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84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个小说《涓汇》《三脑》

[复制链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1#
发表于 2008-1-31 16:21:27 |只看该作者
<p>别下定论。别给定语。</p><p>这个世界上,不是这样写的太多,是这样写的人太少。</p><p>“8439们”不怕走得远,要走得更远,人更多一些,我看没坏处。</p><p></p><p>这是我的探讨。</p>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2#
发表于 2008-1-31 16:23:43 |只看该作者
<p>并且我觉得《涓汇》其实还算是现实主义的。能看出生活质感的改变对作者的影响。或者说作者对生活的物理感受,能通过文字传递出来。</p><p>比起作者的2007年发的作品,我似乎更能接受这两篇一点。直觉。</p>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0

好友

252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3#
发表于 2008-1-31 17:14:07 |只看该作者
<p>我想相对于像豆蔻那样的小说,涓流对生活场景的描写基本上有意回避了超现实的幻象,这也是我之所以选用第三人称视角的原因,因为这样一来至多只能在某些比喻上放宽一下能量,且节奏上也不算密集,因为大抵上当时驱动我的是一种空灵且略微恐怖的气氛,并且这两个小说都有一个大的想法,所以为她俩其实都安排了相对连贯的故事情节,三脑更复杂一些,因而有一种目的清晰的叙事上的任务,并且这才是写时最令我本人忐忑和激动的地方,因为上学后要写点东西太难了,所以比起以往应该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更深思熟屡,而绝不可能是相反,再加上我也甚少关心别人在写什么,或许过两天我会为这点写个自我反馈放自己blog上,因为仅就用自己满意的方式讲好故事的部分而言,也尚存不足,不管是语言的,还是情感的分量等。不过当然这些除非是有充裕时间看小说或熟知我为人,并因而知道我喜欢什么且想要什么的人可能才会更全面地了解到。so,thanks,anyway.</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1770998[/lastedittime]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0

好友

134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4#
发表于 2008-1-31 17:14:55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生铁</i>在2008-01-31 16:21:27的发言:</b><br /><p>别下定论。别给定语。</p><p>这个世界上,不是这样写的太多,是这样写的人太少。</p><p>“8439们”不怕走得远,要走得更远,人更多一些,我看没坏处。</p><p></p><p>这是我的探讨。</p></div><p>没看出你探讨什么。你自己不是定语定论吗?</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0

好友

134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5#
发表于 2008-1-31 17:22:35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8439</i>在2008-01-31 17:14:07的发言:</b><br /><p>我想相对于像豆蔻那样的小说,涓流对生活场景的描写基本上有意回避了超现实的幻象,这也是我之所以选用第三人称视角的原因,因为这样一来至多只能在某些比喻上放宽一下能量,且节奏上也不算密集,因为大抵上当时驱动我的是一种空灵且略微恐怖的气氛,并且这两个小说都有一个大的想法,所以为她俩其实都安排了相对连贯的故事情节,三脑更复杂一些,因而有一种目的清晰的叙事上的任务,并且这才是写时最令我本人忐忑和激动的地方,因为上学后要写点东西太难了,所以比起以往应该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更深思熟屡,而绝不可能是相反,再加上我也甚少关心别人在写什么,或许过两天我会为这点写个自我反馈放自己blog上,因为仅就用自己满意的方式讲好故事的部分而言,也尚存不足,不管是语言的,还是情感的分量等。不过当然这些除非是有充裕时间看小说或熟知我为人,并因而知道我喜欢什么且想要什么的人可能才会更全面地了解到。so,thanks,anyway.</p></div><p>前面说的基本同意,所做是为了制造那种略微恐怖的气氛,至于让你激动的地方,等你写出来了再看了。对于最后说的,对于一个小说,仔细去阅读品味,并不是一定要靠“熟知我为人,并因而知道我喜欢什么且想要什么的人可能才会更全面地了解到”,这样的小说只能是圈子内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3

好友

4523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Heilan Administrator's

16#
发表于 2008-1-31 17:47:17 |只看该作者
<p>
</p><p>对于最后说的,对于一个小说,仔细去阅读品味,并不是一定要靠“熟知我为人,并因而知道我喜欢什么且想要什么的人可能才会更全面地了解到”,这样的小说只能是圈子内的。</p><p>
</p><p>8439说的是“不过当然这些除非是<strong>有充裕时间看小说或</strong>熟知我为人,并因而知道我喜欢什么且想要什么的人可能才会更全面地了解到。”</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7#
发表于 2008-1-31 23:51:01 |只看该作者
<p>已经不陌生了。</p><p>有想法,并且写得好看[em17]</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18#
发表于 2008-2-1 00:13:20 |只看该作者
<p>我的读后感:</p><p>1,小8想解决的是文字的问题。做到一般人前面了——决不摇摆的文本、天才的意识,明确的理念,独到的技术的支撑。</p><p>2,不为“大众小说”折腰。</p><p>3,“想”读的话,我能读下去,所到之出,我还能会心的一笑。</p><p>4,你会发现,其想象的露珠是着附在生根的茅草尖上,是现实的折射,是生活的对应。</p><p>5,在此基础上,小8不强求不施与,是种选择。</p><p></p><p></p><p></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1796069[/lastedittime]编辑过]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0

好友

134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9#
发表于 2008-2-1 09:00:34 |只看该作者
酒童的话,感觉像广告词。黑蓝不需要这样打哈哈的赞词吧。什么是“决不摇摆的文本、天才的意识,明确的理念,独到的技术的支撑,不为“大众小说”折腰,是现实的折射,是生活的对应”,不明白具体的是什么,难道要搞个人崇拜。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1834957[/lastedittime]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20#
发表于 2008-2-1 10:27:20 |只看该作者
<p>恶鸟很坦率。</p><p>反正是探讨吧,我再多说几句。表达我的看法。</p><p>1、一个人的艺术鉴赏力不是万能的,也非容易得来。</p><p>拿我个人为例,我对视觉艺术没太多鉴赏力,对诗歌也是。但是我对音乐的鉴赏,无论从广度和感受能力,我有自信和这里的任何一位朋友比一比。有一次我去东京出差,特意在晚上抽时间去看歌舞伎的演出。不看一下日本传统的艺术表演,总觉得白来一趟。剧院很体贴,可以选择买“折子票”。就是说,如果你是老外,或者年轻人想了解一下这个戏,可以少花点钱,只看一折戏。</p><p>结果,就是这一折戏,也看得我也几乎要睡着了。然而现场仍有一些老戏迷兴奋地拍案叫好,台下气氛随着台上演出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凝重。</p><p>当然它也可认为是没落的艺术。是越走越窄的音乐、戏剧表现形式。但如果你了解它的历史,就可知道它并非是“伪艺术”的——我只要知道这一点,就觉得没白看。但是作为我个人而言,我与它的第一次接触就是以昏昏欲睡作为收场的。</p><p></p><p>我说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对一种艺术的鉴赏,是需要背景,需要花一定时间接触和理解的。</p><p>我不骗你,我到了黑蓝后,几乎每次有心情时,都去重读8439、柴柴或者顾湘的小说。因为开始时接受不畅——就是到了前段时间,因为和一个黑蓝朋友长谈了一次,我才重新把《断鼠》读完整了。这里也有一个判断。一是我信任推荐这些作品的朋友的鉴赏能力,二是从作品的数量、质量和变化上,我对作者的“艺术良心”(这个词好象大了,但也找不到其他太合适的)也有一个基本的信任——当然,这种“信任”不代表我丧失怀疑的能力。</p><p>这是我说不急于下判断的理由。</p><p></p><p>2、给小说做评论,时间长了,我发现,短评、谈简单感受,比详尽的分析似乎更恰当。有时谈得越多,反而感觉离作品越远。这纯粹是我个人经验了。我认为有能力深入分析的评论者,还是要深入分析。时间久了我们再交流。</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1833386[/lastedittime]编辑过]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9 13:1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