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一回复如下:
1、 主语省略和主语缺失的区别: 根据复句中的语境判断,当前、后分句主语相同时,可以承前省略,或者蒙后省略。注意:这里强调的省略,是在复句的分句中,而不是句子之间。——你说的那个根据语境判断,很明显是前一个句子和这个句子,两个句子间的关联(而不是复合句、分句的关联)。 两种省略方式举如下简例: (我)吃过饭,我就来到了楼下。 我吃过饭,(我)就来到了楼下。 也就是,在复句中无论哪种省略,主语至少要出现一次,而反观你的句子“走到咸亨酒店门口时,觉得自己的样子有些不雅,遂把香椿丢在了路旁”这句话不是什么省略,明摆着是病句,是成分残缺。当然啦,楼主,你知道什么是成分残缺么? 2、你说再多割麦子的事,也无法让“路旁有人拿着机器切割灌木的头颅”。说真的,我觉得你这些句子一点不奇特,它们被放在段落里都是无效、失败的,单从这点出发,它们就一点儿不奇特——但这种修饰里,写作者那股自以为聪明的劲儿,那种刻意写出来的生硬描写,让人受不了。 3、关于“‘万物复苏’,就不会有一曲挽歌,这是明显想当然耳。” 你的说明,再次暴露了你的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低下: 万物复苏和柳树白头,是一种“复苏”和“衰败”的冲突关系,柳树隶属于万物之中,如果柳树不复苏,你谈何万物复苏?这是没弄明白逻辑里的集合关系,进一步说就是,你的逻辑思维基本也就告别了理性判断。反观你举的例子,“万物复苏”和“出现挽歌”则是两个独立事件(没有从属关系),即使外头再怎么复苏,你依然可以每天哭丧像死了爹娘。这个举例只能说明你“不认真”,如果你真的认真了,那就是只能说是,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啦。 4、“我觉得你是把文中的我当成作者本人了,如果换成第三人称,你或许会觉得这种情绪抒发得蛮好。” 极度自恋的代价就是愚蠢。整个文本中的“傀儡感”、“隔阂感”都不是你换个主语就能解决问题的。小说文本里人物性格逻辑的缺失、情感铺垫的缺失、作者对于各个人物“经验“分析的缺失,导致了人物变成傀儡,整个后部分都是失效、生硬的,是作者强行加入的,这是你把主语换成他、她、它甚至玉皇大帝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反观你的这些回答,只能说明你在回复时根本没有在思考,忙着“自我感觉良好”了。 5“祖宗八辈”、“苍凉”,通过你对这些词的理解,可以看出你对词语理解的粗浅。关于词语,体会词语本身的感觉,我很认同王敖曾说过的“把词语放大,集中精力倾听它们滚动,摩擦,碰撞的声音。然后体会它们的质感,尝试它们的温度,辨析不同的色泽。”词语是有生命的,远不像你想得那么简单,仅是你手下的“傀儡”。 6、“在前面的叙述中,“我”所接触人群的“经验”说不出这样的话。这样的话像是作者强加的。这样的例子后头还有”,看到这句我就笑了,你是凭啥知道买菜的说不出这种话来的? 看原文:很多人都觉得我变了,他们看到的我,再也不是那个整天笑开怀的菜贩,而是像一个眉头深锁忧思的诗人。 你要说,这些重度中二症的话矫情话,是某个大头症患者说的,我信。但是你要说,“很多人”都是这样的重度中二矫情逼的话,我怀疑文中的“我”不是在菜市场买菜,而是在医院。再一个,奶奶等人物形象的傀儡感,是你作为写作者对人物性格、情感铺垫等等常识的忽略造成的。这和你那个三岁的侄子是个伟大的天才还是纯粹的白痴,没有任何关系。真的。 7、关于生硬过渡:其实你文本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过渡,小说里有的仅是生硬地强行转折,作者让人物干嘛就去干嘛,想让他说啥就说啥,蛮可怜的。真的。那些异化呀、推销精神呀,你跟我扯再多戏剧,都解决不了它们生硬的问题,强行地塞进文本,不加考虑,这种态度本身就很让人反感。 关于金圣叹、卡尔维诺: 他们真的很无辜呀,你真的有读过卡尔维诺么?卡尔维诺的寓言,会写成这个样子么,快别说卡尔维诺了,就是施瓦辛格(阿诺)会把寓言写成这个样子?你或许会说,我读过呀,卡尔维诺我统统读过啊,还抄了笔记,交了课堂作业呢。但是,你现在翻开卡尔维诺的小说,再翻开你的小说,你摸着良心说,你真的有读过卡尔维诺么?至于金圣叹,我的建议是,楼主你还是先把基本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起来再说吧。关于散文化,准确地说应该是“失败的散文化”,这是你把人称改成玉皇大帝都解决不了问题的。真的。 玉皇大帝:怪我咯? 8、你特意强调的最后一个重点,其实在小说里只算鸡毛蒜皮的事儿。真的。你在文本讨论,或者小说写作的过程中,都沉浸在“自我感动”和“自认为写得很精妙”的自我陶醉中。在这里,最大的问题还是由于这种自我陶醉导致的,自我障目,许多问题视而不见。这些问题,都是很基础、很基本的,你处理不好,你实在是要这么做,反正到最后毁掉的也不是我,也不是我的作品,所以随你啦。 小说的批注我已经落实到了每个部分。你的傀儡感是由于各种铺垫的而缺失产生的,作者想让人物干嘛就干嘛,而不是遵循他们自己内在的个性、情感、逻辑行动(我已经说了好多遍这个问题了,可你就只看到了“傀儡”两个字,你说我能咋办咧,难道加粗、加黑给你贴到床头柜上去咩?)关于真诚、负责,这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小说贴上来,第一段就有病句,(当然,你可能到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是“成分残缺”)小说里明显的、未经任何思考的生硬表达,随处可见,诶。 你在文本和回复中透露的那种“焦躁”、“自大”其实才是你最大的问题,这种焦躁、自大或许都是来源于楼主内心的“自卑”,对获得他人认可的急切。小伙子,沉下来,好好写作,不好么?以上我的这些回复,不会再改动,这些批注、观点无需我再为它们说话,它们会“自证”。你的小说写得怎么样,也摆在那儿,再多说,其实也没什么意思,它们也会“自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