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曹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骥,你的话我不是那么认为的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0

好友

153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1#
发表于 2007-8-4 13:20:39 |只看该作者
咳,扯不清的,你不信。

比如你说:你是为当下的现实写作,还是为自己的写作为文学写作??

有几个人是这样想着、同时在写呢?好象心中必须要有旗号似的?

什么样的叫为现实?牵扯到现实的就是为现实吗?什么样的叫为文学?为哪种文学?文学史吗?

写作就一定要分为这两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0

好友

153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2#
发表于 2007-8-4 13:20:39 |只看该作者
在写作内部的讨论和写作外部的理论研究是两码事。只是,由外部观感出发就套上帽子,必然会得出“宿命”这样的结论。译林也好,外国文学选刊也罢,他们提供的是作品,提供的是进入作者内部的渠道,而不是理论,更不是现象。

-----那么,什么是内部,什么是外部,说节奏、色彩和一些听起来挺大和抽象的词汇,就是在文学内部了吗?

王尔德还说外部就是真相呢-------对不起我引用的不完全,那意思是说,外部的方式,就和第一眼的印象一样,没准是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33#
发表于 2007-8-4 13:20:39 |只看该作者
你很重视定义——这种属于数理哲学范畴的东西,一拉扯到文学上来,那当然扯不清了,呵呵……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0

好友

153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4#
发表于 2007-8-4 13:20:39 |只看该作者
写作,就是在黑暗之中,冷暖自知,我喜欢那些孤独的、不论及他人系统的写作者(这和孔子说的不论鬼神一样),我们对于写作这个动作和结果,以及由此引起的反应,当真了如指掌吗?

我不是说推到极端------人要死所以不吃饭,我只是提倡心态放松点。另外,就细节论,或许更能让双方对上火。讨论当然是有趣味的,属于文学趣味的一部分,我是说,应该以肯定为主,不要站在过高(也不能确定是真的高吧)的位置上来批评,那无助于写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0

好友

153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5#
发表于 2007-8-4 13:20:39 |只看该作者
我最欣赏那种:我来告诉你你这儿写的不好,要我就这样写....这样贴近细节些,尽管可能还不如原作。

比如曹寇的那篇《秦国...》,我就觉得可以在追随六国灭绝的过程中,加入另外的线索:比如另对人的背叛或生死恋情穿插、比如剑的问题(此器大有可敲打之处)、比如荒谬地杀错人(还可以形成别人追杀什么的),我觉得如果我来拍这个大片,就在那些地方搞的复杂些----------但,不能削弱主线,因为那是情感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36#
发表于 2007-8-4 13:20:39 |只看该作者
松紧都是交替的
但一味地放松,也未免太悠闲了吧?戴三尺高的绅士帽的英国贵族也有表演马术的时候。
肯定或否定,这对于成熟的作者来说影响是不是很大?是不是真到了“无助于写的人”的地步?在我看来,肯定或否定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谁评、怎么评、评了些什么,重要的是内容。需要有肯定的姿态才能获得进步才能“有助”的话,也未免太中学生了。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0

好友

104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7#
发表于 2007-8-4 13:20:39 |只看该作者
马骥与曹寇的这种批评与反批评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不尴不尬的状态,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两个在对文学的理解与表述上本来就不在一个语境中,具体地讲,他们对小说是什么,有哪些可能,哪些可能是误区等等方面的理解,差异巨大。所以这种批评与反批评,只有在对对方的概念支撑点造成显而易见的打击的时候,才可能真正有效,并且让旁观者也有所启发。在目前的状态下,我认为旁人不太容易参与进来。因为双方的批评与反批评还没有触及根本。

再说曹寇的小说。说实话,曹寇的小说,是给我的印象比较深的。这印象之所以深,就是因为它们的过早的风格化。我以前在谈到他的小说的时候,曾经说过他是个非常执著于语言的人。这里所说的风格化,也就是他在语言风格上的过早腔调化造成的。单从语言角度上看(事实上是不可能这么看的,可是估且这样说吧),可以说,曹寇的小说语言没有多少杂质和杂音,以一种圆熟的技巧和语言感觉突现出一种近似于朴素的语言状态。马骥跟曹寇都提及“玩熟的东西”,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是指对小说技巧的过于圆熟的掌握,那么这种圆熟中所潜伏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因为迷恋语言技巧而直接影响了小说境界的上升与力量的强化。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曹寇应该想一想。古人谈及书法时曾说,由生入熟易,由熟入生难。而曹寇小说现在就在一个熟的阶段,这里并不涉及褒贬,而一个现实状态。但这个阶段实际上也最难渡过。在这个阶段,曹寇,但愿你能愿意听些不中听的话。这些话往往要比动听的话有价值。

“一个写作者是从自身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和心理经验等)出发的,这是一个向上的过程,而不是降临的姿态。即,他不可能突然在个“高度”上写东西,不可能俯视人类,没有资格怜悯众生,没有权利代表艺术发言。文学艺术归根结底是人的艺术,脱离人心,那再像艺术我也不爱。人即真理,即道。我以为,艺术对人类而言完全是个经验总结,即对已有的文本的认知和概括,而不是行动趋向。蹈虚行为据我有限的写作经验来说,它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难。当然,有人喜欢那么干,但事实很简单,那种东西基本是一堆文字符号而已,通过文字表达文字的可能,别无其他,与人无关,与真理无关,也即与艺术无关。艺术是真理的一部分。”       --关于这段话,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一是写作是否一定要从经验出发,这实际上很难说。因为在人的意识与潜意识中起作用的,并不都是经验,还有其它的东西,比如说梦、幻觉还有想像,常常就是可以是超验的、甚至与经验无关的。说到底,经验不过是写作中的一个因素而已。二是我不知道世界是否存在过脱离人心的艺术?另外,“人”这个概念在今天实际上很模糊的。所以福坷说“人死了”,我觉得他说的是“人”这个传统概念的破裂。“人”在变化中异化、裂化、同化、类化------。因而当你说“人即真理”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没有真理”。而这仍旧是把人置于世界中心位置上的一种想当然的角度。“人”在今天世界的处境,已经说明,“人”并不是中心。接着你说“人即道”,在大地上生存的“人”,是不可能等同于“道”的,因为“人”不能完全充分地解释“道”,所以你所说的实际上是人道(不是人道主义的人道,而是人所理解的道)。人有人道,天有天道,但这些都只不过是道的一部分而已。可以通过人道猜测道之大概可能,但不要以用人道取代道。三是我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对应,它与现实世界存在着不可割断的关系,但它仍旧是独立的存在,它的虚拟本质决定了它无法用现实尺度来测量。它是一种不可能切入现实的企图与渴望,它从自身开始,到自身结束。它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对应的价值标准,但它跟现实世界一样,会引发人的感情与思想的波动甚至是转化。艺术与真理的关系是什么呢?就像湖水与天空的关系那样,只不过是局部的映射而已,而非真理的一部分。

对于作者而言,读者不是问题。作者写作品,读者读作品,实际上他们无法发生文本以外的关系。任何与读者调情的企图都是可笑的。作者只能面对自己的作品,以及作品结束后的某种虚无状态。

很久没这样大放厥词了,但目的仍旧是这了可能有所交流,或者没有交流吧,也是为了让彼此有所反思。先就止打住。诸位见笑。
我知道什么呢? http://zhaosong.blogcn.com/index.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0

好友

153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8#
发表于 2007-8-4 13:20:39 |只看该作者
咳,能为个小说这样说多,大家其实都是中学生心态,我觉得这种单纯的心态很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39#
发表于 2007-8-4 13:20:39 |只看该作者
为个小说难道不值得说这么多吗?恩?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0

好友

153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40#
发表于 2007-8-4 13:20:39 |只看该作者
大师还不赶紧回家写去,别看多了别人的,自己一个字小说和诗也写出不来---------大家都这么说,说明确实可能是事实。

你要拿你的那套评语来砸你自己的写作,你看看是什么结果呢?

对吧,最大的原则,将心比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4 13:0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