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8-4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3087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68
- 精华
- 0
- 积分
- 482
- UID
- 10165

|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蝼冢</I>在2006-8-23 3:44:10的发言:</B><BR><BR>
< >喜欢拉丁文的。呵呵,交个朋友。</P>
< >对于这篇小说,我的感觉是太让人容易看到技术源头了,但是夜航兄</P>
< >的追求还是可以久久期待的。。。</P>
<P>玩这个东西的最需要的大器晚成。卯足了劲~熬吧</P>
<P>欢迎加入“百科全书小说派”(不是什么神秘主义组织)哦</P>
<P>QQ409813593</P><BR><BR><BR><BR></DIV>
<P>
<P>见兄之帖后,便抽闲阅兄博上之诸篇文字.感兄对拉丁文\\梵文\\藏文\\阿拉伯文之执爱与习之,小子倍觉汗颜,实乃我辈中"理想"之人也.对于拉等之语,小子昔亦多羡之,时不我待,苦其之志未竟,一者心性漫散,二者原文难觅,三者事务繁多,四者其可师之人不易得.忆念之心亦未尝不刺刺.今小子已将兄之博划入视界.</P>
<P>再者,知兄交游甚广,能否代小子访寻一下古希腊原文版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斯>.此亦是小子数年来久寻不能得之者.</P>
<P>现今想跟兄探讨一下"太让人容易看到技术源头",对于此句,小子"猜"兄是指"内心独白"的那一节.</P>
<P>当我作那节时,内心是要构筑"月,朗照大地,一个明澈透净的泛波之湖",初初我参考的是荷尔德林的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些作品/罗伯特.穆齐尔的小说/歌德的<浮士德>的第二部.已经基本可以达到我的"要求",不过后来写出后,文字在视觉上的效果并不太符合我的"理想",无法达到"泛波"之感,这个小说也就停了一段时间,我没有去碰它,直到我记起乔伊斯的内心独白式的文法,我才又拿起来改了原来的,尽量使用更加"短"与"断"的句子去追求一种"泛波"的湖面感.</P>
<P>这个是跟乔伊斯同源而异流.</P>
<P>再者"内心独白"可以达到"短"与"断",是我对卢克莱修<物性论>里涉及的原子世界的理解的文字视觉上的初试.正如小说里提过的那样子是物质与反物质,是虫洞,也是一个黑洞.这些都跟人物的个性密不可分,建筑在小说的"情节"之上的.</P>
<P>那里涉及到宗教信仰与人性的罪的定义,想兄对宗教学的熟悉,在阅此小说后亦应跟夜航同"手持兰花,微笑".</P>
<P>另我对"百科全书小说"在自己的创作中有个目标或看法,是这样的"雨帘细薄,我手持一朵蓝色妖姬,轻嗅着,欹窗辽望,天地间泊缀上玫瑰香,唯见一丛佛肚竹的叶枝繁茂,色泽碧绿映入眼目,那一盆开了几朵粉紫色花的兰草青翠逼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Miles Davis</FONT>微风嫩雨里吹奏,冷矜号音,恬静缅忆。"</P>
<P>至于是否真的"太让人容易看到技术源头",此则未必,"切斯特顿的侦探小说里常用一个手法"我亦常用.</P>
<P>以上诸解,亦同兄一笑,想兄当"了然".</P>
<P> 夜航拜上</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