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5-12
- 在线时间
- 654 小时
- 威望
- 10921 点
- 金钱
- 14816 点
- 注册时间
- 2008-10-19
-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1482
- 精华
- 0
- 积分
- 6983
- UID
- 21534
 
|
语言当然是第一要解决的障碍,但是语言没问题之后就很容易制造假象。我想纪小齐说的话也不是故意找茬的,因为我看过的纪小齐的几篇系列故事,大概因为目前没有太多叙事上的野心,叙事又总忍不住抒情,所以语言和内容之间确实很和谐,显得有些千篇一律,掺进去了太多作者主观的东西,这样再写十个郭妮故事,也不会使郭妮更生动起来。就像很多日本老电影,单个镜头甚至一两个场景都好像没讲什么,但整个看下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用总是加旁白的。但小说这种信息完全靠一个字一个字传递出来的方式,如果局部疲软,大概说明语言还是有问题。像这篇显然苦心修炼而成的语言风格,我不知道还要怎么特色才不普通。其实有几处活泼点的句子,你没发现吗。
这篇给我感觉也是很不均衡,但不是纪小齐说的那种长短句的均匀。(纪小齐我不是针对你啊,实在是这篇对我有启发)我觉得有些地方句子显得非常有逻辑性,有些地方却几乎是堆砌。好像用一些随手拿来的材料把构思好的逻辑放了进去,读时令人忽而疲软忽而兴奋。
关于生活,我自己也越来越感到20来岁的作者的通病在于,对人际关系总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其实还不足以虚构出一种生活。那么这种尝试纯粹以语言风格来制造一种气氛的做法其实非常聪明,它虚构的同时避免了直接写实。即使不是有意为之,这种做法也应该是多次尝试后回到自己原形的下意识行为。
什么是东南亚审美,谁帮我扫下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