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1-6-11
- 在线时间
- 207 小时
- 威望
- 449 点
- 金钱
- 4734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573
- 精华
- 0
- 积分
- 2408
- UID
- 1604
 
|
原帖由 生铁 于 2009-5-13 11:45 发表 ![]()
我发现我提到的点,小齐都改了。
这让我有点不自在。因为我总觉得“批评”对于“创作”是一种尴尬的存在。
创作者只领悟“批评”的大意,就足矣。
但我也确实觉得改后,比之前效果好了!!
--------------线------------------
小齐的吴思思系列,这种风格我是把握不了的,读过3稿后,我联想起赫拉巴尔的一些短篇。他是有这种民间主题倾向的。
不过我觉得赫拉巴尔的短篇比,你的小说整体还是浅了。这种浅,不是作品的问题了,我觉得要挖作者自身的问题。
一个歌唱市井生活的吟游诗人,他还是应该在灵魂中比我们这些市井平民更高和更深刻的东西,才能写得好。
也就是纪小齐自己……或者我们不提赫拉巴尔,他还是过于显得知识分子化,他读很多哲学的东西。我们可以说一下雷蒙·卡佛。忽略他的风格,他也写平凡人的爱与生活,但是起码在他写作时,他又有深刻于凡人的东西。
这是我作为评论者(而非写作者)最后想对这篇小说发表的批评。
但这些话说出来,往往又是“虚”的。也许写作的大道理往往只是虚的。所以我不认为版主只短评“好看”或“不好看”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一些真理往往是不可言说的。
特别是当你看到一个作者的一篇作品,你就深知他无法永远写下去,甚至写不了一年时,你还会对他说什么呢?你不会。
感谢生铁兄一直以来对我的作品作出的精准的指点以及给予我的写作上的指引。
你的许多话,许多评价——哪怕是五年(还是四年?)前对我说的那句让我牢记至今的“纪小齐成了一种品质的保证,凡是纪小齐写的我都不喜欢”(你看,我又提这事,真讨厌自己)——对我而言都是一种动力,一种鞭策。
我在写作的道路上徘徊了很久。记得00年,也就是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是写诗的,也许是觉得自己写得不好吧,不久后我开始了小说的写作——开始写的是乡土小说;之后又写了很长时间的意识流小品;后来到了部队,断了三年未曾写过哪怕一篇东西;一直到了去年,我才又开始写。在这不长不短的九年间,我一直在寻找我写作的位置。是的,位置。如今,在不经意间,我似乎已经找到了,那就是,你口中的“吴思思系列”,其实,确切地说,它现在应该叫“让我们混”系列(本来是打算用一百个小短篇组成一部长篇的)。你知道吗,我现在都无法抑制自己写作的欲望。吴思思、郭妮、张辉等等这些个人,就是我叙述的媒介。我在不久前兴奋地发现,他们身上的事情,也许穷尽我的一生,亦写不完。我现在时刻想要书写他们,想要赋予他们行动,给他们找事做——确切地说应该是他们的许多事情,让我迫不及待想要记录下来……说了这么多,我是想要说,也许,今后的一切写作(除了无可奈何的稿约),我恐怕都得通过他们来完成了。是的,生铁兄,你说得没错,这是一个打算长久写作的人的一种表现。我愿意相信你,我愿意相信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