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6-7
- 在线时间
- 32 小时
- 威望
- 243 点
- 金钱
- 4055 点
- 注册时间
- 2014-5-1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257
- 精华
- 0
- 积分
- 13
- UID
- 89659

|
![]()
初版书影
(二)
卡森·史密斯(Carson Smith,1917-1967)出生在美国南部乔治亚州一个叫做哥伦布的小镇,其母系前辈为当地种植园主,也是南北内战时期的南方英雄;其父为法国新教后裔,钟表匠兼珠宝商人。卡森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十五岁生日时,父亲送她一台打字机,鼓励体格不太好的卡森在家写故事玩;十七岁那年,小镇中学毕业的卡森决定北上纽约学习音乐。不料路上生了一场大病,只得返乡休养。这场没有及时和正确诊疗的急性风湿病,给卡森今后的身心造成了无可估量的伤害。
病情好转之后,卡森再次来到纽约,一改学习音乐的初衷,正式开始写作,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州立)夜校选修女作家桃乐斯(Dorothy Scarborough)和贝茨(Sylvia Chatfield Bates)开设的文学创作课程。在后者推荐下,十九岁的卡森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神童》,后收入以后出版的小说集《伤心咖啡馆之歌》(The Ballad of the Sad Cafe, 1951)。第二年,二十岁的卡森与喜欢舞文弄墨的退伍军人瑞斯·麦卡勒斯(Reeves McCullers)成婚。
卡森的这些家世和经历,在《心是孤独的猎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1940)中都有不同程度、不同视角的再现,但这对读者如何喜欢或是讨厌这部小说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像钱先生说的鸡与蛋的关系一样。小说当年热销的时候,作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病病殃殃、学历不高的南方少妇,不会有人到处八卦这个小女人的前世今生。同样,今天的读者在能够了解这一切的情况下,仍然会言之凿凿地确信,那不过是一本同性恋垃圾。
就在卡森成为麦卡勒斯之后不到三年,那个张爱玲出版《倾城之恋》,或者张悦然发表《水仙已乘鲤鱼去》的妙龄时期,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顺利出版,并获一炮走红待遇。此时欧洲战火刚刚点燃不久,美国即将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三十年大跃进。第二年,卡森与瑞斯解除婚约,到纽约与《时尚芭莎》杂志(Harper's Bazaar)编辑兼小说家乔治·戴维斯(George Davis)同居,成为当时布鲁克林艺术团体“二月小屋”的成员,并在当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金色眼睛的映像》(Reflections in a Golden Eye, 1941)中有一些蛛丝马迹的显摆。
二战结束后,卡森曾长居巴黎,并在那里与瑞斯复婚。一九四八年,卡森被多次误诊、绵延十余年的疾病最终导致其身体左侧全面瘫痪,令卡森几度流露自杀倾向。幸赖瑞斯和朋友们的鼓励,特别是两年前出版的小说《婚礼成员》(The Member of the Wedding, 1946),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不久卡森亲自捉刀,将这部大受欢迎的小说改编成百老汇剧本,连续盛演五百余场,而同期出版的小说集《伤心咖啡馆之歌》则于五十多年之后,成为中国麦粉的挚爱。
到了一九五三年,各种绝望下的瑞斯和卡森相约一起自杀辞世,但卡森却临阵退缩,只有瑞斯服用过量安眠药,在二人巴黎居住的旅馆里长眠。在后来的悲喜剧《美妙的平方根》(The Square Root of Wonderful,1957)中,卡森触及到这段特别伤感的经历。
在余下的生命里,除了小说和剧本,卡森几乎尝试了包括诗歌、评论、通讯、随笔等一切文学体裁的写作,并获得同时代的好评。
小说出版二十八年后,好莱坞同名电影上映。
是年,作者病逝一周年。美军在越南宣布停战。全世界年轻人最狂放的时代来临。
二〇〇六年,卡森·麦卡勒斯在纽约的旧居被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
【此岸注】本节史实根据麦传英文版和wiki相关信息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