了读某一些作品时的那种“味道奇怪”的感觉。我去寻找是什么带给我这种感觉,最终发现是这些句子。</font></p><p><font color="#000000">你承认“前头已经说过了我的旨趣并不在此”,我也很赞同这个说法,所以我强调小说首先属于作者本人的,但它一旦贴出来了、发表了、公布了——如同任何的艺术作品一样,你得接受他人的理解或者误会甚至欢呼着的误读,这就是艺术品的特点。这也或许是我决定提出意见的理由。</font></p><p><font color="#000000">我所列举的例子到底是想具体传递一个什么讯息或意见呢?一是交流,二是置疑。</font></p><p><font color="#000000">我发现我回帖内容很长的只有两种作品,一种是粗疏简陋的作品,一种是我让我产生兴趣的作品。我想这个作品属于后者吧。</font></p><p><font color="#000000">如果说我对“绣珠,鳞片,珊瑚沫<strong>和</strong>无数坠有假牙的流苏的反射光在月色里上下浮游”这样的句子还抱有绝对的信赖的话,那么“譬如经济学教授,美术馆馆长,哲学系学生,<strong>还有</strong>乡镇企业经理<strong>以及</strong>幼稚园音乐教师等等”和“这是我们的烟囱,我们的摩天轮,我们的屠宰场,我们湿润的腹地。”这样的句子就表示质疑了(你知道即使你读最好的作品也是抱着质疑进入其中的)。</font></p><p><font color="#000000">我质疑两点。</font></p><p><font color="#000000">1是质疑这两个句子是否是经过深思熟虑或者对灵感的苦心等待而得来的。</font></p><p><font color="#000000">2是,我担心作者对自己所使用的词汇的内涵并不真的了解。为什么是乡镇企业经理?为什么是屠宰场它又为什么与“我们湿润的腹地”摆在一起?</font></p><p><font color="#000000">&nbsp;</font></p><p><font color="#000000">实际上这两点也是一点,就是想知道作者选词造句时究竟是竭力选择了最准确的那个词汇,还是轻率地选择并组合了那些词汇。</font></p><p><font color="#000000">&nbsp;</font></p><p><font color="#000000">我觉得评论意见一旦谈得过于细节化,就显得有些较劲了。不过,还请你原谅我的冒昧。这仅是一种探讨。</font></p>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

好友

727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13#
发表于 2007-8-4 13:43:07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VOKBOY</i>在2007-2-24 0:16:33的发言:</b><br/><p>——出众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等的感官能力,和卓越的缔造微妙意境的天赋。</p><p>&nbsp;&nbsp;&nbsp;&nbsp; 却仍然不能等同于丰富的情感,而在我看来,对于小说后者才是尤其珍贵的!</p></div><p>的确,阅读这样一篇小说需要调用你的全部感官(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视觉)——它们“就是用尽各种手法不断逼近自己最向往的那种氛围”。密集繁复调动所有的感官——使她真正独立地呈现出来而免于情感的支配,在我看来正是本作的特点和著者的着意之处。语言仅仅是一根绳,成为感官的直接代言并负责把它们穿起来。按小8的话说:在最为惬意的背景下对读者来说小说除了语言应当什么也不是。她所指的“什么也不是”,当然要把感情关掉。</p><p>这样就回到<strong><em>VOKBOY</em></strong>的置疑,在一篇小说中,情感是否必要?无可否认情感的重要性,但正如小说是否要承载道德的命题一样,艺术品是否一定要表现情感?</p><p>在我看来,没有情感的作品至少不能打动人心——也就是不能引起共鸣。而共鸣往往被人认为是审美的最高境界。这又走入一个定势,而艺术恰恰需要我们打破它——小8就是这么做的。</p><p>但是我还是要说点丧气话。“诡秘,潋滟”得过于纷杂和流于表面了。后面的所有文本都没有回到第一段那种调度从容、张持有度的叙事节奏。</p>
住到黄河边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7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4#
发表于 2007-8-4 13:43:07 |只看该作者
<p>——而艺术恰恰需要我们打破它——小8就是这么做的。</p><p>可怕的艺术。</p><p>——艺术品是否一定要表现情感?</p><p>可以不为表现,但情感和故事一样,至少要有吧。</p><p>你为了什么而“打破”呢?打破了,就意味着创新了吗?</p><p>个人觉得,写小说的人不能过分的去争取艺术的使命,否则,叙述的冒险很有可能成为纯粹的个人精神冒险。</p>
找死啊 妈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

好友

727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15#
发表于 2007-8-4 13:43:07 |只看该作者
<p>我来回答生铁的问题。</p><p>“和,以及,还有等等”我猜小8并没有把精力集中在这些连词身上,她的重心还是在层出不穷新鲜的意象组合上。</p><p>对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判断她是对词汇的内涵了解得可能并不深。但,她几乎调用了全部知识,这些东西的表面就足够繁杂了,她追求的就是这个效果。没有人可以在这么广的范围内掌握全部素材。也就是在深和广之间,她选择了后者。</p><p>最让我疑惑是诸如这些句子:眼前泥土上针菌的斑点就像隔日母亲耳垂上的花粉,被舔净了就是肿胀的婚约。 </p><p>“被舔净了就是肿胀的婚约”??? </p><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4 2:39:15编辑过]
住到黄河边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2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6#
发表于 2007-8-4 13:43:07 |只看该作者
<p>但是现在我又不这么认为了,因为情感这东西是双方共鸣出来的。</p><p>读者共鸣不出来,不代表这作品没情感。而且情感又是什么呢?也可能是初见新鲜事物的兴奋等等~</p><p>作者总是老样子,让人感到不新鲜了,而已。</p>乏味后,当初的赞叹就会成为如今的质疑,且都是这么的有道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4 9:56:2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7#
发表于 2007-8-4 13:43:07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阿呆</i>在2007-2-24 2:37:25的发言:</b><p>对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判断她是对词汇的内涵了解得可能并不深。但,她几乎调用了全部知识,这些东西的表面就足够繁杂了,她追求的就是这个效果。没有人可以在这么广的范围内掌握全部素材。也就是在深和广之间,她选择了后者。<br/></p></div><p>我明白。</p><p>我还是想表达点什么……或者举个非常不恰当的例子吧。我觉得,有些作品给我一种关起门自创一套拳术,或者自编一套舞蹈的感觉。正如格斗陈和芙蓉姐姐,如果你置疑他们,一样可以被指责为不懂武术,不懂舞蹈,或者“追求的就是这个效果”。但这还是非常次要的。主要的是,不在熟悉各类传统流派的夯实地基上进行创新,那是一种危险的举动,有可能伤害一个人出色的才华。</p><p>或许言重了。实际上在这篇小说,我并没有证据说它不是建立在各类传统流派的夯实地基上的。但我列举出的句子确实使我感到有一点腻烦。那些句子对我而言不是舞蹈,而是炫耀自己的肢体。</p>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35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8#
发表于 2007-8-4 13:43:07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阿呆</i>在2007-2-24 2:37:25的发言:</b><br/><p>我来回答生铁的问题。</p><p>“和,以及,还有等等”我猜小8并没有把精力集中在这些连词身上,她的重心还是在层出不穷新鲜的意象组合上。</p><p>对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判断她是对词汇的内涵了解得可能并不深。但,她几乎调用了全部知识,这些东西的表面就足够繁杂了,她追求的就是这个效果。没有人可以在这么广的范围内掌握全部素材。也就是在深和广之间,她选择了后者。</p><p>最让我疑惑是诸如这些句子:眼前泥土上针菌的斑点就像隔日母亲耳垂上的花粉,被舔净了就是肿胀的婚约。 </p><p>“被舔净了就是肿胀的婚约”??? </p><p><br/></p><br/></div><p></p>这个句子我倒觉得没有什么不适,当作者被蜂拥的意象所携裹,被一波又一波的想象力所追逼,他信手写下的往往超越了一般的逻辑经验,以直觉抵达准确,从而创造了新奇的感受。拿上面一句来说,婚约并非是指某个人的婚约,也并非指一种确定了日期的婚约,这里不过是对婚约这个词的轻微触碰,唤醒了它的某种沉睡的属性,使之发出一种与前面意象谐和的音响。如果牵强解释,耳垂具有肥大的外表,耳坠则让肥大的耳垂更显肿涨,而耳坠则接近了婚约的联想。<br/>生铁指出的一些句子则确实存在问题。不管怎么说,作者的想象力在我看来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充分表现出天才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0

好友

252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9#
发表于 2007-8-4 13:43:07 |只看该作者
<p>嘿,大家态度都挺好的,讨论也越来越像样了,没什么爱逞能的唧歪之辈,只不过这个小说写的基本上是我这半年以来的家居生活,若成句成句的为大家分析一番实在是倒胃,情感上的事多说无益。大伙的意思我大致都能明白,其中有益的指正也已放在心上,多谢。</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20#
发表于 2007-8-4 13:43:07 |只看该作者
说到“诡秘、潋滟”,倒确乎“流于表面”,但我以为纯粹就语句功能而言做到这样已经出众了。不是随便哪些词语拼贴起来都有类似效果的。虽然本人并不能接受8439赞赏有加的纯粹工具主义,但就文论文,我在跟贴里说了,此文内在的一种稳定的语势,是可以压倒它的意象塑造的优点成为另一个显著特色。另外扯些题外话,个人以为奇特意象的感知全赖天赋,太珍贵的东西,望天收,有时望天也不来;而叙事能力则是逻辑养成。所以,能写事的未必玩得了甚至一点儿也玩不了意象,擅玩意象的倒有办法往写事的道上慢慢踱去,尽管过程可能比蜕皮还要痛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4 12:46:23编辑过]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5 01:5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