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eo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与先验

[复制链接]

40

主题

0

好友

1057

积分

论坛游民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Rank: 3Rank: 3

11#
发表于 2007-8-4 13:05:46 |只看该作者
题目大了,等我把第二篇语言哲学的《意义与真理》写好,我们来发起个对话,邀请这里的几个高手--两眉、疯人院逃犯等都参与吧
Namo-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 Tadyata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2#
发表于 2007-8-4 13:05:46 |只看该作者
好的,期待ing!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13#
发表于 2007-8-4 13:06:02 |只看该作者
郁闷了几天终于又能上网了。谢谢各位的关注更谢谢王晨的批评,你的批评准确的切中了要害,我将你的批评总结为以下两条:一、确证性是认识论的还是本体论的?二、加达默尔是否解决了康德的问题?就这两个问题回答如下:1、        第一部分由经验的确证性所面临的质疑入手这一点还是不错的,因为分析哲学的确证理论也是建立在对感觉经验的不可靠性的超越的基础之上的,如维也纳学派对经验的重新阐释。第二部分试图以康德的先验论证来解决第一部分的质疑就发生了方向性问题----分析的还是思辨的。当时没有注意到确证性在分析哲学中被严格界定在逻辑的范围之内如奎因的确证性理论。而我只是在常识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词。在我看来,本体论的探求必然要超出逻辑的范围。在这个意义上“确证性只属于知识论”是有道理的。我本是要用确证性这个词来表达哲学家们所确信的自明立足点这个意思,如亚里士多德的“最确定的原则”、笛卡尔的“真”(凡是被我们领会得非常清楚分明的东西都是真的)、康德的普遍必然性等,既然不是在分析哲学地意义上来使用,为了避免混淆,改为“最终可靠性”是否更好些?
2、        我认为加达默尔是用视阈融合理论来解决康德问题的。加达默尔如是定义视阈:“视阈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看到的一切。”理解的过程是历史的视阈和当下的视阈(二者是交织在一起的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界限将他们截然分开)融为一体相互激发的过程,(这里讲的历史视阈不是外在于理解者的而是指理解者“过去自身的历史视阈“)。这个过程不断突破当下视阈和历史视阈原先的狭隘性而扩展为一个的视阈,加达默尔的描述:“当我们的历史意识置身于各种历史视阈中这并不意味着走进了一个与我们自身世界毫无关系的异己的世界,而是说这些视阈共同的形成了一个自内而运动的大视阈,这个大视阈超出了现在的界限而包容着我们自我意识的历史深度。、、、我们的历史意识所指向的们自己的异己的过去一起构成了这个运动zhe 的视阈,人类生命总是这个运动zhe 的视阈,、、”这段描述对康德面临的问题有这样的意义:对个体来说12个范畴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视阈,这种历史视阈对个体是先天存在的,任何理解的发生都是当下视阈受到历史视阈强烈干扰,二者在相互作用中相互融合的过程。正是历史视阈的先天存在保证了普遍必然性的可能。至此,文中所说的“内化为潜意识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历史视阈。我们对验前判断的自信就来自于对历史视阈的先天认同。以上是加达默尔给康德问题的解释。只是一种解释其中没有严格的逻辑论证,或许这就是“只能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的意思吧。
3、        至于诠释学经验,我认为文中表达得很清楚。的确我不是以严格的分析的方法来表述本体论意义的经验,但正是诠释学经验自身的特性决定着这种表述方式,也正是其自身特性决定着它必然掺杂着许多实践哲学的因素。文中提及精神科学的方法,加达默尔在区分精神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时标它了这样的观点:精神科学方法不能诉诸于逻辑和规律性认识,而只能诉诸于历史性:“在现象的一次性和历史性的具体关系中理解现象本身” 。诠释学经验作为精神科学的一个概念,也必须以精神科学方法来表述。
4、        你对这篇文章结构的意见我完全赞同。确实第一部分太拉杂第三部分又太简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4#
发表于 2007-8-4 13:06:03 |只看该作者
非常喜欢你严肃认真的回帖,这将保证我们的交流能更深入地进行下去。在前面的帖子中我只简单的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质疑,而在这篇文章里我很欣赏你的“问题意识”,这使我想起了看维特根斯坦时的一点感触,就是我们同时具有对生活的隐晦性思想和对此明晰化的欲望,这两点缺一不可,而前者对于哲学来说是必要的,这个必要因为后者的保证而更不可缺少。我觉得“问题意识”是这个感触的一个浅层次反应,因为你依然是对哲学问题的发问,而不是直接面对生活本身,但是,我感觉到,以后是会往这个方向走的。
    你的答案里对所涉及的问题的解决,是有效的。第一个问题涉及到一个非常大的方面,那就是术语的使用问题。例如“确证性”这个术语,在康德哲学内的使用是固定的,如果拿这个词语在另一个意义上使用,这种使用是否具有有效性??恰好诠释学(非古典诠释学)是属于实践哲学里的,是反形而上学,在有限性思想之内的,而康德的确是在形而上学之中的,这个术语无法在严格的意义上贯通这两个领域。我觉得“最终可靠性”要好一些,但是“可靠性”是不是更确切一点?“最终”这个词,对于加达默尔特定意义上的相对主义来讲,也是不恰当的。
    我觉得你这个文章其实是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待康德哲学在生活世界领域中的问题。只针对康德哲学在实践哲学上来讲的,就是把康德哲学的先天部分降低到生活世界中,在生活世界里找一种相对确定的方式,不能在康德所涉及的领域来解决,不能完全的解决他的问题。如果把大背景全转到诠释学的角度上来说,会更有力度一些!
    欢迎多来交流。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15#
发表于 2007-8-4 13:06:03 |只看该作者
也谢谢你严肃认真地回帖。我还是分层次的表达我的想法吧。首先,关于术语问题,我想这是一个教训,以后再写东西必须严格界定自己的用语而不能仅仅作常识的使用。最终可靠性(英文应是ultimately reliable这个词吧)还是表达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倾向,要追问最根本性的东西,但我还是想用最终这一限定来表达某种比较的意思,表达那种其自身的可靠性不再依赖于其他可靠性去保证的可靠性,如果去掉这一限定这层意思就被掩盖了。当然,你所提醒的对于精神科学来说有所谓的最终可靠性吗?最终可靠性这种说法是否本身就是自然科学思维方式下的产物?这个词用在加达默尔的语境下恰当吗?我认为这些问题非常具有挑战性,发人深思。  其次“只针对康德哲学在实践哲学上来讲的”这句话是不是说 "在实践哲学的意义上来解释康德 "?如果这样理解不错的话我给出如下答复:是的我是寻求在康德以外去解释康德因为我认为我所要谈的问题----可靠性的问题,在康德哲学的内部是无法解决的,虽然他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严格论证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在可靠性这个问题上他给出的是自相关论证以先天性保证必然性以必然性确认先天性,当然自相关论证或许有其逻辑必然性或者说他的论证是有效的,但我总觉得还有某种缺憾或无奈。用诠释学解释康德并不意味着“降低”因为我感到诠释学的思路只是说出了康德保持沉默的东西----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诠释学给了康德的先验哲学一个先验基础。 第三是关于本文的宏观结构,经过在思考我发现自己确实总是在诠释学的“范式”下思考问题,如果将题目改为“可靠性的追寻----从诠释学的视野看”或许会更确切些,这如你在评论末尾的建议。 第四是我的一个疑问。你说诠释学是反形而上学的,在什么意义上说的?请略加解释。  第五是关于如何面对哲学这个问题。生活的隐讳性和逻辑的明晰性是哲学的两个方面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分歧在于何者优先。当然,我也认为生活的隐讳性才是最真切的体验,之所以总是就 哲学问题在逻辑的层次上发问,这或许是因为可能现在的我已经被技术化了没有心思去体验生活,或许是因为正像你说的对哲学的领悟还处在较浅的层次上,这个问题可能不是短时间内能找到答案的。
祝辨析版越办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1057

积分

论坛游民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Rank: 3Rank: 3

16#
发表于 2007-8-4 13:06:03 |只看该作者
值得固顶的原帖与讨论。
欢迎Leon常来辨析坐坐)
我建议搞的那个“对话”,请你到时也来参与。
Namo-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 Tadyata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17#
发表于 2007-8-4 13:06:03 |只看该作者
非常荣幸能够得到Zen兄的赏识,很惭愧看到这个帖子被固顶,因为经过几番批判原帖已经漏洞百出了,但既然贴出来了就当个靶子吧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契机。很愿意参加这里的讨论,相信你建议的那个对话一定能使我获益匪浅。期待着早日看到你的《意义与真理》。特别喜欢这里的纯粹气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8#
发表于 2007-8-4 13:06:04 |只看该作者
leon真的是很认真和严肃,对待问题的态度很好。这样的讨论和交流来的越多越好啊!这里非常需要这种纯粹和严肃的氛围。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诠释学的反形而上学的问题。形而上学是与时间性和历史性无关的,它有一种脱离生活世界的纯粹和绝对性,但有关实践的哲学都是与时间性和历史性有关的。加达默尔的历史视阈啊这些东西,都离不开生活世界中的时间性和历史性,诠释学非常明显的一点是不绝对化,有一种非怀疑主义的相对主义在,这都是很明显的反形而上学。洪汉鼎有一本类似于教材的介绍诠释学的书,写的很好,值得一看。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19#
发表于 2007-8-4 13:06:02 |只看该作者
是人民出版社“中国哲学史家文库”那一套的《诠释学----它的历史与?》那本吧,好我去找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20#
发表于 2007-8-4 13:09:53 |只看该作者
发现个好地儿,悄悄放在这儿,你肯定喜欢~~~


http://www.xianxiang.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30 05:1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