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ostbo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屋 顶 上 的 漫 步 者

[复制链接]

18

主题

36

好友

751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1#
发表于 2009-7-27 15:48:36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诸位能够进行这么漫长的阅读。太感动了,
  感谢生铁版主的批评。十分中肯。“但后者显然描写得更为不动声色,作者更高于角色。超脱于角色。所以视野更高。”这是最为明显的缺点。唉,总以为自己是个高尚的人,结果还是有点。。。
  子木,你的心并不僵硬。只是我的文字不是那种“纯爷们”风格的。
  Juneau,你所所说的“在读的时候总抑制不住地联想到一些言情、动漫、电影中的场面,不知是否是刻意要达到的效果?" 我到没有刻意去营造,只是写的时候那些意向自然而然地就出现在脑海中,就写了出来。一些言情、动漫、电影中的场面?不知是哪些,能举个例子吗?说实话,我就是想那样做,写一个好看又好读的小说。
  老土墙,我记住你那句话了:在约会的那一刻逃开,永不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

好友

503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2#
发表于 2009-7-29 23:28:23 |只看该作者
11# lostboy


关于一人化身,或是由癫狂导致的幻觉,印象中最离奇做得最好的电影是祖拉夫斯基的《魔鬼》,流行的应该是《搏击会》,如果无误的话,这个小说中的两个人应该是一个人,最值得赞击的是小说在整体上予人的一体感,幻想和现实交互流动的那种源源的绵密,所以这种模糊的似是而非的界限有时没必要划得那么清楚,而由于情绪的张力和延续导致的偏爱,以至于令一些文字无法割舍或铺得过开,使一些解释性的句子显得冗长。如
“天空中真的下雪了吗。雪,轻轻地飘着,象春日里盛开的点点梨花,我淋湿的头发上、脸上、衣服上贴上了盈盈的花瓣。子洁也落花满身,侧着脸躺在雪中,同我一起看着那不断飘来的梨花,就象飘落在水中的花瓣,轻盈地浮在水面,睡着了。
年轻人的夭亡是上帝的恩惠,使其适时地了结了他前途不测和精神贫困的一生。为了洗清他违反道德的过错,风雪用身躯轻轻护住了他,并把他苍白的脸色变成了一朵他曾日思夜想的兰花。
她知道这个消息后会怎么想呢?
甜蜜的苦涩,遥远的童年,她会这样冷静地评论,人们不应该对一个永远逝去的纯真年代徒然陷入毫无意义的懊丧。她也许还会掉下几滴眼泪,感受着想象中淋漓的鲜血,也许只会如此而已了。漂亮、孤独,而且幸福,作为一个镇定、坚强的新女性,她最终还是把无用而又悲观的疑虑从心中驱走了。子洁毕竟已经于她无关了。
“我只是想象出这些事情吗?或者是这些年来,在文学作品中读到的情节?是不是我把回忆,梦幻和书籍混淆在一起了?只是一味地沉湎于少年时代的回忆中,追思往昔,用尽全力描绘消逝了的欢乐、迷惘和烦恼以及热烈的企求和憧憬。也许根本就没有这回事,消失与死亡的不过是一段我被抑制的记忆,一个我长久沉浸于其中的梦魇。也许,我之所以陈述这一切,就是为了把潜在的呓语变为明显的胡说,就是为了寻找一条短捷黑暗的出路?回忆是否会搞错,是不是只是因为情爱自伤,缓缓燃烧的耻辱编造的谎言,以及过多的书籍才出现如此的幻象?我只是在尽力弥补自己绵长的忧愁,只是在抚摸自己那刻骨铭心的伤痕?抚摸那愤怒、痛苦和耻辱深深沉浸其中的伤痕,只是为了将它们清洗的一干二净?我只是在寻找和创造一个同病相怜的人,因此,要说子洁就是我也是无可厚非的。”
“他满腹忧愁,无处发泄,思路犹疑不定,四处寻找确切的理由以证明眼前的这一切,领悟命运的深意,逃出这个错综复杂的迷宫。”

而这些文字读起来有点煽情哈:
“他的悲哀同词语的凄怆越来越深沉地结合到一起,在他内心越来越炽烈地燃烧起来,在他念到:“仆窃不逊,近自托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时,由于词语的震撼力,那因为自尊和倔强而拒绝流出的泪水喷涌而出,滴滴洒落在散发着新鲜气息的土地上……”
“她站在清新的空气里,粉红的丝绸外套在灰暗的天空中是那么明亮,那么鲜艳。雨丝如尘埃之幕轻轻的飘拂在她柔软的黑发上,亮晶晶的滚动着,忧郁的睫毛下面是那双沉思美丽的眼睛,眼角细长而微微上挑,若有所失的闪动着。她撑着一把绸伞,云层中的阳光透射过伞面,色彩绚烂变幻,在她白皙的脸上抹上一层闪动的彩光。她微微笑着,好似对他的鲁莽行为感到有趣。
檐下的水珠一滴一滴的打在丝质的伞面上,他的心也一下一下地跳得慢了下来。他等待着,等待着他真正爱上她的那一刻。一阵透明的香味浸入心中,仿佛幽远葱绿的林间,潺潺流动的溪水欢快的在身体中流淌。当最后一滴雨水落下,他终于沉没在融融的暖意中,幻成一轮洁白的明月在温柔的云层中缓缓的滑行,身下是浩渺平静的江水,泛着淡雅的粼粼波光,黯然柔和的光芒包裹着他……眼前的这一切与他少年时代的想象相吻合,心中久遭压抑而模糊的印象在现实中终于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
我真没法向你形容我发现自己爱上她以后是多么绝望,老同学。然而,她是一个挥之不去的事实。多少次,我曾经梦到那熟悉的声音,梦到当我听到她那轻轻的呼唤时,我是怎样地凝滞不动,又是怎样地跑出门外,看到她飞扬的长发,她盈盈的笑容,每当这时,我就从梦中惊醒,哽咽着对自己说我不爱了,我不爱了还不行吗?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忍不住要喊出那几个字来——虽然没有喊的权利,这我知道,可是,有时实在无法控制这种感情,并且不想抑制这种感情。那时,我就跑到铁桥上,在火车呼啸而过的铁桥上——我通过膝盖能感觉到它隆隆驶近的声音,——在水天一色的灯光中,在它发出的湿热绝望的长啸声中,在它驶过的一刹那,在刺目的巨大灯柱中,在呼啸的风中,贴着冰凉的桥栏将它喊出来:可是——,我是——真地——爱你啊。
冰冷的羽毛在模糊的灯光中飞舞,飘到睫毛上,也飘进我的梦里。”

诸如这些句子就很浪漫,甚至是太浪漫了:
“风雪中的笑容凝固在你的血液中,美丽的风景深入到了潜意识,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我久久地在空中翱翔,洁白,充满活力的躯体耸起,奔驰,消逝在阳光与冰雪之间。这一刻,对于你来说,将是那样的漫长……”

“有所依托,心地坦然,灿烂地消失。”很顺口,也很随意。

“这时,她已回到了家中,坐在镜前,整理着,准备入睡。有那么一会儿,她定定地望着镜中的自己,如同酒中的香料那样醉人芳香。她疲倦地对着身后的丈夫微笑着,把风情溶解在流水般透明的镜子里。他轻轻地搂住她细细的腰肢,头靠在她的肩上,淘气地吹着她的发丝。她解开丝带,摇摇头,一头乌发倾泻在镜中,随着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裙子滑落到地板上,娇柔的双肩从衣衫中耸起。灯光闪动,她等待着。
她就那样默默地坐在子洁的眼睛深处,从她的映像中静静的啜饮,啜饮着一个钟情之人所为之陶醉的风姿。”
这种熟悉的在小说和电影中随见的场景没有超出想像。
“你扭过头朝远处望去,远处,一道雪亮的光芒划破雪雾,疾驰而来。
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很高兴曾经与你在一起。”
也像极了电影镜头。

“烈火的骑士骑着鲜红的骏马,迎着无尽的星雨出现在天际。”
“有多少次我梦见她站在悬崖边注视着我无穷无尽地向下坠落,笑语盈盈,梨花满天。”
有点像动画片。

“我同情你的不幸,她笑了起来,但你说话要注意分寸,人,是不能为所欲为的。她抡起了自己的胳膊,却只是用手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脸,“以为自己是谁。然后她跳起来,跑了出去,一会儿就消失在花园的小径中。
“但你说话要注意分寸”,说得好硬好高傲啊,不大像是一个体恤关怀者的口吻,而这个盛满了关怀的器皿也并没有因此而被触怒。

有点乱。再说一下哈,因为有了写作这个具体的血肉交融的过程,作者是对自己的作品是最有感受和体会的,也最具发言权,而一些感觉,包括语感,不过是长期训练和培养起来的习惯,而这种差别是永远都无法弥合也无须融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13#
发表于 2009-7-29 23:57: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酒童 于 2009-7-30 03:44 编辑

  是,我基本和12楼感觉一样,冗长,像12楼列出的那些段落其实还有很多。我觉这篇最多2万、3万字就能写成。
  很多地方我是强忍着看下来的。我完全可以跳过去,跳到远处去读。为什么呢?
  我想了几天,觉得原因还是那些内心独白写得不好,就是说太熟了,就是说那些大段的感情抒发用到另外一件事,另外两、三个人身上也行得通。那就是说,那些大堆的句子不能对他俩的感情起到独特的作用。如果对他俩起不到作用,那么,它们的存在实在就是多余的。那些句子,它们依然是普通情感。
  你放一段时间,等你对里面几个人的情感淡了,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尽管这篇你写了几年,但你还是没从里面出来。你在里面感情太强烈了并不是好事——你撕心裂肺,而我们读起来却感到并不是那样。你看,我这样说一下:如果没有让人把器管弄走呢?就是一段平平常常的一段师生恋,好像不丢器管我们读者就悲悯不起来了。那就是说,这篇小说最强烈的,也就是你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就是器管被人弄走那个事件。靠这个撑着,整篇小说的调子,就高不起来了,就像生铁说的那样。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14#
发表于 2009-7-30 00:00:25 |只看该作者
是个好小说,但目前它还不是。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6

好友

751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5#
发表于 2009-7-30 09:47: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stboy 于 2009-7-30 09:49 编辑

juneau :“一些解释性的句子显得冗长。”是的,当初并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因为让妻子看时,她说看不懂,整篇文章纯粹是一个小疯子的胡言乱语,所以添加了这些解释性的东西。我再想想。
“这种熟悉的在小说和电影中随见的场景没有超出想像。”本来整篇文章都是出于想象,我对自己的想象力还是沾沾自喜的,结果有些地方还是留于俗套。确实有待改进,创造新的意象,让人耳目一新。不过,Juneau,我得说你的要求太高了。不过,我会努力的。多谢了,感谢你这么细致的阅读,提出这么详尽的批评。
酒童老哥哥,你可够狠的。我已经删掉一万多字了,你还嫌多,让我再减一半。哈哈,开个玩笑。
“就是说那些大段的感情抒发用到另外一件事,另外两、三个人身上也行得通。那就是说,那些大堆的句子不能对他俩的感情起到独特的作用。如果对他俩起不到作用,那么,它们的存在实在就是多余的。那些句子,它们依然是普通情感。”确实应该再简练一些,福楼拜,巴别尔他们就没有这么多抒情,我还对别人说能用动作和画面表达出的东西,就不要用抒情和议论,看来自己没有做到。应该让读者自己得出这种抒情和议论。
“靠这个撑着,整篇小说的调子,就高不起来了,就像生铁说的那样。”我有些明白,但还是很模糊,能不能再解释一下呢?
“这篇小说最强烈的,也就是你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就是器管被人弄走那个事件。”我确实没这个打算,只是想作出一个隐喻,制造一个小小的高潮。
“靠这个撑着,整篇小说的调子,就高不起来了,就像生铁说的那样。”我有些明白,但还是有些模糊,能不能解释一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3

好友

3582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16#
发表于 2009-7-30 17:20:59 |只看该作者
我挑刺来了。

1.一些对话不用引号显得很奇怪,一些转折处衔接得不好。这样看起来就有点杂乱了。
2.很多地方,我读到了作者写作时的真诚,当然一些句子的表述如果能再自然准确一些就更好了,或者说,在一些时候作者夸大或迷恋了这种真诚,会使句子多了些不必要的浮华。
3.还有冗长不简练,这点我和酒童叔的看法一致。
4.把很多日常生活抽空而把目标盯得太紧,这样做使小说紧巴巴的(有些叙述像张承志《北方的河》中某些叙述口气),而有时写得又很飘,我认为精神要以肉体(是个比方)的形式展现它的美,而作者在这里则过分地强调精神而忽略了它的载体,总体感觉既不踏实又不灵动。
5.我想最主要的还是作者写的时候对什么感兴趣,什么应该省略处理得不是很好,兴趣是个人的习惯,但与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情感高度有关,作者不是应该展现一种独特而自然的观察方式(这也体现在一些形容词的选用和比喻不够清新上)吗?但是这篇没有打动我。不过能看出作者的用心和努力,这点很让人感动。我觉得写作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是我们理解我们的人物和存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净化着自己(比如狭隘、偏见、自身的局限等等)并获得审美的感动。而作者在这里却过分地强调了某些人物的情感,这样让我觉得很偏执,反而无法更好地进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郁子洁的形象就像一个密封的脆瓷,敲起来响当当,大力一点就破了,里面却空空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写作信条和看法,我也渴望别人更好见解以便修正自己的一些偏执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17#
发表于 2009-7-30 17:44:42 |只看该作者
"把很多日常生活抽空而把目标盯得太紧,这样做使小说紧巴巴的"对对,X比我说得到位.
"我觉得写作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是我们理解我们的人物和存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净化着自己(比如狭隘、偏见、自身的局限等等)并获得审美的感动。而作者在这里却过分地强调了某些人物的情感,这样让我觉得很偏执,反而无法更好地进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郁子洁的形象就像一个密封的脆瓷,敲起来响当当,大力一点就破了,里面却空空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写作信条和看法,我也渴望别人更好见解以便修正自己的一些偏执的看法。"仍然比我说得到位,就是我说的"高度"的问题.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6

好友

751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8#
发表于 2009-7-30 19:30:00 |只看该作者
好。挑得好。
我这块精心打磨的砖块引出了诸位这么多金玉之言,真是幸运。多谢了。
一些对话不用引号,是想采用自由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的形式,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用得太生硬了。
“把很多日常生活抽空而把目标盯得太紧,这样做使小说紧巴巴的”,有些不太理解。是不是因为对郁子洁寄予了过多的抒情和议论,日常生活的平淡自然的细节有所缺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19#
发表于 2009-7-30 19:58: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酒童 于 2009-7-30 20:50 编辑

“把很多日常生活抽空而把目标盯得太紧,这样做使小说紧巴巴的”,有些不太理解。是不是因为对郁子洁寄予了过多的抒情和议论,日常生活的平淡自然的细节有所缺失呢?
  就是说,几个主人公的日常生活不饱满,他们的日常生活被作者设定的目标架空,所以干瘪。换句话说,他们几个的出场,完全是为了作者企划好的一些事件,以便达到作者企图达到的目标——用这些事件和内心活动感染你,读者。就是这个意思。
  解决这个问题最常用的办法(很过时,很笨,很俗噢)是:在角色的日常生活中把你设计的事件带出来,而不是你的那些叙述仅仅为了促成那些事件(小说里事件的偶忽性——它不是作者你“安排”的,是由很多原因在生活里“长”出来的)。就是这样。
  当然也可以不这样,像你说到的巴别尔“六师师长电告......”“在我俩眼里,世界是五月的牧场,是只有女人和马匹的牧场。”还有博尔赫斯,“编年史记载说狐狸找到了赦免,晚年从事鸦片走私。她不再叫金寡妇了,起了另一个名,叫‘慧光’”。但你这篇显然不是这种写法,所以你就得有所交待——你用了六万字就说这件事,就必须有所交待。交待什么呢?交待五月的牧场为什么只有女人和马,还得解释她们是哥萨克还是波兰小贵族的女人(像《静静的顿河》那样细细道来,四卷有百来万字),而慧光呢,则进了哪家尼姑庵,庵里还有另外几个怎样的姑子。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6

好友

751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20#
发表于 2009-7-30 21:12:00 |只看该作者
哈哈。高,实在是高。明白了。多谢老哥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8 07:0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