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8-4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4438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265
- 精华
- 0
- 积分
- 1522
- UID
- 8333
 
|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夜航</I>在2006-8-9 2:39:38的发言:</B><BR>
<DIV class=quote>以下是<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STRONG>大火析木</STRONG><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2006-8-8 18:34:27的帖子:</FONT></FONT></DIV>
< >《板桥晓别》两句“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中水仙并不是花名。自造词不太好,文中还有“秀黝”等。 <BR>
< >小说还是不错的,场景描写你喜欢用小句子,可以删并一下。</P>
< >给大火折木先生:</P>
<P>对于你那句_“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中水仙并不是花名_的留言,夜某的作答仍然是_"水仙花红燃的染彩"这句是来自李义山的"水仙已乘鲤鱼归去"的另一种演示.这句话起于恐怖爱丽丝问到我何为"水仙花红燃的染彩",我就告之我当时创作这句时是实实在在地被商隐的诗所蚀,不过却是"另一种演示",所以此水仙花是被那水仙所带出,带出之后就有了我所要追求的词在句里该生成的物质.</P>
<P>"自造词",这个其实也是我近几年会常常思考的问题.当我在写作过程中,时会苦于现有的词并不足以达意或选择出一个词时,那个词又过于繁琐,歪歪斜斜的,所以也是迫不得才行险途.</P>
<P>至于谈到"自造词"在小说中好不好这个问题,我也是考察过一些小说大师的,如普鲁斯特在<驳圣伯夫>一书中就类似的这种情况论过.二者<尤利西斯>一书更是连文字都造,何况"词".所以这个"自造词"应该不再是问题,而将问题回归到"这个词造得好不好,有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P>
<P>"场景描写你喜欢用小句子,可以删并一下。"用小句是那个小说所要的方案之一.对于小说里该去的文字我都尽力抹去了,小说的创作我是首推"福楼拜式"的,所以目前那些文字都经过挑选的,还看不出那些该去.兄台如果已经发现什么漏洞,不妨向小子提一下,切磋切磋.</P>
<P> 夜航</P></DIV>
<P>
<P>“水仙”不是什么大问题。自造词文中也不算多,主要出现在描写的地方。我的体会是如果能用一些比较细致有意味的意象是可以改变词汇挑选有限的状态。另外古典中词汇有完整的系统,可以先从这里挖掘。自造双音词也不是单纯合并单音词,或者严格一点依据说文。</P>
<P>语句的干净上你做得没的说,小句子的问题是就内容而言,比如说中间部分情节进展就是依顺序而下,连开冰箱也要点出来。相比之下,下面引的就好很多。</P>
<P>"吃完后,她抢着要洗碗碟,我没有再抗争什么,我喝着茶,待到她洗干净碗碟,我说我要出去逛一下书店,问她是留在屋里还是同我一起去逛一下广州的书店,她刚说不去了,想睡一觉,但一想,她笑着说,还是跟你去一趟,她问我可不可以带她去“博尔赫斯书店”,我点点头,说正要往那边去呢。她到房间里梳理,我则拿好钱包和钥匙。关上了窗,锁好门,两个人沿着走廊通过。电梯门打开,我们走进,合上。6。4。2。-1。到了地下停车场,两个人走出。脚步声,偶有说话的声音响起,于某些墙壁的空廓处发生共振,那个男的向一个刚从一辆车子出来的人打招呼,在地下停车场,这一男一女继续前进,他们终于停下脚,遥控器按了按。一会儿,站得笔挺的青年保安人员,目送着一辆白色的车子从大门口出去,沿着门前的大花坛,拐个弯,就被一丛月桂树那像手风琴的叶子吹奏出的璎珞般的摆动挡住视线,消失不见了。”</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