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盘尼西林</i>在2006-12-8 12:27:46的发言:</b><br/>“有些细节没办法不公式化,也不是仿影视的,因为生活本身就这样发生”<br/><br/>事实并不如此。只是你没有看到生活的丰富、多面、多义。对“生活”有这种单一的认识,是因为你脑中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这偏见,恰好就是从你的阅读(文学影视作品)中被灌输来的。所谓“生活本身”,如果你认为生活只有千篇一律的面貌,那还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写它们么?仅仅因为“赵大米的手抖了一下,榔头敲到了手背上”这个情节发生在赵大米身上,而不是李大米、王大米身上,就值得你、你们写上几十年、沉浸在“生活就是这样发生”的臆想中乐此不疲?难道赵大米、李大米、王大米们在你的镜头面前就该全无二致地“双手抱紧头蹲下了身”?这就是“当下的乡村语境”中的农民的情态?他们的生活真如你所说已经变了的话,为什么却又和四十年前的电影所表现的毫无差别呢?如果你提到农民,想表现农民的无奈时只能想到(实际上是回忆到、生搬硬套到)“双手抱紧头蹲下了身”的描写,那只能说明你思想保守、陈旧,你无法写得出反映当下的文学作品。即便这个“当下”仅指你所狭隘地限定了的“当下的乡村”。</div><p></p><p>看了你的帖子很搞笑,照你的意思,我不应该写“赵大米的手抖了一下,榔头敲到了手背上”,而应该写“赵大米的手抖了一下,榔头敲到了生殖器上”,也不应该写“双手抱紧头蹲下了身”,而应该写“双手拎着生殖器升上天”,这样肯定没人写过了,也肯定不公式化了,但这样的只有你这样“思想超前”的伟大作家才会写,才是你所理解的“丰富、多面、多义”的生活!不要弄得太悬乎了,我看你根本不懂得小说怎么写。</p>小说写的是最真实的生活细节,而有些生活细节是从古到今都没法改变的,你没必要去人为地改变,比如牙痛脸就肿之类的,你写的时候只得这么写,你总不能写牙痛屁股肿了,那样只有你这种大作家能编出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8 15:22:1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