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beaidi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小镇物语》(完整版,6月特别献礼,请勿转载)

[复制链接]

60

主题

0

好友

1346

积分

论坛游民

吴家BB猪

Rank: 3Rank: 3

31#
发表于 2007-8-4 13:27:14 |只看该作者
刚才我看大家的话。突然想到了几点。
说到童话的“残酷”,经典童话(当然包括安徒生的)其实里面的残酷载体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关系。
一: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大概是宣扬邪不能胜正,或者善良终究是要战胜丑陋。其中有一些人物性格,包括美德与另一类人的丑行做对比。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可以引用的就是例如勇气、勇敢,还有人定胜天,人改造环境,改造命运(环境也会辅助人)的一些辨证关系。
三:人与社会,人与旧意识的斗争。这里可以找到的则是自由。安徒生的童话里也有恋爱自由。还有一些要冲破思想枷锁的意识在里面。
这个是一些大体的东西。不过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从童话的写作目的,其实都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并非说童话里有了人性的残酷就不善良,也并非说童话要善良就不能有人性的残酷。
http://www.douban.com/people/beaid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32#
发表于 2007-8-4 13:27:15 |只看该作者
“不过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从童话的写作目的,其实都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

呵呵,你好像过于强调这一点了。对你个人写作来讲,并不错。但也不宜过于强调哦。

童话早期并不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而是交际用的故事,类似于现在餐桌上的黄段子。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33#
发表于 2007-8-4 13:27:15 |只看该作者
童话对儿童的性格形塑作用固然不容忽视,这就是“女巫”一定要死的理由,而且还往往必须“残酷”得死,不如此不足以惩恶扬善。童话里也需要扬善,不义之世,这是让人还能心存善意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反正喜欢童话的成年人坏不到哪去,倒是的确的。
童话里善恶两分,白雪公主和女巫其实可以理解成犯同一个罪的同一个人(女巫因为虚荣要杀人,白雪公主因为虚荣被杀),但孩子往往把恶理解成他者,而把自己依附在善的一边,通过对恶的消灭来完成善的养成。
成人童话里善恶就一体了,《化身博士》,还有艾伦破的小说,恶死了,善也就死了。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0

好友

1149

积分

论坛游民

流亡者

Rank: 3Rank: 3

34#
发表于 2007-8-4 13:27:15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凌丁在2005-5-27 17:15:46的发言:
童话对儿童的性格形塑作用固然不容忽视,这就是“女巫”一定要死的理由,而且还往往必须“残酷”得死,不如此不足以惩恶扬善。童话里也需要扬善,不义之世,这是让人还能心存善意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小时候相信的东西长大以后变成条件反射。就像我小时候被教育吃饱了不能马上躺着,否则肠子会全部断掉。到现在我吃饱了马上去躺心理还会不舒服。虽然我的行为是躺着的,可我的心理是站着的。[em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35#
发表于 2007-8-4 13:27:15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顾耀峰在2005-5-27 16:10:43的发言:

我是相对的横向比较。

说到童话里的“残酷”,《格林童话》的原始版本在总体上可谓一大高峰,据说是因为当时当局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格林童话》才被修改成现在这模样。


呵呵,你说安徒生的好我不会反对。
只是不能同意以此来证明安徒生优于卡夫卡(大概跟我个人喜欢卡夫卡有关吧,呵呵)

有一部出名的《令人颤栗的格林童话》,也有人怀疑是日本人的伪作的。
但不管怎么说,抛开格林童话不论,其他各国不同版本的民间童话里都有残酷和色情的内容,譬如小红帽跳脱衣舞,王子强奸睡美人(等于奸尸)等等。更早一些的《鹅妈妈讲故事》里也有相当多残酷的情节和童谣。

至于这些后来都被删除不见,除了你所言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商业原因,印刷术普及之后,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童话”、“童书”,小贩发现这个可以卖给母亲,而很多母亲觉得对孩子讲某些故事不合适,为了销路,出版商的要求也起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很多版本的故事就几乎消失了(譬如灰姑娘诱杀继母的版本)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好友

1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6#
发表于 2007-8-4 13:27:15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eaidid在2005-5-27 12:38:48的发言:
TO:骑老虎上天

一:
怎么说呢,童话里的善良或者你觉得的软弱。并非真的软弱啊。我宁愿理解成一种怜悯。或者一种美好的追忆。
二:
童话应该由儿童来写,或者老年人来写。这句话不对啊。只要稍微想想就觉得不对的。
我想问问你,儿童的概念是什么呢?老年人的概念又是什么呢?
其实人人都可以写童话的。或者用一个60岁的老人的话——只不过有些人如果没有一颗孩子心写出的童话就有点别扭。但是并非说明不是儿童或者老人就写不出好童话啊。


是这样的。我说“软弱”,但不相对于“强硬”而言。“强硬”是一个成人性质的词语,对于儿童也许更适合说“活泼”:喜爱游戏,具有毫无理由的热情冲动——大胆甚至邪恶的阳光气质。许多童话显得安静、忧郁、忧伤,雾气绵延,我觉得阴性太重,是写给女性儿童看的。很少看到有写给男性儿童看的童话。

说童话应该由儿童写或老人写——是指在某种理想意义上。说儿童说老人自然不是指生理年龄,理解为象征更恰当。儿童指儿童心性,老人则也许可以指阅历沧桑——安徒生就是一个老人,同时是一个女性气质的儿童。

至于道德教化的问题,也许意义不大。我觉得后天道德才是有意义的,有人生经历,然后有反思的道德才是有意义的。通过教育灌输道德观念是否有意义?是否是一种粗暴?而特别是对于童话,它是否果真必要、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6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37#
发表于 2007-8-4 13:27:16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说的很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好友

1046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8#
发表于 2007-8-4 13:28:16 |只看该作者


碰碰车和旋转木马
那里会有你明亮的眼睛
它们在暗示
像一块路牌
在这狭窄的路程里
在那宽阔的睡床上
卷起的风沙
连简单的词汇也不足以表达
黠慧或者狡猾
这都不是我所要的
我所要的仅仅只是乞求

用那宝贵的面庞
指引给我正确的方向
我不是孤独,我只是一个人。http://www.blogcn.com/user24/hekuan/inde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0

好友

1502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9#
发表于 2007-8-4 13:28:17 |只看该作者
王子强奸睡美人(等于奸尸)。
瓦赛,这个情节很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7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0#
发表于 2007-8-4 13:29:39 |只看该作者
在各个群里晃来晃去。经常看见。
支持一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6 15:3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