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生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妈妈

[复制链接]

657

主题

8

好友

218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11#
发表于 2007-8-4 13:44:04 |只看该作者
<p>复制到了MP3里面,出差的时候在旅馆里一口气读完了。零碎地说一点感觉吧。读它的时候,特别是中间的游记部分,会感到一阵舒服,接着一阵不舒服,然后又是一阵舒服。舒服的地方自不待言,生铁对景物细致的描写,对一些一般人察觉不到的细微之处的挖掘,给人以惊喜。而不舒服的地方,可能在于“太真实”了,对于一些细节,没有回避。我注意到,生铁对异族姑娘同车上旅人的对话几乎是全部记录下来了,一点也不容读者怀疑它的真实性,而旅人说出的话大部分是庸俗的(也就是令人不舒服的地方),异旅姑娘说出的话大部分是机智而有趣的,并不令人反感。如此细微客观地记录真实生活中人的对话,在一篇小说里是否会损坏其艺术性,这个值得思考。</p><p>作品的第三个部分,也就是结尾部分,作者试图“记录”的感悟,其实是危险的。我认为他是在描写不可描述之物——也就是这种感悟。那是最细致微妙的东西,也是最平常的东西,也是非常巨大的东西。同时它也是不可靠的,令人难忘的感悟经常涌现,但它总是此一时彼一时的,我们可以描写那个傍晚的落日和村庄,但很难去描写那个傍晚产生的想法。直接记录它,无异于用手术刀去剖离毛细血管,不易把握。直视心理时,所言者越多,未能言者也越多。</p><p>不过总的来说——如果不去做什么分析——这样的小说读起来还是挺惬意的,特别是在旅途中。它驱去疲劳,又带来新的沉重:你想要的那种沉重。</p><p>以上“乱曰”。</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28

好友

6165

积分

职业侠客

老兔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12#
发表于 2007-8-4 13:44:05 |只看该作者
<p>酒童的说法很有道理,读这个的时候,的确因为太关注其它损害了其它的理解。应该做一个好读者。</p><p></p><p>另一方面。对中段的疑虑还是太成熟的笔调。如果制造一些青春和谬误的生涩感而不是相反的过于沉稳。就会调动读者另一方面的积极性了。</p><p></p><p>所以说一方面小说要被正确对待,一方面小说也要调动人去正确对待。承认。开头。结尾。中间部分。单独拿出来读都特别舒服。乱提点儿,因为作为读者上次被生铁要求多批论~其实生铁的小说很难提出什么不好[em31]</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31 18:33:15编辑过]
放心吧我不会猥亵你的,我只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3#
发表于 2007-8-4 13:44:02 |只看该作者
<p>酒童兄还有其他人过誉了。批评者也可更直白些。</p><p>写一篇万余字的东西,对我个人而言仍是较难的。难不是难在完成。难在不出瑕疵(包括各位对这篇异常委婉地指出的问题)。不出瑕疵,需要很大的内功,需要运足了气。每向前一步,都踏碎一块地砖。你一步步踏过去了,只碎了两块砖,再重新走回来为了补上脚印而去踏砖……气早就泄尽了。练不出功夫。</p><p>但是没机会运足了气,那就不练了?也不行,还要练。</p><p>这一篇就是那种不那么HARDCORE的练习。我总想证明自己能写更多的题材。我希望写歌特小说,写游记小说……写各种类型的小说。</p><p>中间的部分,摘出一些,我觉得总比上学时课本里读的那些游记要好一点。</p><p>“<font color="#a93cc4">作品的第三个部分,也就是结尾部分,作者试图“记录”的感悟,其实是危险的。”</font>这段评论谈到不可言,确实是。当时改掉了很多。甚至想切掉第三部分。但还是留下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31 20:53:52编辑过]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5

好友

297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4#
发表于 2007-8-4 13:44:05 |只看该作者
<p>找到了一个错别字:“<font face="新宋体">不久就再一次见到了九寨沟最米人的溪涧池潭。”</font></p><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15#
发表于 2007-8-4 13:44:06 |只看该作者
<p>生铁在各种“内忧外患”的“侵扰”下,还能吭哧吭哧完成一个个小说,这骨力也确实够“生铁”的,用我党国的话就是:实为我等楷模、我等楷模呀!:)</p><p>言归正传。我在这小说阅读中首先一瞬间的感觉是想到了《人间食粮》的风味,当然,一个小说让人想到另一个小说,这其实对作者是不公平的。小说在开头实际上已经点出了动机,之后的旅游式的随笔,我觉得似乎是给这动机添加材料,以使这动机和情感更加丰厚,这样的处理方式,我个人比较喜欢——顾左右而言他,往往是“深厚感情无法正常表达”的一种正常书写方式。只是在处理过程上,还是有“急”和“用力”的痕迹,且比较明显,由此造成的后果则是:太显白直露,反而削减了动机的力量和纯粹性。</p><p>不过,换了我,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这样的题材写好。一种纠葛、一种凝结,尤其是对亲情但又不仅限于此的感情,常常把人堵得发闷,情绪无从出口。考虑到这样的困境,生铁的尝试,我觉得起码及格。但话又说回来,身处“困境”而又想跳出“困境”来描摹这困境,那种“身在庐山”的盲目性也难以避免,或许,这就是这个小说最大的问题所在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 17:16:15编辑过]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35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你的假想敌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Administrator's 不吐槽会死患者 恋爱渣滓 Heilan Super Team

16#
发表于 2007-8-4 13:44:06 |只看该作者
<p>“妈妈”,我觉得这个词在此更像是对“怀念”、“变化”、“过去”的一种代称。我所用的这几个词并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准确,可能其中还有“已逝”的味道,甚至有“缅怀”(但假如有,作者肯定是压制住的,否则作品会因流露的过分而削若了小说)<br/>很可能作者并不与评论者,也就是我了,所想的一致。但在这种情绪中写,无论是否将其发掘,这种情绪的产生在写作中(行为)已经起到作用。这个题目是很有味道的。</p><p></p><p>“<font face="新宋体">吃过早餐,我们便乘车进山,前去游览九寨沟真正闻名的景致。</font>”</p><p>这一段往后的小时候留下的半成品,显然是写得过多了,读起来有“腻”的味道在里面。<br/><br/>很奇怪生铁写这样一篇作品出来。昨天当读到一半的时候就有奇怪的感觉,居然会这么写。生铁也是在不断尝试和在变化。在汽车中的对话,很像久远的电影中的台词对话,从年龄上来看,恰恰好是我回忆中准确的对话年代。所以很好玩。结尾我觉得有更好的,大概来个急刹车会更好,不过这个我也不知道。</p>
我三岁的时候,很忧郁
喜欢,在河边丢小石头

http://heitiancai.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5

好友

537

积分

注册会员

忧郁的骗子

Rank: 2

17#
发表于 2007-8-4 13:44:06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hep</i>在2007-3-30 1:57:14的发言:</b><br/>这和人道主义有什么关系?!</div><p><strong><em>shep,</em></strong>我说的是我的感受,不想和阿尔都赛派讲人道主义</p>
用本质概念和规律性的本质陈述将那些在本质直观中直接被把握的本质和建立在这些本质中的本质联系描述性地、纯粹地表述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0

好友

127

积分

新手上路

管理管理员

Rank: 1

18#
发表于 2007-8-4 13:44:07 |只看该作者
这个作品才像我眼中的小说家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109

积分

新手上路

12345

Rank: 1

19#
发表于 2007-8-4 13:44:07 |只看该作者
<p>  仔细的看了第二遍,终于还是忍不住的想说两句。其实我觉得前一段和后一段衔接上有些脱节的味道。</p><p>  要么把第一节延伸下去,要么把回忆的那节单独的续写。这样我都会觉得很好。</p><p>  可能自己不行吧!胡乱说说。</p>
  无论消失还是重生。我都无从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20#
发表于 2007-8-4 13:44:07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崔益千</i>在2007-4-3 19:14:26的发言:</b><br/>这个作品才像我眼中的小说家的作品。</div><p>呵呵这正是我对通常人们所说的小说家感到不耐烦的地方。</p><p>如果我不是在黑蓝,恐怕永远没耐心去写这样的东西。换句话说,黑蓝也许增加了我的“野心”,或者说使过去完全自发的写作变成一种更有自我意识、更有规划、更当回事的写作了。</p><p></p><p>梁二说的对。是有那种感觉。两部分心态、情绪落差太大了。</p><p></p><p>伊洛说的错别字也改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4 22:49:17编辑过]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6 00:4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