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6-5
- 在线时间
- 2986 小时
- 威望
- 120 点
- 金钱
- 836406 点
- 注册时间
- 2010-6-3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2090
- 精华
- 0
- 积分
- 20001
- UID
- 39031
  
|
但是,说实话,我倒现在还没有找准黑蓝的位置,试验吗?我不觉得。比之马原、格非这些已经做了或者仍然在做的人,我只能说迄今为止在蓝黑还没有看见惊奇。(还不要说他们是属于三传,或者四传手)如果你不能够,那倒不如弯下腰来搜寻一些自己摸得着的,切实抓住的东西。——黑蓝在做的,在坚持的,到不能单纯说是试验,它提供给小说中一些小众写作者信心、讨论和坚持下去的理由,给大众写法的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这样的作用,应该是一个沙龙,一个有自己个性的甄别的沙龙,纯文学目的的,不掺和杂质的。当年的先锋做过实验,但是实验是无穷尽的,因为他们和我们的人(身体、童年、情绪、激素、梦、思想、环境等等)已经不一样,所以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写作面貌可以摸索
但是很遗憾,我只看到个性,各种个性。没有人肯俯就。就像蓝黑那些煞有介事的演说词一样有个性。是不是应该暂时把个性放在一边,真正回到我们钟爱的写作当中去,为了你我的纯粹。
——“钟爱的写作”“纯粹”“个性”这三个词语不矛盾,因为,真正纯粹的写作一定是作者钟爱的,一定是带有作者词语气味和意识走向的,一定是个性的,但,不要为个性而个性就好。我在黑蓝看到诸如8439、顾湘、牛马等的作品,倒确实是他们自己身体气质的体现,好比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他的世界就是那个样子,不是他要编造什么,移植到中国,一些作家觉得这样做蛮“个性”、蛮“新鲜”,但由于不能跟他的身体发生关系,终究只能作为“技法”参考了。还有,新浪潮、新小说的革新,如格里耶所说:古典的小说方式已经不能表达现在的现实了,不能表达现在的人的感受了。他们才求变,依然是从作者最切身的感受出发,而不是为了炫技或者噱头。
或许我仅在chenyudemon的另外几篇小说,比如《白象》等看到我认为可贵的东西。——谢谢啦,但是现在我反观那个时期的作品,思想性、功利性、技术痕迹都太重,表达不清的东西就空着(偷懒)、刻意为效果而效果,这些毛病是我要一步步练习改变的,都是不成熟拿捏不到位的表现。
就我自己来说,黑蓝是一面多棱镜,在很多好作者的作品面前我能看到小说的“可能性”,这就鼓励我不要被小说现有的模式限制死,去摸索一种真正适合自己的:语言的密度、句子的节奏、观察平台、词汇、人称、气场等等,这是一个可以让你知道“小说”没有“怎么写”这一定论的平台。
问好木西,共勉。
[ 本帖最后由 chenyudemon 于 2009-5-18 01:4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