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黄孝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过去的生活

[复制链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21#
发表于 2007-8-4 13:26:55 |只看该作者
人与人的差别比火星与地球之间的差别都大,我们虽然都使用汉字,但不是一个语系的。
我对我的话负责,我说的我自己懂,但不负责你能懂。
按照你的说法,理性就是趋利避害。
那么,“黑蓝那批没有情感的人”是如何趋利避害的“理性”了?
你小说中的人物没有趋利避害,拉倒吧,趋利避害的正是作者你。
“理性的情感”不是针对你小说人物、而是针对写作者你而说的。高扬情感大旗的作者恰恰是在趋利避害地“写作”着——操纵木偶一样操纵着这些所谓的情感,于是这些情感被趋利避害地操作着往看起来仿佛不趋利避害的方向流动。
关于世界的本质我们凡人当然不能说什么,你朋友早持这个态度就对了,不要动辄“世界的本质是……”这样的断语,不管宾语是什么,这样的断语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佛学的书不劳你推荐,我对佛学还是挺敬重的。
我的敬重表现在不知者不谈——比如说,关于世界的本质。

也拜托你别谈了,让“佛学”清净一点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0 20:44:39编辑过]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22#
发表于 2007-8-4 13:26:55 |只看该作者
关于标准,范文就是标准。如果一定要概括的表述,推荐你去读鲁迅全集……其中一篇不起眼的小杂文……里面谈到了“心里的尺”。
关于范文,平日给学生推荐得太多,这里恕不推荐了。
我知道的已经全说了,其他不知道的我不说。

你一定不满意,那也没办法,是你的事。
当然你可以质疑:丫的连个标准都说不出来凭什么说我写得差?
可是事实如此。世界上的人和事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0

好友

53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23#
发表于 2007-8-4 13:26:55 |只看该作者
看笑了,呵呵,凌丁先生好,不要这么气急。

我说——“我对发现‘小说的可能性’这方面可能比你走得更远。”
所以我举《忘情天书》做例子。
我并不是拿这个来论证”我们过去的生活“是一篇好小说。

你说——而且我认为我在谈文章a的时候,不一定要把同一作者的文章b也卷入进来,来佐证a的好或者坏。b即便好也并不能改善a的坏。
这话我是赞成的。但似乎是点离题吧。这就是你自以为然的”理性“?这耍太极拳啊。


你的逻辑实在是混乱。
一方面你批判情感,认定小说中不能包含情感。说”高扬情感大旗的作者恰恰是在趋利避害地“写作”着——操纵木偶一样操纵着这些所谓的情感,于是这些情感被趋利避害地操作着往看起来仿佛不趋利避害的方向流动。“你认为这些都脱离了纯粹的小说,是别有居心地写作。你说这句话扮演的可是上帝的角色啊。这个结论当真是要横扫世界文学史了。这姑且不论。
另一方面,你居然提鲁迅?居然给我讲”心里的尺“?
你知道”心里的尺“是怎么一回事么?鲁迅的国学功底深厚得紧。你还是是把”心“这个概念好生整理清爽来。
理性可以说是大脑的。心是属于”非理性“的。它不是心脏。


你可能当惯了老师。你有想法,而且许多时候,看法甚是准确且敏锐。但你缺乏对事物总的把握,你还不能理解——你所不能理解的。
写作是为了什么?
文章是讲人性的,文章也是要抵达神性的。技术是我们抵达彼岸的方法。它不是目的。
神性是什么?是悲悯,是无常,是一些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不是语言、人物、情节等。当然,后者都很重要。

理性是我们认识的工具,它不承载更多。
等到你的理性能帮助你确定自己对好小说的标准的理解后再说吧。——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么讲”可是事实如此。世界上的人和事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是可笑的。

我承认自己无知,因为我承认这个世界是不可知的。有生之年,我可能知道一,但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二。所以我坦然,也宽容。

你又以为自己知道多少呢?
人总是夸大了自己理性的力量。以为这个世界是可以征服的。嘿嘿。
这种辩论有点乏味。人生观的根本不同。

另外再说句老实话,你举鲁迅全集的例子来说好小说,实在令我诧异。鲁迅是一个好小说家吗?仅小说而言,不提那些杂文时评,他老人家还远远比不上沈从文。
你忽略了文学在俗世中的一样东西。即审美。
文学应该是美的。美不可言说。尤其是中国汉字独特的美。
写文章与做人一样,都要有一种审美的态度。
你,还有黑蓝的一些人,受法国五六十年代新小说派的影响可能太深。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有自己的叙述方法。呵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们的文化背景与积淀决定了我们的肤色。这个改变不了。

我能理解你说的话的意思。也希望你不要误解我的意思。

你很聪明,也有见地。你应该有三十岁了吧。三十而立。我想,我们应该要有属于自己的——不是别人的——的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一个比较系统的。不要老停留在批判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0

好友

2195

积分

论坛游民

hum IMBA

Rank: 3Rank: 3

24#
发表于 2007-8-4 13:26:55 |只看该作者
黄先生你好:
小心翼翼地写没什么不对,关键看写出来什么效果。当然,那只是我看完那段话后的猜测,你有可能写的很从容。但从容不提供质量保证。一篇好的小说,文字起码经得起推敲,别的我就不多说了,举你一句话为例子:“结枣的树每到秋天总会被孩子们折断枝桠,弄得伤痕累累,不结枣的树却枝茂叶盛,欣欣向荣。”
前半句还可以,虽然我不喜欢这个拟人化的“伤痕累累”。后半句,看似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最大的败笔就是个“欣欣向荣”,写小说不是拼谁会的成语多,文字不能出彩,起码准确是基本。没有成语小说还就不写了么?那些约定成俗的词汇、成语,已经被人用滥了,如果还在那些现成的节骨眼儿上用,就是僵死的。成语当然可以用,但我觉得最好当“奇兵”使用。如果再挑剔一点,“枝茂叶盛”也很别扭,象喊口号,破坏了语言的氛围。如果你很在乎语感的话,写成:不结枣的树却枝叶茂盛。就好的多。当然,你可以坚持你的写法。
给你蛋子打鬓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0

好友

53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25#
发表于 2007-8-4 13:26:55 |只看该作者
可人好,你的意见我看了,或许吧。但仍然要说声谢谢。

”我们过去的生活“是不是好小说。这不重要。它只是我漫长的写作道路中的一篇微不足道的小文章。

问题是,你能否帮我找一篇范文出来?也让我有机会来按你的方式一一批判之啊。希望你不要与凌丁先生一样拿鲁迅的那几篇小说说事。若中国的举不了,举外国的也行。
我也把他们的句子这样剪开,看看是否可以给出“面目呆板‘的结论。

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0

好友

2195

积分

论坛游民

hum IMBA

Rank: 3Rank: 3

26#
发表于 2007-8-4 13:26:55 |只看该作者
“技术是我们抵达彼岸的方法。它不是目的。”谁说方法就不能是目的了。
“鲁迅是一个好小说家吗?”这难道还有疑问吗?
“仅小说而言,不提那些杂文时评,他老人家还远远比不上沈从文。”这就不对了,个人的喜好,怎么能拿来当证据举例。
“你,还有黑蓝的一些人,受法国五六十年代新小说派的影响可能太深。”先不提那些人是谁,你看过凌丁的小说吗?如果看过,还得出这个结论,那我得出的结论就是你没看过法国新小说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0 21:50:45编辑过]
给你蛋子打鬓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0

好友

53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27#
发表于 2007-8-4 13:26:55 |只看该作者
高原先生好,呵呵,总算有人讲到点子上了。的确,对小说而言,成语是一个大忌。它可能意味着腐烂的气息吧。

这篇文章是我前年写的。上个星期天花了六个小时改的。
一是改是没有限境的。我目前还不能把它改得更好。这是我的错。
二是,改的时候也想过。窃以为这种旧色的文章,用这种比较朴实甚至说是不出彩的语言来说更具内敛的力量。
三是,我前些日子在这里发的几个短篇,比如,青树与石林、阿宝、青年作家等就比较少用成语了。或许说,里面有些句子还值得你一看吧。

但我还是觉得疑惑。就是成语这种东西。怎么一个用法,才能推陈出新?不能说,在文章中就不能用,那样可能会陷入另一个误区。
我与朋友与曾讨论过这个话题,毕竟成语,它包含的信息量要大于一些准确的描述,它也更具有不确定性。小说是不确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0

好友

53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28#
发表于 2007-8-4 13:26:55 |只看该作者
“技术是我们抵达彼岸的方法。它不是目的。”谁说方法就不能是目的了。
庄子里面有个”疱丁宰牛“,再怎么一个游刃有余,也是在宰牛。若把方法当成目的,可能就无法抵达绝对的彼岸。所谓”天人合一“。

不过,这个问题没法说。

“鲁迅是一个好小说家吗?”这难道还有疑问吗?
有。短篇写得不错。长篇我不知道在哪里。

“你,还有黑蓝的一些人,受法国五六十年代新小说派的影响可能太深。”先不提那些人是谁,你看过凌丁的小说吗?如果看过,还得出这个结论,那我得出的结论就是你没看过法国新小说派。
我说的是感觉,可能错了。抱歉,我确实没有读过凌丁先生的小说,是我轻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29#
发表于 2007-8-4 13:26:55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黄孝阳在2005-5-20 21:32:16的发言:
看笑了,呵呵,凌丁先生好,不要这么气急。

我说——“我对发现‘小说的可能性’这方面可能比你走得更远。”
所以我举《忘情天书》做例子。
我并不是拿这个来论证”我们过去的生活“是一篇好小说。

你说——而且我认为我在谈文章a的时候,不一定要把同一作者的文章b也卷入进来,来佐证a的好或者坏。b即便好也并不能改善a的坏。
这话我是赞成的。但似乎是点离题吧。这就是你自以为然的”理性“?这耍太极拳啊。


你的逻辑实在是混乱。
一方面你批判情感,认定小说中不能包含情感。说”高扬情感大旗的作者恰恰是在趋利避害地“写作”着——操纵木偶一样操纵着这些所谓的情感,于是这些情感被趋利避害地操作着往看起来仿佛不趋利避害的方向流动。“你认为这些都脱离了纯粹的小说,是别有居心地写作。你说这句话扮演的可是上帝的角色啊。这个结论当真是要横扫世界文学史了。这姑且不论。
另一方面,你居然提鲁迅?居然给我讲”心里的尺“?
你知道”心里的尺“是怎么一回事么?鲁迅的国学功底深厚得紧。你还是是把”心“这个概念好生整理清爽来。
理性可以说是大脑的。心是属于”非理性“的。它不是心脏。


你可能当惯了老师。你有想法,而且许多时候,看法甚是准确且敏锐。但你缺乏对事物总的把握,你还不能理解——你所不能理解的。
写作是为了什么?
文章是讲人性的,文章也是要抵达神性的。技术是我们抵达彼岸的方法。它不是目的。
神性是什么?是悲悯,是无常,是一些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不是语言、人物、情节等。当然,后者都很重要。

理性是我们认识的工具,它不承载更多。
等到你的理性能帮助你确定自己对好小说的标准的理解后再说吧。——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么讲”可是事实如此。世界上的人和事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是可笑的。

我承认自己无知,因为我承认这个世界是不可知的。有生之年,我可能知道一,但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二。所以我坦然,也宽容。

你又以为自己知道多少呢?
人总是夸大了自己理性的力量。以为这个世界是可以征服的。嘿嘿。
这种辩论有点乏味。人生观的根本不同。

另外再说句老实话,你举鲁迅全集的例子来说好小说,实在令我诧异。鲁迅是一个好小说家吗?仅小说而言,不提那些杂文时评,他老人家还远远比不上沈从文。
你忽略了文学在俗世中的一样东西。即审美。
文学应该是美的。美不可言说。尤其是中国汉字独特的美。
写文章与做人一样,都要有一种审美的态度。
你,还有黑蓝的一些人,受法国五六十年代新小说派的影响可能太深。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有自己的叙述方法。呵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们的文化背景与积淀决定了我们的肤色。这个改变不了。

我能理解你说的话的意思。也希望你不要误解我的意思。

你很聪明,也有见地。你应该有三十岁了吧。三十而立。我想,我们应该要有属于自己的——不是别人的——的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一个比较系统的。不要老停留在批判上。







我靠。抖得不行。
大家节省点精力,忙别的事吧。
另外,如果有谁先抱着“黑蓝那帮人怎么怎么的”,并且这个“怎么怎么的”正是你不喜欢的,那就请不要来了;现如今发展的空间这么大,不要让黑蓝耽误了你,也不要让你成为某个空间巨大的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好友

1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0#
发表于 2007-8-4 13:26:55 |只看该作者
[em05][em05][em08][em1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0 22:16:0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7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