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魏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香菇老太太的练习曲

[复制链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21#
发表于 2011-11-29 23:34:33 |只看该作者
严格说来,很粘稠。从语言句式到叙述缓急的掌控上,都少变化。如果作为一个比较集中的段落或章节来看的话,或许合适。但作为单独的一篇小说,显得单一。用歌德的话说,就是就是缺少和谐的美感。而这恰恰是短篇小说的难处。就算从习作的角度来看,始终保持现有水平,也不是好事。

酒叔的说法甚好——我认为这也是现在论坛里不少作者的困难之处:形成自身风格不难,难的是变化。而没有变化,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突破了。没有突破,便是不断重复自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的建议是,加长篇幅,扩展开来。这样的好处一是结构更完整,长度的增加有助于作者布局的平衡感。二是从容,不论是从文体方面还是主体方面,宽容度大了,能容纳的东西自然会多起来。第三是有助于作者形成自身独特而完整的小说美学体系和观念(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一点在短篇中很难做到——公认的短篇大师就那么几位,看看他们的作品,每一篇都是经年累月的结晶。不是反复练习就一定能有成果的。

当然,从入门和练习的角度来说,写短篇是必经之路。但不能长此以往,到了某一阶段就不能再停留在这上面了。因为,小说写作的门槛低,谁都可以来,可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却很难,越往后越难。短篇更是如此,真要写好,极为困难。顽固地留在这个领域,恰恰是走进了死胡同。我认为这正是目下一部分作者的问题所在。应当变换思路,创作中长篇,这样,你面对的就将是一个全新的情况,过去的经验失效,过去的束缚也同样失效。此时,要考虑的就不再是原来一万字以内的那些东西,也不是一个星期、二十天或一个月就能写成的。这自然会促使你产生新的想法,新的办法。那么,新的变化,亦自然出现。所以,我赞成和拥护将中篇小说作为比较成熟的作者的主要创作载体。这在各个方面,都是非常合适的。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22#
发表于 2011-11-30 13:26:13 |只看该作者
shep 发表于 2011-11-29 23:34
严格说来,很粘稠。从语言句式到叙述缓急的掌控上,都少变化。如果作为一个比较集中的段落或章节来看的话, ...

学习了。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主题

29

好友

3248

积分

业余侠客

艾丽莎摘头技

Rank: 4

Heilan Super Team

23#
发表于 2011-11-30 13:47:05 |只看该作者
shep 发表于 2011-11-29 23:34
严格说来,很粘稠。从语言句式到叙述缓急的掌控上,都少变化。如果作为一个比较集中的段落或章节来看的话, ...

1024
男人变态有什么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

好友

3100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24#
发表于 2011-12-1 13:16: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魏虻 于 2011-12-1 13:27 编辑
shep 发表于 2011-11-29 23:34
严格说来,很粘稠。从语言句式到叙述缓急的掌控上,都少变化。如果作为一个比较集中的段落或章节来看的话, ...


您说的我理解了。我感到短篇的规则好像是附加在长篇的规则上,心想可能迟早是要写中长篇,而具体规则的探索却在短篇里集中,所以觉得短篇多写应该不耽误。短篇花费的经验和素材太分散了。问好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25#
发表于 2011-12-4 11:11:01 |只看该作者
不要期望一个作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如果他(她)有,那也意味着他(她)本人在这段时间内是急迫的。

如果魏虻一直写,一两年、两三年期间才会有特殊的变化。而且我预感是,会向现实主义的角度发展。
当然,我也无法预测一个作者包括我自己,是否能持续写下去,而以上的感受也纯属个人的感受。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26#
发表于 2011-12-11 06:26:31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本来想明天跟帖,但明天可能没空。

我觉得写得很好啊。
我看了所有跟帖,我觉得这小说达到你很多的目标:“有中文气质的而且自然不做作的文字”、“创造出一个不同于我的气质的人物”、“努力将自己和故事拉开距离”、“用一种旧体小说风格,写一个现代的对人物的关注”。惟有“使句子简短,最起码使句子当中的意思群不要那么集中”不是很吻合,但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啊,句子长短,因情而定了。
另外你又问:“这里我在细节上一直想知道,怎么才能真实——在细节上不断加进一些旁边的东西,围绕在中心叙述周围,与它不相关,这样对不对?我不清楚。这样模仿生活感觉是不是太盲目了?”我觉得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细节很好。有耐心,也有沉着的个性。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这是在“研究”生活;或者反过来说:艺术以“模仿生活”的方式使生活复现,但事实上从此以后人们会以艺术揭示的生活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思考生活以及去生活,实际上从此生活开始模仿艺术;这都得益于最初艺术对生活的“研究”或者可以低微地说“模仿”,就看怎么模仿了。
倒是“这一叫喊挺悲哀的”其实是不必附加的。现在小说里所有文字呈现出的它们本身的样子,就最好,不要去附加悲哀或幸福。都没有,也或者都有,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呈现。
从你听闻几位朋友的跟帖之后就很“易毁”、动辄“这个小说是失败的”、“以后再也不这么写了”,感觉你(可能仅仅是对交流)还是有点紧张。对交流紧张不是什么事,甚至也不是什么坏事。其实我觉得,你的易毁也不是他们提出自己看法之后所想看到的。朋友们的意见有时重要有时也不重要,不管重要不重要,作为作者,都可以尝试更平常心一点地来听、想,或交流和不交流。总之不必易毁。
shep的回帖作为方法是我自己也在思考和行动的,但如果作为小说写作的一个规律,我不全部认同。我认为短篇小说有其独立的文体艺术价值(当然这也不是什么独特观点)。也就是说,我赞成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是两种文体的说法,差别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以类似于“诗歌和小说”、“油画和版画”来推想。不必在这里说短篇小说怎样怎样长篇小说怎样怎样,直接跟这里相关的话是:短篇小说写得好,同样是了不起甚至是伟大的小说家;短篇小说在独立的艺术价值上并不低长篇小说一筹。
但是,“从短篇小说走向长篇小说”作为继续打开(或称之为改变)自己的小说世界的“方法”,相信是每个具有写作野心的人的常规道路。爱艺术,有野心。那就慢慢练咯。
生铁说的则更符合各个具体的作者的现实情况,更能让人安心地面对自身。虽然我想他帖子里说的“现实主义”可能是另外一个词。因为我觉得我们都是现实主义……幻象,也是现实的一部分;我是不是其实完全没有理解这些“主义”而借题胡扯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魏氓的小说,也就是说,她的小说我就才看了这一个,这也是我这个跟帖的背景。所以,我虽然理解陈树泳和死因里所说的“审美疲劳”,但生铁说的更合理些:“不要期望一个作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如果他有,那也意味着他本人在这段时间内是急迫的。”同时,就我个人来说,像这篇小说这样的质地(不独指文风之类),我是能承受重复接受的。
魏氓有段话很可贵,这一体会句子的方法,也是黑蓝很多人都曾经或仍旧重视的:“句子方面,我现在确实没有除了‘内心效果’之外的其他标准。如果在‘内心需要’的基础上改动,我就没有叙述快感了。您比如说这句吧:‘不过倘若你真的强迫自己留意有几回’,这句话首先出来,我接住它。如果为了严整,把它改的很标准稳定,我就丧失了原来的感觉。我就讨厌这个句子了。是这样。别人给的标准我不想直接就要了。在这方面我自己的分析就是,我还太混沌,我想等着文章自己按照某种规律发生变化,明朗或者其他。我不敢急于定型。这也跟写作者将要大批量关注、并描写的题材有关系。也还是得等,不断分析已经写出来的东西才能够分辨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

好友

3100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27#
发表于 2011-12-11 22:18:09 |只看该作者
生铁 发表于 2011-12-4 11:11
不要期望一个作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如果他(她)有,那也意味着他(她)本人在这段时间内 ...

谢谢您。我确实有往现实主义方向靠拢的想法。我还在学习生活,有很多很多不理解,各种方面都在晃动。然而确实有一个很坚实的希望在里面,现实主义很合我的这种心意。您知道我现在也在想一定不是简单的现实主义,一定是更深刻、更像普鲁斯特的现实主义,而不是重新回到简单的最初。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

好友

3100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28#
发表于 2011-12-12 00:13: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魏虻 于 2011-12-12 00:23 编辑
陈卫 发表于 2011-12-11 06:26
看完了。本来想明天跟帖,但明天可能没空。

我觉得写得很好啊。


我是紧张,特别喜欢“易毁”。这几乎是我的常态。可能是因为我害怕交流。(另外说,对于论坛交流我是有过担心,现在也还在担心(这些担心对应我的写作状态也挺多余的)。就是,如果我顺着大家的意思走该怎么办,这太可怕了。即使我排斥这里的声音,我还是害怕走向以论坛上的声音为核心(形成坐标也很可怕)的反面。)这跟我还不敢信任自己有很大关系。这对应我的写作,是由于虽然评论本身没有威胁性,而我自己却非常软弱。
这篇文章类似许多格子中的一格,是想收集一些方法。然后我才可以稍微放心地放它们在一边不管。
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5 13:3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