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马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挂在椅子上的人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1#
发表于 2012-4-4 12:13:45 |只看该作者
我读小说没有进行归类,更没有钻牛角尖,牛角尖很挤,钻着不舒服。并没有想是意象小说还是其他小说,想到是基本的东西,你的小说是有优点,缜密和完整,是你小说的优点。但我觉得这个优点并不需要我读了之后强调,你心中自有把尺,你写的许多小说也没丢失这个优点,是你固有的东西。但与这个优点一样稳固的是常有呆板和僵硬,我说的概念先行,然后靠形容词来突围,你的许多句子有这个特点。没必要扯上杜拉斯卡夫卡或其他。如果你愿意用其他作家来举例,那谈谈你非常熟悉的海明威好了,依然可以看到什么是小说中最基本的东西。海明威写的句子,历历在目,形象准,他那句“写下一个真实的句子”给人很好的启发,要意象、要变形,首先形象要抓得准看得透,有的作者写下的形象准、终于原形象,让人感觉通透,海明威常给我这种印象,有的作者写下的形象经过自己的处理,但仍是准、生动,顾湘就常给我这种感觉,有的作者把小说也写得缜密、细节繁琐,司屠就是,但你会看到他写得很有意味,而不是在句子中传达概念,首先是形象,我认为是文学基本的东西。另外,你不能这样理解《恶童》,取名“恶童”,我反而是想写他的善,其他的,你怎么评价都行。至于说你后来的小说,是指后来发上来的小说,暮气沉沉是指小说不鲜活生动。我受到很多人鼓励,我知道鼓励的重要,也不吝啬相互勉励,许多次看到你有新小说,我都很高兴,同是写作的,知道并非那种制造垃圾的一天写很多的类型写作,知道艰难,但我更愿意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艰难一点,你我非天才,何必早成型。我希望看到别人的作品有蓬勃的生机,即使不完善,也能往后慢慢打磨,你说对不对。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2#
发表于 2012-4-4 12:20:04 |只看该作者
不管我什么看法,首先是善意的,这个你要理解……如果你乐意,我们可以继续跟他,什么时候有空了就补充几句继续讨论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13#
发表于 2012-4-4 14:05:00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怪兽》里的意象在这篇小说里,被淡化了一些——虽然从整体上讲效果更好,但对中心意象有所拖累——X说的概念我以为改成意象更准确——我觉得原先马耳从《河到底在哪里》的那种具象化到《怪兽》和这篇,意象化或者说是带有形而上色彩的意象的诗化(也可能是散文化)非常明显。但不同于卡夫卡偏重于“内”式的自我,而是投射到外部……也就是小说的中心意象向外扩展为“原野”世界。

另外,《挂》与《怪兽》比有一个明显的进展(不知道对于马耳来说是否是意味着往前迈一步),那就是开放性——正如我原来评价“怪兽”的生命力过于旺盛以至于盖过了小说本身,《怪兽》更像是意象化的散文诗而不是小说。而这一篇则更小说;“怪兽”被控制住了。控制对小说写作来说不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小说与故事不可撼动的亲缘性以及与散文的“散”的相对性,都要求要控制;语言、叙述的结构、布局等等都需要控制而且是通篇考虑的整体性的控制。而与诗更贴近得意象则相反,注意,意象与诗更接近也更容易变成诗。因此,就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小说之于意象需细致和小心的处理。可以说《挂》不是《怪兽》的改写或者说是简单的改写——它是全新的就是因为它控制住了无限延展的“原野”;最后丈夫苏醒过来是对小说中心意象滑入诗的一次成功的“挽救”。

我认为马耳的小说发展到现在,主要特点是意象性的突出,但这也是其弱点。此外,我还觉得马耳的小说越来越有诗的气质,特别是诗的色彩感——如果黑天才的《绝句》是本来就有诗的精神气质的,那么“怪兽”具有的则是诗的容貌气质。我迷惑的是,这两者有一些相似。对于不擅长写诗(准确说是不能迅速理解诗的本意)的人(我也在此列)来说,小说应该是情节化的、结构化的和故事化的——一般说来,这是天经地义,但这只是我们自己的看法,小说并没有对此加以限制。就像我对蓬热的物体诗的震惊一样,文学与科学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疆界是模糊的、彼此相交叉渗透的(当然,在更具体的一面她又是讲究精确的),文学往往通过自身内部的探索和“调整”来规范文体和加以定义(当然,这种规范同时也是宽泛的),而以外部的准确表达来获取实现自身的意义。科学则相反[插一句题外话,本人坚信人类一定会发现M理论,因为自然界不是用n+1种工具造出来的;不管宇宙的尺度怎么变化,其设计者手里只有一把尺子]。因此,形而上也好意象也好对小说来说其实没啥大不了,问题主要是作者能否加以兑现……这当然不止是技术问题——任何小说家在技术上的发展变化都不只局限于技术本身那么简单。相对于“怪兽”来说,这一篇就明显放开了很多。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14#
发表于 2012-4-4 15:44:04 |只看该作者
陈树泳 发表于 2012-4-4 12:13
我读小说没有进行归类,更没有钻牛角尖,牛角尖很挤,钻着不舒服。并没有想是意象小说还是其他小说,想到是 ...

谢谢,我也没有什么恶意。不过我从你的各种评论文章中,还是觉得你有不够成熟之处,我自己本身在评论方面也不成熟,也不善于评论,两个不成熟的评论者在一起讨论一个比较复杂的文章,有时就会越评越乱的吧,所以还是等我们彼此都有更成熟的观点的以后来讨论更好一点。

点评

陶北  年龄方面熟透了的看好未熟的你们噢。  发表于 2012-4-4 15:47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15#
发表于 2012-4-4 16:05: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耳 于 2012-4-4 16:06 编辑
shep 发表于 2012-4-4 14:05
我认为《怪兽》里的意象在这篇小说里,被淡化了一些——虽然从整体上讲效果更好,但对中心意象有所拖累—— ...


非常感谢shep,很感谢你这样耐心细致的解读和评论,这篇评论中的很多地方是我没有想到的,我自己也想不出来,有些地方还需要慢慢消化。这篇文章对我来说,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可以说是对我人生的一段时期的总结吧。虽然在10年左右时,这个总结基本上就以《怪兽》的形式完成了,但通过你当时的评论,觉得它还是有不够完善之处,隐隐中像是有一块心病留在那里。
于是从去年又开始写《挂在椅子上的人》,本来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作品来写的,但后来发现《挂》之中的丈夫和妻子和《怪兽》中的丈夫和妻子其实是同样的人物,于是最后就决定把它加入到《怪兽》中去,作为对《怪兽》的一个改写。
到现在,看起来,这篇文章其实就像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诗意时期的总结,我把在这个诗意时期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些要素都包括在里面了:男人、女人、怪兽、荒野、小狗、陌生人、欲望、欲望的不得实现、对内心秘密和现实秘密的隐藏、失望及其排遣、欲望在幻想中的变形、爱与欲望的区分与融合等。这篇文章的完成,算是给我人生划上的一个逗号吧。
当然,这篇文章本身也给使我重新发现了这个人生阶段的形象,并对之后的生活产生了一些像污迹般难以抹除的影响,这也许就是写作本身对作者本人的意义所在。
再次感谢你。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6#
发表于 2012-4-4 16:42:12 |只看该作者
马耳 发表于 2012-4-4 15:44
谢谢,我也没有什么恶意。不过我从你的各种评论文章中,还是觉得你有不够成熟之处,我自己本身在评论方面 ...

我就一任性嘛,活到80岁也不可能熟。谈论小说也就只说出我自己的看法,不成系统,不够严谨,缺乏训练,任意而为,我常在独立的评论文章中提到自己这点。但并不影响对文章的基本判断,至少观点还明确,什么好什么不好,基本也能点到,不会评得很乱,就是懒得找证据加以引证,对明者自明抱过多期望,不明者,引述再多也是浪费口舌。大概你也对我有这种印象
并不觉得你的小说比较复杂,也不觉得把小说写复杂是艰难的事情。恰恰相反,一直对小说抱有这种期望,希望并不需要其他身外之物加以阐述,首要要求它的直接观感(这里不单指描写的形象、也包括叙述和议论的直接观感),然后通过观感而思及更多,认为读者进入小说,并不需要过多专业的文学训练,要让读者打开自我感受而非套用文学理论或逻辑,不并以小说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读懂而感到骄傲。我不赞同小说中有太多智力成分,不太赞同需要过多的教养才能看懂小说,让读者自由感受,是我一直的观点。也希望小说的精彩处是一通百通,不为特定某个作品所束缚而与自然万物情感等能息息相通,不想看到小说中的精彩处是挂一漏万而局限在对某类作品的理解。
当然,写评论我不太用心,通常是工作需要才写,兴趣不在此领域,不想耗费心力写得守规矩。真看到好小说,朋友间三两句话讲一讲便可意会,也没多做针对作品全面深入探讨的习惯,觉得小说的好通常多可意会并且博大或微妙,感受重于分析,而小说的坏则明显可以讲一讲。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17#
发表于 2012-4-4 19:38:01 |只看该作者
陈树泳 发表于 2012-4-4 16:42
我就一任性嘛,活到80岁也不可能熟。谈论小说也就只说出我自己的看法,不成系统,不够严谨,缺乏训练,任 ...

彼此彼此,我们以后还是求同存异吧。我的小说也并不企求每个人都能理解,我只希望那些能够理解的人理解,他们看到了,觉得好,这就够了。至于不喜欢我小说的人看到了觉得怎么样,我并不是十分关心。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8#
发表于 2012-4-4 20:28:47 |只看该作者
马耳 发表于 2012-4-4 19:38
彼此彼此,我们以后还是求同存异吧。我的小说也并不企求每个人都能理解,我只希望那些能够理解的人理解, ...

不明白“彼此彼此”是指哪里。
“他们看到了,觉得好,这就够了。”这句话是对的,但是“他们看到了,觉得不好,也不需要躲闪。”
好了我也不聊了,话题老岔开,也没什么意思。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

好友

70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19#
发表于 2012-4-5 10:19:26 |只看该作者
支持陈树泳。小说有些基本的东西,如果丧失了,毕竟是缺点。这篇看到一部分就看不下去,读着不舒服,有多余的句子,而且用些词不是很准确。觉得这篇躲避开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其实是走捷径。虽然当年也狂喜《金阁寺》,但现在觉得不靠什么吸眼球的事件,或是变态似的情感,而把普通人每一个念头的诞生,湮灭,写好,美,象司屠正在做的,才是小说的王道。
ibiz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20#
发表于 2012-4-5 11:08:13 |只看该作者
白垩 发表于 2012-4-5 10:19
支持陈树泳。小说有些基本的东西,如果丧失了,毕竟是缺点。这篇看到一部分就看不下去,读着不舒服,有多余 ...

一个典型的道德价值判断。当一个评论者,面对一个作品时,因为作品中某些与自己口味不符的气息,就开始以自己的个人口味为原本,创造出一整套似是而非的标准,并以这套标准去评价这个作品时,他的评价就不再是客观的对作品的评论,而只是一种道德价值判断。任何在文学观差异基础上产生的厌恶,如果没有切实有力的理论或文本批评,只能被我看作“道德价值判断”,而不是“文学价值判断”。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6 12:5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