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来报道了。昨天晚上去看了南艺的那3个记录短片:<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苏晟《山那边》、</span><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巴胜超<span>+</span>杜凌《后窗》、</span><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张侃文《<span>80</span>后荷尔蒙》。我和朋友去的早,观影厅一开始人不多,但是后来放到第2个片子的时候人越来越多,厅快坐满了。可能是晚上吧,厅里大部分应该是南艺的学生,像我这种校外的不多。南艺的整个气氛如果除去不时有人起身出去接电话发出的走动声之外,大抵算是不错的。而且结束后我还偷听到了吴宇清老师私下里推荐的几部片子的名单。</span></p><p><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来说看的这几部。《山那边》是记录一个从城里回来的农村女孩,想在家乡学校里办美术班的故事。反正我不是很喜欢,感觉里面表演的东西太多,不真实,尤其是结尾女孩躺在床上说我要在这里生活到下个世纪,太像剧情片里的矫情桥段了。而且看这片子的时候我一直想到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又是那种少女的执拗啊和对梦想的坚持啊,连女主人公都长的非常像魏敏芝。我觉得对于这种题材国内好多导演几乎都只有一种表现方式,大家都在素材选择上刻意挑选出那些能彰显出主人公这种执著精神的、高调昂扬的东西,连主人公的那些苦难都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况且像本片这么大量煽情的记录片,我竟然一点也没有被感动。</span></p><p><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span><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后窗》比较实验一点,但做的很糙,剪辑实在太烂了。拍摄方式也有一点模仿希区柯克的痕迹:镜头从房间对着窗户偷窥窗外的人,然后屋子里是两个女人指着窗户外面的人谈话。但题材还是在讲苦难:一个老妇人被儿子抛弃,整天只能在地上爬着捡垃圾吃。镜头有一幕设计的有点意思,母亲在家门口吃垃圾,他儿子回家来看都不看,还在一旁整理头发。这个对比挺强烈的,而且不像是假装表演出来的,应该是抓拍到的,所以我觉得摄影师的捕捉能力还不错。</span></p><p><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span>80</span>后荷尔蒙》是时间最长的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结束后放映厅里大家鼓掌的。大概分7个还是8个篇章,采访了很多不同职业的人,试图来表现80后一代人的性观念?!看这个片子大家一直在笑场,有些采访挖的料确实也挺足的,而且还特意精心做了一下后期。但我还是觉得这个片子不是拍给我们中国人看的,好多东西都是在强调80后“OPEN”的一面,再加上影片连中文字幕也没做,所以我猜想这个片子应该是一直拿出去国外参加各大小展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再过一会,我就要去南大那边了。</span></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8 15:13:0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