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外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IFF第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排片表[最新]及通告

[复制链接]

39

主题

0

好友

1141

积分

论坛游民

无非5号

Rank: 3Rank: 3

21#
发表于 2007-8-4 13:58:15 |只看该作者
《吴清源》和《黑眼圈》是两部我已经等到快要抓狂的电影。
蒙上眼珠,就是梦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1141

积分

论坛游民

无非5号

Rank: 3Rank: 3

22#
发表于 2007-8-4 13:58:20 |只看该作者
<p>来报告今天的吧。晚上6点20才赶到南大,我在逸夫馆门口绕了半天也没找到放映厅在哪,最后快到28分了我才刚刚找到。在门口找教室的时候我朋友就说身边的那个人有点像张献民,应该不会就是他吧。没想到果然不错,张老师穿着很花的一个衬衫,可比我想象的要帅多了啊。南大这个放映厅比昨天去的南艺那个简陋多了,不过观影气氛相当好。我看的也很入神。电影叫《乡愁》,作品等会再说。先说最后举行的那个小型的导演见面会。我感觉挺傻的,中途有好几个人问了一大堆莫名奇妙的问题,甚至牵涉到什么物权法上去,简直和影片一点关系也没有。导演明显也有点不太耐烦,两人像是吵了起来,气氛一度很僵。还有人问导演是否受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响,我和朋友都差点喷饭,后者是青春的萌动,前者是童年往事。两者也没有什么关系吧。反正我觉得好多人的提问都挺傻的(也包括我的提问也挺傻),也难怪导演脸上越来越挂不住了。不过这个导演也确实不太谦虚,不是很能接受批评的意见。</p><p>我个人喜欢影片的前半部,是导演对自己小时侯居住的弄堂的追忆,能感觉到导演的镜头是真正热爱着弄堂里的那些人和那些建筑的,有很多镜头也让我回想到了我小时侯居住的那个巷子和那段童年时光,其实70年代末和80年代有些回忆还是相同的。不过影片的后半部分就开始有点变化,如果前面是“童年往事”,那么后来就是“天桥不见了”,导演的镜头开始全是对发展和改变的诘问,城市化对老房子和住在老房子里的人的影响。旧居不见了,回忆也就不见了。导演对这种发展是持完全抵触的状态的,镜头里还用了大量耸动地“我怀疑”“我不相信”等词语。所以我在和他交流的时候也就问了他这点,其实很多导演都在关心这个,所以我觉得他这个记录片只是在重复他们的路,对于一些观点也也处理的有点过。反正我说不上来,我觉得新的也是好的,旧的也是好的,如何找到和谐点才是重要的。只是光是去诘问哪一面都没有意义。</p>
蒙上眼珠,就是梦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1141

积分

论坛游民

无非5号

Rank: 3Rank: 3

23#
发表于 2007-8-4 13:58:21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四届</span></b><b><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IFF</font></span></b><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获奖理由</span></b><b><span></span></b>
        </p><p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nbsp;</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CIFF最高奖</span></b><b><span></span></b>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马乌甲》导演:赵晔</span><span></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以富有灵性的精确叙述,处理了人性及文化中的晦涩层面,实现了想象力的飞跃,令人感到意外。</span><span></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font></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CIFF评委会奖</span></b><span></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安子》导演:雷小宝</span><span></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影片所呈现的粗砺现实与它的语言系统正好是对位的,人物的精神状态恰当地转化为影片的形式及风格,提供了表现特定人物的新样态。</span><span></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font></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最佳处女作</span></b><span></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草芥》导演:王笠人</span><span></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获得这部电影所展现的幽暗、逼仄的人性视野,需要不惜代价的自由精神,并掌握有难度的镜头语言。</span><span></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nbsp;</span></b>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CIFF特别奖</span></b><span></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举自尘土》导演:甘小二</span><span></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影片所体现的对于现实的开放态度和人道主义关怀,提示着中国独立影像的起点及迄今存在的理由。</span><span></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font></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新青年最佳短片奖</span></b><span></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梦.com》导演:罗智霞</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t;"></span>
        </p><p align="lef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运用新视觉展现自由心灵,叙事完整。</span><span></span>
        </p>
蒙上眼珠,就是梦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24#
发表于 2007-8-4 13:58:21 |只看该作者
<p>无非,获奖这几部作品你都看了吗?</p>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3

好友

4523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Heilan Administrator's

25#
发表于 2007-8-4 13:58:21 |只看该作者
<p>诶。。。</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1141

积分

论坛游民

无非5号

Rank: 3Rank: 3

26#
发表于 2007-8-4 13:58:21 |只看该作者
<p>郁闷了,这几个获奖的片子我一个也没有看到。</p><p>这几天都在南大看片,都快累P的了。周六下午看了那个粤港实验短片展,因为实在太烂了胃口被搞坏,导致晚上直接投奔去看林一峰了。周日看了两个记录片《高三》和《三里洞》,后者是今年看到现在最好的一部,很感人。总的来说这个影展的记录片都比剧情片好看。</p><p>昨天在南大看了一天的法国电影展:《狂人皮埃洛》、《朱尔和吉姆》、《日出前让悲伤终结》。虽然有两部都买碟了,但因为是胶片放映,实在想感受一下在大影幕上看大师的感觉 ,所以就放弃了传说中的贾曼+格林纳威的《化学史Ⅱ》。下午中途赶去南视觉看了《背鸭子的男孩》和颁奖典礼,颁奖典礼很简单,但也算热闹。颁奖人有崔卫平,娄烨和王宏伟,还有两个人我不太熟。反正这次影展看到最后我有点消化不良了,不过还是很开心,如果明年有时间还是要参加的。</p>
蒙上眼珠,就是梦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0

好友

153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7#
发表于 2007-8-4 13:58:33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span class="blog_topic">槟榔</span></p><p align="right"><font class="blog_user">&nbsp;&nbsp;&nbsp;&nbsp;</font></p><p><font class="blog_body">影展结束,既不承担独立电影要发展的大局观,也不以娱乐指数艺术质量艰苦程度等权威字眼来衡量,仅从一个观影者的角度,我喜欢的剧情片有三部。“北海怪兽”说过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B级片,要是新新一代都这样自由地运用镜头来表达,那更多意外和开怀是绝对值得期待的。<br/>&nbsp;&nbsp; 雷小宝的“安子”是所有片子里镜头语言和故事叙述结合得最好的,很当下也很动人,导演显然是刻意地使整个影片保持了一种紧张、晃动、不安的基调,很有冲击力的对个人命运的追踪,即使是后半段荒谬到有点滑稽的情节,仍不掩悲重的生存焦虑,小人物,业余演员,故事说的很自然流畅,没什么装的地方,很舒服甚至技术老练,是我心目中理想的DV影片的路数-------不追求面面俱到和宏大,把最想说的,说清楚,把人物凸现出来。<br/>&nbsp;&nbsp; 今天特意逃了班去看“槟榔”,好得有点出乎意外。与“安子”相比,它可能算是影展中最闷的片子,超过一分半的长镜头很多,单调、枯燥、乏味的小镇上的青春期,无聊,毫无戏剧性和故事线索,像赤裸裸的被忽略的生活。当然,这是导演刻意追求的效果。少年、朦胧的性------有太多人说过这些,还有很多人妄图令人激动地说这些,但这部片子呈现的,是另种风貌。<br/>&nbsp;&nbsp; 片中有几处很独特的处理,当瘦弱少年从惨白的河滩里找到打火机,却怎么也点不着烟,只听到反复的“卡嗒”声,只看见他窝在烈日下,毫无表情地反复这个点烟的动作,音乐这时响起,沉重、缓慢、迟钝、麻木,我开始被异样的情绪触动。结尾也很棒,少年送别少女,缓慢、暗淡的河岸,船舱里,少女睡着了,手指间的烟在燃烧,仿佛什么在消失、毁灭。最微弱的美妙诗意,是只有开放在荒凉和毫无兴致的青春期上,才显得分外触目。<br/>&nbsp;&nbsp; 这是一部极端的片子,也是我认为整个影展最有感觉的片子。从叙事和镜头来说,粗糙和令人惊异的美并存,虽然有着明显稚嫩、表达不得力之处,却保持了一种难得的纯粹的品质。让我想起侯孝贤的“南国再见南国”,朱文的小说“去赵国的邯郸”,这样说或许不恰当,最有感觉的东西里,气息是相通的。</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212

积分

新手上路

冯与蓝的马甲

Rank: 1

28#
发表于 2007-8-4 13:58:33 |只看该作者
<p>我想问这是不是我从生活版转过来的帖子?……如果是,那么我的跟贴呢……而且,怎么变成金币贴了呢?……如果不是……好熟啊我靠,化成金币贴我都认得!</p><p>黑蓝太神秘了!!!</p>
你无耻的样子,颇有我年轻时候的神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1141

积分

论坛游民

无非5号

Rank: 3Rank: 3

29#
发表于 2007-8-4 13:58:33 |只看该作者
<p>我也听说了《<span class="blog_topic">槟榔》很好,说是有点像蔡明亮的电影,可惜没看到啊。其实看不看的到都没遗憾了,重在电影节本身的参与感让我很满足,也有收获。另外我也是才知道的,原来吴宇清就是外外啊。</span></p>
蒙上眼珠,就是梦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30#
发表于 2007-8-4 13:58:33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冯稀饭</i>在2007-5-23 18:20:15的发言:</b><br/><p>我想问这是不是我从生活版转过来的帖子?……如果是,那么我的跟贴呢……而且,怎么变成金币贴了呢?……如果不是……好熟啊我靠,化成金币贴我都认得!</p><p>黑蓝太神秘了!!!</p></div><p></p>这个我得说明一下,因为这个贴外外同学在影音和生活分别发过,所以蓝大姐转过来生活的那个我就下毒手了。不好意思,表打我。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5 22:1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