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8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理论文本:《当代诗学的现象之流》

[复制链接]

58

主题

0

好友

59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02: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兼论现象主义诗学

[徐淳刚]

一切只是现象①——包括我们今天所谓的诗。

网络艺术的大兴其道并没有使我们的诗歌繁荣昌盛,隐忍孤寂的写作亦未使我们的诗学有更大的成就与收获。诗没有足够的真诚和谦卑,而是,越来越自恋——诗人越来越自恋。

诗人不是在写作,而是在表演;诗不是在前进,而是倒退:退到语言(精神),退到肉体。

说话,分行,诗的意义尽失,只是语言的手舞足蹈。

知识的语言,无历史的语言;抽象的语言,空洞的语言:有的是生存的不在场,意义的不在场。

“诗到语言止” ; “诗到身体止”;“诗是灵魂的舞蹈”。——任何一个时代,诗学都未能逃离来自人间的抽象。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失落与反叛,假装失落与反叛;高高在上或纵身一跃,假装高高在上或纵身一跃;而不是——沉入那涌动不居的现象中去。

当代诗学的现象之流,注定了它只有自己的过去,没有自己的未来。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只忽飞还。”——中国的现代诗从此开始,是新诗的福祉,亦为新诗的发展埋下祸根。

上世纪50年代前的诗是文人诗。学习新的语言,新的形式,古典诗的意蕴犹存,即使是写过《死水》的闻一多,依然保留传统的某种意境。这期间是语言的过渡,诗意的创新,从古典至现代、从东方至西方(世界?)的有机转变。然而由于传统文学的强势,及西方视野的局限——如泰戈尔之于冰心,美国意象派之于胡适,惠特曼歌德之于郭沫若,英国浪漫主义之于徐志摩,法国象征派之于戴望舒,波德莱尔之于李金发,——语感与思想方面依然缺乏有力的建设。虽有对西方的学习,却少执拗;虽有《女神》、《断章》、《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名作,却无与血雨腥风、灾难深重的历史生活相匹配的大制作。

70年代前的诗多是宫廷诗。这些诗在抒情上更为完善,犹以郭小川为上;但意义的强制使诗缺少对生存的真正体验。就连一些优秀的地下诗人,其诗在形式上亦缺乏创新与探索,如写过《疯狗》而非《相信未来》的食指。这一时期大批量的应景之作使大陆诗坛几乎成为空白,而台湾现代诗派的异军突起更可视为远离母乳,无路可走,西方现代主义移植的红罂粟。

70年代至80年代:“朦胧诗”。新诗的真正觉醒。抽象,隐喻,通感,梦幻,语言上既无古诗之意蕴,亦无初期白话诗之淡雅,取而代之的是在大量的宫廷诗及翻译诗中得到滋养的本土语。这一阶段是新诗思想上的成熟,语言上的自由体操;观念的磨砺,理性的张狂以及情感的渐入渐缓。相对于诗人则是主体意识的觉醒,社会人的身份第一次得到质问:卓越如北岛,开来后朦胧。

“第三代”(中间代):一个“口语”的时代,洋大师的时代;“民间”的时代,“知识分子”的时代;超越的时代,反历史的时代。诗学的内涵更接近人间,形式天花乱坠,语言丰富多彩,思想却变得异常狭隘。这一代生活于十年浩劫与改革开放的罅隙间,时代之父的猝死与现代性的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与尴尬使他们既追思所谓的历史(如所谓的“后朦胧”诗),又对虚无主义的个人主义产生兴趣(如南京“他们”)。总之他们一边渴求历史-精神的乌托邦,一边制造生活-语言(口语)的乌托邦。精致的小思想,幻想的苦难,每个句子都写得那么深沉漂亮;寻求90年代后的生活叙事性,机智,幽默,平静,生存的体验荡然无存;完全是辞藻之美,虚无之美,实际缺乏真正的思想冲击力。另一方面,大量口水诗的铺天盖地,既是反朦胧的-恶果,又是一相情愿的“我的朋友胡适之”的罪过,诗人寻找时代(普通)读者以及妄想与生活融为一体的铤而走险……总之这一时期诗学得到空前绝后的发展与践踏,同时亦产生了新诗史上数量最多的优秀诗人,如骆一禾、吕德安、欧阳江河、西川、海子、韩东、于坚甚至伊沙。但是,十分有趣,在这一代人之间也如我们一样存在着冲突。知识,民间:这是左手与右手的冲突,抽象与具体的冲突,正是他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历史裂缝存在的表露与反映。他们的历史无意识使之不能成就更辉煌的史诗;而民间诗对知识分子诗的嘲笑,似乎很象威廉斯说:艾略特这家伙是美国文学的一场灾难。但那确实是另一回事。

“70后”:持着第三代的投枪和匕首上路的人;第三代的掘墓人;热烘烘的一代人;声音众多而又喜怒无常的一代人。诗的声音更尖锐更轻狂更热衷性上学更具现代性的焦虑与体验更孤独更平静更善于群体商业生活更琐细更热爱更讨厌更离古老的东方-希腊之文明源头遥远之远……


“存在即合理。”当哲学的襁褓被拆分成一片一片文论批评的尿布,当社会有机体朝着一个伟大的、无知的、悲哀的、执拗的、有趣的、必然的方向迈进,个人的生活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诗之对于人类精神之觉醒的毫无意义似乎亦在情理中。

于是,我们看到,在一个没有文学的年代,文学依然旺盛;诗却成为一种奢侈。

网络使诗人拥有更广泛的交流空间,却使发表变得毫无意义。如果说,沉默退守使诗丢掉了她往日的激情与梦想,那么,急功近利与自我表现更使诗越来越沉溺她的感性与轻薄。尤其是热闹喧哗的诗歌网站,这里没有标准,谁都可以这样那样写;没有范本,只是所谓天马行空的创新与创造;没有大师,有的是著名的谁谁谁,某某某:一个个老文学青年。

诗歌论坛的拉帮结派,泥沙俱下的诗歌创作,死寂无聊的轻派写作,舔着屁股的所谓批评。诗学一片混乱,有的只是沽名钓誉,胡思乱想,假装镇定,面带微笑。

当然,一个“中年写作者”关起门来搞建设,敲门声决不来自里面。——他看不到这些,他鄙视这些,他懒得谈论这些。他还假装不知道:网络对于诗歌发展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批评的声音是虚伪的。批评家不懂诗。他们善于挖掘新诗的历史,批评的历史;他们需要一个完整而完美的序列:现代,后现代;鸡毛先生,蒜皮夫人。

他们不会给出新诗的方向——哪怕他们是天才。

官方,民间:濒临灭绝的诗歌纸刊,多如牛毛的诗歌网刊。热闹,冷清:诗歌年选,诗歌大赛,诗歌大展。多么滑稽:有多少写诗的,就有多少看诗的;诗之事业看似规模,实则只是写作者的一相情愿。

官方诗歌坚持着什么?庸俗、虚假、陈腐、不愿被历史淘汰、羞答答不退场、意识形态、权力话语、所谓责任、报复、包袱、貌似纯洁的含情脉脉。

何谓民间?肉体、非政治、粗鲁、莽撞、弑父情节、恋母情节、原初的逃离、死寂、有中生无、反意义、啦啦啦、咿咿咿、原始的野蛮、鸡零狗碎、鸡飞蛋打。

一个诗歌消亡的时代,注定是一个意义混乱的时代。

多元:这是因为预设了一元。诗亦如此。

诗越来越退入内心:麻木,搞笑,平静,色情,小智小慧,独孤九:一边退一边把手里的东西扔掉。社会主义大工地上的翻天覆地似乎跟诗与诗学毫不相干,内与外的界限依然如此错误地明显。

当我们说诗是无聊文人的小情调是可耻的,当我们说诗做了国家机器的奴隶是可悲的,当我们说诗成了精英们的甜点心是可笑的,我们是否想过,诗也能成为平民式的、小资产阶级抒发感情的破风琴?当理性的暴力在一瞬间结束,我们是否就需要一个吊儿郎当的、感性十足的、理性麻木的、汹涌澎湃的诗歌蝗虫时代?

诗人的真实身份已经消失,他(她)们只是些无聊的半手工艺家;诗艺的精进需要时间,而真正——天真;所谓坚持,所谓原初意
义上的清贫——的诗人几乎无法正常地生活。

影音时代的魅力使诗的光环顿然失色。诗人只是粗鄙的牛虻,社会脊梁骨上的肿瘤,恋物癖,臭流氓,亦或小学穷教员,中文系副教授,地球修理系教授,抽象画家,行为艺术家,杀人犯,熬夜写作上班迟到的小职员。

破败的世纪如同破碎的小说。诗学向后转,诗与诗人做鸟兽状,开始匍匐前进……

混沌中自有秩序。个体,是永远的写作者。中国新诗经过近百年的洗礼,已来到汩汩的赫拉克利特河的岸边。

诗将扬弃一切——甚至面对必然的消亡。诗人不用理性说话,更不所谓感性。

诗!是!坚持!

如同电脑之前的钢笔之前的毛笔之前的刻刀之前的树枝之前的绳子之前的咿呀咿呀。

诗不是白话。不是政治。不是隐喻。不是民间。不是知识分子。

她不他救、自救;更非纵身一跃,猪狗不如。

诗——抓不住理想,无论我们怎样许诺。

那明证②者始终到来。不是自我意识,不是文字学,不是逃离至局部,而是婉转神奇中敞亮着的万物万象……

诗人总是在学习前人,哪怕是我们的敌人。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苏轼:中国古典大师们的语言虽离我们已很遥远,而民族文化精神领域的火把从不磨灭。

波德莱尔,布莱克,华兹华斯,佛罗斯特,特朗斯特罗姆,布罗茨基:这些西方世界的伟大诗人是我们精神世界的真正源泉,却存在巨大的社会文化差异。

民族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世界主义?我们可能只是在寻求所谓的真理。

谦虚认真,比什么都重要;辨别谬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

中国新诗的百年历程,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写作经验与经典文本,接下来,是继续创造,而非照办外国人的结构、解构、书写与差异,或打架、酗酒、大奶、老二、露一点点真情、原形毕露、释放老老老老的平方的立方的祖先野蛮及帝国晚期的文化虚无狂燥症。

“世代如落叶。” ③我们的时代已不能用过去的观念来衡量。我们的文学觅不回过去的魂,却能在过往的史册中找见诗(思)想的声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命的短促,阻止我们悠长的希望。” ④ “大风起兮云飞扬。”“她进去是个少女,出来却成了妇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的心啊在高原,我的心不在这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知道这林子的主人是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伦敦桥塌下来了塌下来了塌下来了。”……

历史的变迁留下永恒的足迹。我们已在途中,探索新的形式与语言。

“知其白,守其黑。”⑤变化,消逝。现象,是诗性科学的源泉,是一切科学的泉渊。

“到事物中去。”⑥当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写下他们伟大的哲学篇章,我们的诗学或诗之思终于有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诗人直面存在,不需要抹平(或加剧)内—外的分离,而是驻足那所有的表象关系或偶然单一的境域呈现。

诗不再本质化,不再形式主义;不是语言,也不再是身体。

她从庞然大物中挣脱出来,从仕的身份中解脱出来,从历史的虚无中摆脱出来,从洋大师们的喋喋不休中逃脱出来,更从无知者津津乐道的、一步步加剧尘世的完美统治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中释放出来。

她是涌动不居的现象,一无所有的现象,意味无穷的现象,甚至——现象本身。

当我过去以“戏剧”和“意象”来构造我的诗学理论,我强调的是诗的形态与特质。而现在,我要说现象:现象,才是真正的形式与思想。

诗是现象的呈现与回归,现象的到来与投入。

无论事物-语言-文字;无论理性-感觉-身体;无论生活-观念-日常意识。

诗人只是凝视,描述——不需要平静,更无须修饰。

不是本质消失了,而是判断⑦的意义如同在中国哲学中那么含蓄,那么不重要。

不是自然主义。不是伦理学。不是种种仇恨。也不教你平静。

诗回到她开始的地方。不是《诗经》;不混沌。不维美,不回避疼痛。不陷入“人的存在”,不唯客体主义,不偏不倚更是大敌。

她懂得怎样展开,怎样结束;她是——沉思—嬉戏—批判,以及嬉戏-批判-沉思本身。

批判常常被狭隘化了,它面对的首先不是政治,而是观念;
沉思常常被教条化了,它需要的是体验,而不是理智;
嬉戏常常被公开化了,它不是平均分布,而是来自生命本体的潜流,差异性潜流。

她不需要修辞。隐喻、换喻,排比、夸张,她都不需要。

语言的乌托邦,身体的乌托邦,她都不需要。

她是崇高的美学。带着诗性天真、诗性世界的好奇与粗卑。

黑色。白色。或许黑色多一些——或者白色。

疼了:悲剧。笑了:喜剧。一个人。那么多……

没落的艺术。伟大的艺术。诗不需要普及,爱诗者自会看她。世界-诗人-作品-载体-读者。诗人坚持写诗,如同在文明的社会以最古老的手段犯罪。诗人哪怕不油印、打印、传抄、给出版社的老爷们塞银子、自费出书、找个读者、争夺一代人的话语权,念给老太太听、愤怒那一句“狗屎”,也依然拥有对世界-历史现象思考、写作的权力和自由。

诗不高高在上,她也从未降临到人间。诗人的坚持如同诗本身的抗争:天空与大地,食物与粪便,饿狼和小羊——正是那无法回避、湍流多变、倏然安宁、总须抉择的在之明证与呈现。

需要一切明证的语言、呈现的思想;一切表象的绽露,形式的显示;一切的事物和知识都是现象主义诗学的对象和开端⑧。

这是真正的形上学:存在什么。而不是古典的形上学(存在存在),现代主义的形上学(存在某物),以及后现代式的形上学(存在局部、语言、文字、非线形、肉体)。⑨

她是——纯粹的技艺。

在今天,几乎任何一门边缘科学——广告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成功学暨思考致富学——比诗学都象科学。它们同自然主义的科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对认识的如何可能不假思索的伪科学、实用科学、理论科学。然而新的诗学想要寻找在的最真切的答案和含义。

她不再强调“民间”与“知识”的对立(这是错觉),本土资源与世界资源的差异(这仅仅作为经历),而是直接切入那始终面对我们的“活生生的”现象。

焦虑,平静:岩石,火山。

需要!和世界!抗争!甚至忽略:以她的智慧和勇气。

告别那遥远之乡的主体,告别那物我合一的境界,告别那本无一物的虚空,诗第一次成为自己,成为现象,成为在之激-静之潜流。

那潜流一直涌动。那告别理性与盲目的人正朝着这一伟大的方向不断地迈进。

小小的宇宙,宇宙中的宇宙。诗已真正来到她的自由之乡,自由的国度——

“没有 理想。那无规的曲线 沉入 无边的晦暗。”⑩

没有牛顿,闵可夫斯基。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

2003/11
注释:

① 这里是在现象学的意义上使用它。
② 明证性是胡塞尔现象学中最根本的一个概念。这里以及下文的明证性概念是指纯显示的明证性,而非自我意识的明证性。
③传说中的荷马的诗句。
④古希腊诗人贺拉斯的警句。
⑤《道德经》中最直观的观念。
⑥参见《海德格尔传》,张祥龙同志著。
⑦将思想从固着于判断中解放出来,这几乎是现象学最重要的成果。国内的现象学至今依然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文学界对现象学几乎从来不感冒。喜欢海德格的中国作家少有懂得胡塞尔,这是多么愚蠢的偏见。
⑧真理需要谬误和发问来引导。
⑨西方后现代思潮的意义在很大程度都是在思考现代性的理论基础或启蒙的真伪以至与帝国晚期的政治作对,然而国内的后现代文学却是以极端而有趣的方式逃离社会或沉湎自我的梦幻世界。
⑩见诗人2003年组诗《教科书》第一首《几何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17 19:50:09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38

主题

0

好友

3078

积分

业余侠客

牛的亲戚

Rank: 4

2#
发表于 2007-8-4 13:02:57 |只看该作者
提点看法 :
觉得你举例不够充分
所以看着这个文字觉得有点空 大 了
现在我在练习铁头功 还找了个陪练</p>
http://henghzg.blog.tianya.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3#
发表于 2007-8-4 13:02:57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哈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0

好友

59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4#
发表于 2007-8-4 13:02:57 |只看该作者

空的地方一般是作者不擅长或不屑的。

而批评正相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1 02:0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