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对王小波的迷惑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好友

5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1#
发表于 2007-8-4 13:26:53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优雅少年在2005-5-15 10:40:00的发言:[
他是性心理是多么的健康啊,健康极了!

你连话都说不清了,还谈健康!?[em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137

积分

论坛游民

凝神致柔~

Rank: 3Rank: 3

22#
发表于 2007-8-4 13:26:53 |只看该作者
咦~~? 怎么会酱紫?
总而言之,他的那个黄金时代,把如此健康的性交发挥到了极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6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3#
发表于 2007-8-4 13:26:53 |只看该作者
对于王小波。是不能离开王小波生存的年代去谈王小波的。

王小波不应该是一种现象,确切的说,他应该是代表了他所表现出的一种生命感觉,完全是一种生命感觉,是一种非那样活(我是只按他的愿望那样去活)不可的生命感觉。是在那种特定的时代烙印里的影象。就像现在我们不能脱离历史去谈曾经发生过的进化、战争、灾难以及其他的一切历史事件一样,不可能仅仅以现在对生命的困惑或者不困惑去看那个时期的困惑与不困惑。
而且对于一个已经不在的人,我们不可能对假设如果他并未离世现在会取得什么成就等等问题进行讨论,这根本就是悖论,因为他已经不在了。

所以如果非要讨论,也只能从现在已经存在的事实出发,比如活着的人对他的认可(世俗意义上的成就)等等。

可以从杂文和小说两中文体来简单看看。

杂文就是要论,论就一定会有论点和论据,像现在咱们正在进行的事情一样,那么如果没有终极真理的话,也不会存在终极论点。不过是仁者见仁的事情罢了。但杂文关键要看讨论问题的态度,态度是关键的,你可以表达一切你认为是对的的观点,但不论怎样,要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表达。这一点小波做的是很好的,你可以看到很多尊重。所以说即便在他的杂文中有一些所谓“愤青”的冲动表达,也无伤大雅,并且没有这种“愤”的情绪,何来的“论”的需要。

小说就更没有标准可言了,关键在于你喜欢的看重的是作者哪一方面的才华。包括结构,包括语言,当然还包括想象力等等。小波的《万寿寺》所用的结构并非他独创的,也没有人这样说过,只是说他用的挺好,充分利用了这一结构可能给读者带来的阅读感受。小波的想象力的丰富应该不用多说,估计花儿香同学也有同感。而对这种众口难调的东西非要统一其多样性是否牵强?比如提级的“套盒术”还包括“复调式”叙述形式,请记住这些只是形式,小说本身能否写好是没有惟一对应的联系的。难道“重奏”这种音乐形式就只认可开创时的名作,而不可以谱新曲吗?新曲不可以好听吗?应该没有这种说法吧。并且,新曲好不好听,这取决于听众,正如读者对于小说。所以有不少人喜欢起码可以说明从这些人的欣赏角度出发是这样的。你不喜欢什么都说明不了,这不是读者“媚雅”或作者“媚俗”的问题。不喜欢也不用太追究不喜欢的原因。

至于幽默感。
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你真的感觉不出来小波的幽默感吗?假设他不是一个作家,而是你生活中的一个朋友;假设他的话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对你讲出的;假设你没有以太高的要求去要求他,你仍然这样觉得吗?
其实还是欣赏多样性的问题。如果你并不觉得他的这种幽默感是幽默感,那么你可以把这种幽默感和你认为的幽默感进行比较。也许比较了你仍是这样认为,只能说明你的确不适合读他的东西,因为你都不认为他的这种幽默感是幽默感了,何必还勉强自己。我可以给你说我十分欣赏他的这种幽默感,可以告诉你我读了哪句话就是无法不去发笑,可是你并不能感受我的感受。正如我可以将我身上疼痛表达出来,可是你仍然无法感受。

小波的心灵是健康的,积极的,有趣的,美丽的。这些都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因为还有很多人的心灵也是健康的,积极的,有趣的,美丽的。或者起码是这样去相信的。当然由于人都无法免俗,或者说一些人类的共性,使的王小波成为一种“现象”,这些都是可以原谅的,既然很多比这个“现象”更“现象”的“现象”都被原谅了。

如果你明白尊重,既尊重人类的心灵的多样性,尊重别人喜欢;又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尊重自己不喜欢。就应该明白这样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相信花儿香提出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攻击性。简单的表达了一点点,如果你愿意,可以读一本叫做《不再沉没》的书。应该比在这里的讨论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但

请不要继续这样的讨论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6 15:37: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6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4#
发表于 2007-8-4 13:26:53 |只看该作者
http://xuchenghyx.yculblog.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9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25#
发表于 2007-8-4 13:26:53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好了吧在2005-5-16 15:25:46的发言:


小波的心灵是健康的,积极的,有趣的,美丽的。这些都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因为还有很多人的心灵也是健康的,积极的,有趣的,美丽的。或者起码是这样去相信的。当然由于人都无法免俗,或者说一些人类的共性,使的王小波成为一种“现象”,这些都是可以原谅的,既然很多比这个“现象”更“现象”的“现象”都被原谅了。

如果你明白尊重,既尊重人类的心灵的多样性,尊重别人喜欢;又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尊重自己不喜欢。就应该明白这样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相信花儿香提出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攻击性。简单的表达了一点点,如果你愿意,可以读一本叫做《不再沉没》的书。应该比在这里的讨论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但

请不要继续这样的讨论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6 15:37:36编辑过]


以上的话我不大同意吧。对于离开作品本身去谈作者本性的某种对应关系我觉得是牵强附会的。对于“什么样的人写出什么样的作品?”这句常用的话我表示自己的质疑。我的认识是:一个人的作品与其给人印象上的品性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这个不用我举例了。所以,我认为王小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不是讨论其作品的论据。如果我们认定了有着必然的关系,那么会发现许多时候都表错情。

至于说到尊重不尊重。这也不是问题。如果我们僵化到死守一条“存在即合理”的教条,那么还有什么评论的必要。任何作品产生的同时评论就难以避免。一个作品实际上要以作品本身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受无数的考验才完整。所以我认为你的观点是脱离了文学的范围,而去谈道德的教义,这已经脱离了轨道。

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上我认为只有喜欢不喜欢的区别。没有王者。这就必将产生争鸣与碰撞。一个人眼中的美女在另一个人眼里可能是丑陋的。这种多样性的客观存在用于文学亦然。红楼梦至今被称为最经典的小说,但是我很努力地去读了多次,也未能完成。这只能说,它好象不合我的那个胃口,我相信许多的人也许和我一样,并不认为可耻。那么,对于王小波,这个合理性也同样存在。

我觉得你更多地偏移到对王小波的捍卫的情态中去了。这可能基于对王的好感。但这就游离了一种主题,即:王小波本人与其作品的关系。我认为是相对独立的。

很可惜至今为止,我没有看到一个跟帖可以体现出:他或她确实是对王小波有深刻体会的。我总听到那些耳熟能详的词汇充斥着-----幽默,想象等等。

希望讨论继续。更多的人能给我以文学上的启示,而不是做人的道理。
叨逼叨叨逼叨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137

积分

论坛游民

凝神致柔~

Rank: 3Rank: 3

26#
发表于 2007-8-4 13:26:53 |只看该作者
在网上关于他的评论有很多的, 你去看那些就完全可以了.
谈一个小说不考虑她的精神层面,而只一味关注其文学的形式什么的,有什么用啊?那些都是用来唬人的东西. 写不出好小说的,专门拿它来唬人!
也是乐衷于模仿他人的人只能看到的"皮毛"罢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6 20:46:2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9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27#
发表于 2007-8-4 13:26:53 |只看该作者
晕啊,精神层面不是也要靠形式来表现吗?没有形式的外在哪来审视精神层面啊?

是我犯晕了吧?
叨逼叨叨逼叨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9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28#
发表于 2007-8-4 13:26:53 |只看该作者
那些网上的有甚看头啊,,我是要你们自己的话来说。网上那些千篇一律。我估计写那些千篇一律的人真是那么千篇一律想的吗?

晕,用点自己的语言归纳不行么?有内含的东西我知道都会有千百种表达出来的方式啊。。。
叨逼叨叨逼叨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6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9#
发表于 2007-8-4 13:26:53 |只看该作者
给你说了,找一本叫《不再沉没》的书来看看,应该是回答了你所提出的问题以及你还没有提出的问题,比你在这进行这样的讨论有效率的多!不是不想写,而是那本书讲的很好,不能因为你没有读过,就说没有人说过,不能因为无知,就说不存在。这样不好。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给你举例说,就是已经得被证明是对的的命题没必要再被重新证明,这个过程是个浪费时间的过程,没有意义。你都没有读太多他的东西,就说了这么多,难道你不觉得对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是不应该有发言权的吗?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再读读他的其他作品,不是更好吗?


“什么样的人写出什么样的作品?”这句话你不赞同,其实正是说明了你对文学理解的浅鲜。
想请问你,你想进行的讨论的意义到底在于什么?
既然你自己也说:
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上我认为只有喜欢不喜欢的区别。没有王者。这就必将产生争鸣与碰撞。一个人眼中的美女在另一个人眼里可能是丑陋的。这种多样性的客观存在用于文学亦然。红楼梦至今被称为最经典的小说,但是我很努力地去读了多次,也未能完成。这只能说,它好象不合我的那个胃口,我相信许多的人也许和我一样,并不认为可耻。那么,对于王小波,这个合理性也同样存在。

那么你想讨论的到底是什么?你的思维为什么不能宽阔一些,而非要在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上绕圈圈呢?这样不好,不利于你从多样性的角度去理解文学。文学其实不用那么复杂,就是一种需要,是一种很宽容的东西。文学难道不是帮助一部分人活下去的理由吗?你现在问题是要揭示出这个理由存在的理由吗?
我并没有从道德说教的角度去说。我说到他这个人正是在给你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读者喜欢他的很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啊!因为很多的人并没有苛刻的在阅读中挑剔,而正是在追求一种生命感觉啊!有人这样觉得“王小波就像一个接头暗号,这些人从别人对王小波的喜爱程度辨别对方是否同类。”这就是你从他的作品没有读出来的东西。所以我说你要是读不出来,就不要勉强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9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30#
发表于 2007-8-4 13:26:53 |只看该作者
“王小波就像一个接头暗号,这些人从别人对王小波的喜爱程度辨别对方是否同类。”-----这句话我是从哪听过啊。。。。反正确实是在哪看过的。

不与你辩了。你介绍的书俺不想读啊。我想我也读过半数王小波的书。我不就是有个问题提出来要请教吗?我需要详细一些的。用自己的话来说的。这没错啊?

你不想说就算了么,有想说的人会说啊。。。

你热爱吧。我也有理由质疑啊。可不能有话语霸权呐。我读不出来我没有勉强自己硬要读出和上面引用的那句话的感觉啊。说不出来也不要硬说嘛。

下面继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6 23:12:23编辑过]
叨逼叨叨逼叨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6 23:4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