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王海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麻醉捆绑学概念阐释

[复制链接]

5

主题

0

好友

29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1#
发表于 2007-8-4 13:32:31 |只看该作者
<>生铁前辈批评的话,我一直是听进去的。洪洋说我写的浅,我也是承认的。</P>
<>牛哥费心了,我一贯懒散,这次教训我会吸取的。</P>
我不是我自己。 http://wanghaixi.blogc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2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2#
发表于 2007-8-4 13:32:31 |只看该作者
<>呵呵,很高兴看到雷莽撞能够不出完全无理智的话,先为这个鼓掌。</P>
<>首先表明:尽管我认识王海溪,但请别用“你们”来称呼我和她,这划的界限太清了,你何必把自己摆在对立面,如高原说的,都是老百姓。</P>
<>回答一下:</P>
<P>第一,你不能说阅读就不是分析哲学。直观上的反感我们都可能有,我至今看到余秋雨还想吐,但这不等于我可以随意地侮辱他。对他的散文文本进行分析,指出其文本低劣之处,这是合理的批评策略。阅读本身是要伴随分析的。至少你该相信,阅读和批评都不是骂街。</P>
<P>第二,你可以厌恶她,也一样可以厌恶我,这是你个人观感。但说出口的话则代表政治立场,尽量避免的好。“文绉绉”我或许有,但要说这就不是人话,那么,整个网上没几句人话。如果因为你看不懂就说我说的不是人话,那么我也看不懂你说的话,是不是说你说的就不是人话?</P>
<P>第三,你对原来说的“读傻书”之类的话修改了,修改后的话我认可。</P>
<P>第四,“不要忘记我们终于有人宠爱”,这是句歌词,即使我拿它做了签名,不代表我就要追求这个。此外,我的签名和王海溪没关系。我再说一次,你批评任何人的作品都可以,但不是辱骂,也不是人身攻击。</P>
<P>第五,如果非要把人归到论坛中去,那么我一定不属于黑蓝,所以你别说“你们的论坛”。打不打破氛围是你的事了,你要坚持这么做,谁也没办法,石破天惊,也许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P>
<P>最后,我对上文中回复雷莽撞的话中一些过分言辞表示道歉:对不起。</P>
不要忘记我们终于有人宠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5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3#
发表于 2007-8-4 13:32:31 |只看该作者
<>关于准确,我认为准确的最终的意义是感受上的。既不装,不假,不隔,只要能这样,就是好的。</P>
<>所以,海明威的小说是好的,李商隐的诗也是好的——因为它最后还是落到了人心的实处,虽说朦胧的实处。</P>
<>而那些我认为不准确的,则是因为它最终没有所指。不管是直接的所指,还是背后的所指,都并不存在,不陈述任何事实,也没有任何意义。</P>
<P>比如:“在此章节我们要完成的是能读懂和能看懂,最主要的是能寻找到人在存在时刻的状态感。”以及“力图想突围”,“活在惯常的话语霸权下”,“任何圈子都不可能成为永恒的思想禁锢”等等,这些话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说出来的,是依靠某种语言惯性说下去的,虽然字面意思明了,也似乎符合语境,但仍然没有一点意义。</P>
<P>我相信要是让你们把这些话重复再说一次,你们恐怕会说不出来。</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 14:43:27编辑过]
金球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0

好友

2195

积分

论坛游民

hum IMBA

Rank: 3Rank: 3

34#
发表于 2007-8-4 13:32:31 |只看该作者
明白你说的意思.但是新闻追求的真实是客观的事实,它不提供结论,所以不存在你说的"罗生门"现象. 至于现在的新闻普遍"不真实",那是另一回事.还有你举的例子,我记的咱们说的是小说,不是诗?最后,文学作品没规则可言.
给你蛋子打鬓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2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5#
发表于 2007-8-4 13:32:31 |只看该作者
<>你所说的,在我看来不是“准确”,而是“朴素”,而这二者是不同的。海明威的小说与李商隐的诗是个好例子,你说他们最终落到了实处,这我不同意。我同意他们最终指向了人心,但正好是最虚的那一块。“只是当时已惘然”“一杯春露冷如冰”“一寸相思一寸灰”,等等,都是虚中之虚,虽说写的都是实景,用的都是实物,但你决想不到一点实处,只能从他的语言中把你自己的事或你所感悟的事带进去,用你的实来套他的虚,因此他还是虚的,实的不过是你的观感。</P>
<>你说的缺乏“所指”,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你这里说的所指,是否是能指的汇聚?但你后面的话我懂了,王海溪小说要达到的效果并不是揭示,而是反讽,所以你的话不适用。而我的话,呵呵,你要是这么说,我没意见,但我还可以再说一次,因为我说话时意识是清醒的。许多你不明白的事,不等于就没人明白,你不明白的语言,不等于就都不过是习惯。从这个角度说,我认为“力图想突围”对王海溪的感觉和“只是当时已惘然”对你的感觉是一样的,但你不能因你不懂就把自己代换成了全人类。</P>
<>我一样厌恶说话冒酸水,或者拿大而化之的名词来穷酸,但许多时候,你避免不了使用成语和名词——比如你也使用了“语境”。</P>
不要忘记我们终于有人宠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5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6#
发表于 2007-8-4 13:32:31 |只看该作者
我总觉得,许多东西是很直观的,一讲道理(不管是逻辑式的还是隐喻式的),反而绕在里面出不来。
金球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2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7#
发表于 2007-8-4 13:32:31 |只看该作者
<>我也有点明白了——新闻追求的是客观的真实,比如说“我拿斧子杀死了小张”,这是新闻,“我怀着仇恨拿着斧子杀死了小张”“我拿斧子杀死了罪大恶极的小张”,这就都不是新闻,是不是?那这样说来,现在的新闻普遍不够这个标准了,它们提供了太多的感情色彩阶级属性。一块石头在任何人眼中的反射图象都一样,但不同的人对其理解不同,是不是这样?</P>
<>说到小说,可以举孙甘露《信使之函》为例。你能说他的句子准确?准确这个词肯定不够好啊。同意,文学作品没规则可言。</P>
不要忘记我们终于有人宠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2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8#
发表于 2007-8-4 13:32:31 |只看该作者
那就是讲道理的人没讲明白,不是道理不明白。
不要忘记我们终于有人宠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9#
发表于 2007-8-4 13:32:32 |只看该作者
<>看了王海溪的《我们不是天使》,感觉相当不错,在这里可算上品。</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0

好友

5614

积分

职业侠客

糊里糊涂

Rank: 5Rank: 5

40#
发表于 2007-8-4 13:32:32 |只看该作者
<>这样写太简单了呀。你应该把让人颤栗的因素写出来。一切感官,色彩,声音,气味,姿态,等。现在这篇看起来像一个架子,单单的架子,很少的血肉,因此,干巴巴的。</P>
<>充实一下试试看,可能会不错。</P>
如果世上没有奇迹,就让我们创造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4 04:1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