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9
- 在线时间
- 7498 小时
- 威望
- 5195 点
- 金钱
- 160917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4791
- 精华
- 3
- 积分
- 19599
- UID
- 100
  
|
以下是引用外外在2004-7-29 23:45:17的发言:
我是觉得说"受鼓励就是中学生"这个说法太没劲了,好象自己是大师似的,谁不愿意受鼓励呢?在大环境越来越没人读字的时候.而且,批评气氛太严肃了,已经到了让人怀疑的地步.
1,草寇在这儿,我没看见过什么肯定之辞.
2,常发出批评的人,完全不能用自己的写作来配合证明,这我认为不是很正常.
3,评论与创作者的实践完全背道而驰,这说明批评只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而之后的反批评.与之形成另个东西,与原来的文本关系越来越小.我认为应该讨论细节,而不是把批评老是拽向自己的系统,这样,几十个不同的批评,听起来像同种无用但也不错的教育.
4,还是那句话,我其实对斑竹一直不写有意见,真的.
外外,都不是外人,但你要这样说就不上路子了。依你的说法,任何“非鼓励”的批评都是“好象自己是大师似的”,这不是以“大师”的帽子压人么?我一再强调,重要的不是“肯定”或者“不肯定”,重要的是批评的内容,但你总以姿态来评断,失之偏颇。你强调“应该讨论细节”,“而不是把批评老是拽向自己的系统”,那“应该讨论细节”算不算是“拽向自己的系统”的一种表现?当然,追究这个仍然是次要的,重要的还是,话说得有没有道理,愿不愿意听。此外,我个人觉得就这个帖子的诸多讨论而言,不存在所谓“自己的系统”之说,大家都只是基于自己的写作、阅读经历有感而发的一些观念,纯理论性的、为系统而系统的“系统”,就我个人而言,不存在,甚至还在抵制,所以,你没必要这么说。关于四点,我也可以正面答复:
1.曹寇的肯定不肯定,你可以查阅一下网刊他的作品选入率。如果你想知道的话,我甚至还可以透露给你曹寇得过多少次、多少人的小说奖提名。但收入也好,提名也罢,这仍然不妨碍在文学领域对他的作品提出批评和质疑。你纯以只看到善意的批评盖棺定论说“没看到过什么肯定之辞”,显得小气。
2.查阅老帖,老论坛,你可以看到作品。但是你不会要求说“在发出批评的时候必须同时随附自己的作品”吧?
3.批评究竟是不是与作品“完全背道而驰”,还是那句话,你查阅之后再说,或许一些作品和批评的目标有所差距,但方向却是一致的。
4.近期斑竹贴出的小说是少,但你凭什么说“一直不写”呢?写作有多种,各人对自己作品拿出手的要求也不同,很可能在5千字作品的后面躺着5万字的尸体,那你是不是会认为这5万字是多余的?属于“不写”的那种?
你说到“大环境越来越没人读字”,对此我的想法是,因为大环境没人读字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对自己降低要求吗?因为大环境没人读字就可以为所欲为地油混自己的作品吗?因为大环境越来越没人读字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抛弃理想抛弃信念吗?写、或者不写,都是自己观念的事,写,没什么伟大,不写,也没什么猥琐,但是,既然要写,既然要做,那就得做好、做彻底,以大环境为借口,虽然现实,实际牵强。
在你说到批评气氛太严肃的时候,我还恰恰认为,当下的批评气氛不是太严肃,而是太轻松、太悠闲、太没有骨力了。不管令人怀疑也好,相信也罢,事实就摆在这里,怀疑的自然可以找到怀疑的借口,相信的也能看到相信的理由,但无论怎样,批评的严肃、认真不是为求得某种认可或温暖而存在的,更与沽名钓誉和人际关系无关——外外,你难道不觉得人际会影响到批评的真诚性么?
马骥和曹寇之间的对话,已被我们这些对话“糟蹋”地乱七八糟了。如果你还愿意继续讨论下去,不妨另开一个帖子吧。你觉得如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