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影评人的决斗:安德鲁·萨里斯、宝琳·凯尔和苏珊·桑塔格之争(2)

[复制链接]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7 14:58: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原文地址:http://moviegoer.cinepedia.cn/movieblogs/841

本文编译自
It’s Only a Movie!: Films and Critics in American Culture
Raymond J. Haberski Jr.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为了平反过去的冤假错案,萨里斯有操之过急、矫枉过正的嫌疑。他过分地褒扬某些曾被怠慢的好莱坞导演,结果不少优秀外国导演的地位就被顺延了——在很多其他美国影评人看来,外国导演应比好莱坞导演更受关注。但萨里斯觉得自己用作者理论作为批评策略记录美国电影历史,是一个开创性的举动。
毫不奇怪,萨里斯不大瞧得上美国的影评同行。他觉得因为美国缺乏值得信赖的电影理论,他的同行们根本不懂他支持的作者论,所以会心生抵触。他说,除非我们也拥有自己的巴赞,否则美国影评界不可能有足以与法国人并驾齐驱的理论。他还痛批美国影评人没有文化,不思进取,所以美国电影在人们眼中没有达到欧洲电影那种艺术地位,只有他的理论能帮助好莱坞克服自卑情结。

萨里斯将作者论比喻成三个同心圆,每一层都对应导演万神殿里的一组导演。最外层是技术能力,如果一个导演在技术上没有竞争力,对电影的天份不够,没有资格进入万神殿。第二层的导演有能力重复表现某种风格特征,作为自己独特的signature。最里面一层的导演也是最重要的,但定义也最模糊,与“内在含义”或“导演个性和他的材料之间的张力”有关。
宝琳·凯尔读了萨里斯的理论后,很不以为然,于是花了14页的篇幅在《电影季刊》上一一驳斥。虽然萨里斯的理论远非无懈可击,但凯尔的批评也有避实就虚之嫌,她的文章实际上可看作是对当时正在兴起的准理论化影评的攻击。凯尔反问,是什么让你把Raoul Walsh归为作者的呢?难道没有作者理论,你就注意不到他影片中某些重复出现的东西吗?法国的巴赞,美国的Agee,之所以伟大,可能是因为他们广博的智慧与直觉,而不是靠着一套公式吃饭。凯尔认为,萨里斯不仅仅侮辱了美国的影评人,他的作为在损害美国的电影评论。“作者理论可能帮助法国人释放了能量,但是在英国和美国它扮演了反智、反艺术的角色!”凯尔这样说。
但凯尔和萨里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电影无与伦比的热爱和尊重。所以这也许能解释凯尔向萨里斯进攻的火力如此之猛,因为她认为电影好不容易征服了那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和艺术精英论者对电影长达数个世代的轻蔑,但作者论的出现有令这一胜利前功尽弃的嫌疑。明明有一些作品是公认的失败之作,但作者论通过对特定导演的莫名其妙的追捧将这些影片奉为大师杰作,这对那些导演本人来说恐怕也是出黑色喜剧呢。这真是1984的美学:失败即成功。
另外一点让凯尔很不爽的是作者论不仅将“垃圾”(trash,似乎她很喜欢在文章中用这个词)抬高到艺术的层次,而且体现出一种奇怪的男性沙文主义。为了提高导演的地位,作者论者牺牲了制片人、编剧、演员等重要的创作者,尤其是对女人很不公平,像Gish姐妹,Mary Pickford、Bette Davis等女演员,很多影片是专为她们而拍的,怎么能说她们毫无影响呢?还有好莱坞早期的顶级编剧Anita Loos、帮助研发Technicolor的Natalie Kalmas以及身为导演的Dorothy Arzner。除了为女人抱不平,凯尔还觉得作者论忽视了位高权重的片厂老板的作用,像David O. Selznick、Irving Thalberg和Loius B. Mayer等。
凯尔请编辑将她对萨里斯的批评寄了一份给后者,意思是请他回应。萨里斯后来不快地回忆,凯尔仿佛觉得她的批评是对萨里斯的恩惠,因为她用他的方式指出了他的谬误,所以他应该感激。但实际上,萨里斯觉得蛮受伤。用《电影季刊》编辑的话说,其实凯尔和萨里斯的体内都没那根理论的筋,凯尔之所以会冲萨里斯进攻,是因为他想新建一个体系的努力冒犯了她,所以她将萨里斯视作对她的威胁。
不过萨里斯并没有正面回应凯尔,他写了两篇关于作者理论的新文章。一篇发表在Film Culture,长达68页,名为《美国电影》,详细分析了许多位好莱坞导演。萨里斯觉得只要还有优秀的导演还不为人所知,他发掘默默无闻导演的工作决不能停止。 萨里斯第二篇文章叫做《作者理论与宝琳之祸》算是对凯尔文章的的答辩,顺道他还批评了《电影季刊》将所有作者论影评人混为一谈的做法,他说虽然作者论是为电影分门别类的最有效方法,但这从来不是什么邪教仪式。
萨里斯玩了一个有趣的智力游戏,他将他为导演划分层次的理论和文学批评家为作家排座次的行为相提并论,但他指出,这之间的区别一是电影,一是文学。他解释作者论能帮助影迷认识到导演的风格——通过分析他的一系列作品。
界定谁是一部电影的真正作者,这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萨里斯仍然提出了一些新意。他承认,影片的故事多半不是导演先想出来的,因为导演的工作主要是将语言文字的作品转变成影像,影评人不需要分析电影的内容,只需要分析导演的“风格”就行了。电影作者就是拿到一个剧本,不管是否详尽,能用个人特殊趣味进行阐释的导演。在很多美国的影评人看来,怎么能把形式从内容分割开来呢?萨里斯认为,影评人很少从纯粹的美学角度来探讨电影。但对他来说,必须将形式置于比内容更高的层面来看待。
萨里斯和凯尔的争鸣在美国影评界反响颇大,这说明电影批评的革新其实已迫在眉睫。有两个作者的文章对这场讨论产生了积极影响。先是Marion Magid,此人试图搞清楚为什么萨里斯的方法怎么流行。然后是Dwight Macdonald,他是有名的文化评论家,也为Esquire杂志写影评,他的文章总结了萨里斯所造成的破坏。

到底为什么,几个法国影评人提出的理论会成为大洋彼岸一个显著的文化现象呢?Magid认为这和作者论的基础“场面调度”脱不了干系。作者论给它的实践者带来一种权威感,这些影评人不需要背负其他艺术门类的评论家必须要接受的分析。他只要列一个导演的单子,然后用作者论的语言包装一下,就可以得到同类人的支持。在关于作者论的争议中,最激烈的战斗是源于导演的选择,而并非选择这些导演的原因。例如任何电影刊物的立场只需要看看他的刊首语对希区柯克的评价即可,或者看每部希区柯克新片上映时你的评价如何。一般来说,全面认可他从20年代一直到《群鸟》的所有作品是作者论者的一个标志,如果对《群鸟》、《精神病患者》有所保留,那这就意味着你是反形式主义啦。
Macdonald广义上是个文化批评人,他是纽约知识分子圈里的精英分子,1960年曾在Partisan Review上发表过一篇影响深远的文章Masscult and Midcult。他提出当代美国文化中有两大恶劣特征,一是大众文化铺天盖地的接受度,他称为Masscult,一是高雅文化的腐烂堕落,他称之为Midcult。在大众传媒变得发达之前,大多数美国人不可能在同时经历某种文化体验。但是广播、电视以及电影的出现,新的时代来临了。艺术家为大众口味生产作品,而不再是为了有艺术修养的高雅人群。艺术的商业化不仅改变了评判艺术的标准,也改变了艺术创作的过程。Masscult是失败的艺术,其实更是非艺术,和反艺术的。好莱坞电影的流行,让这种局面更严峻了,因为大众文化开始披着民主的伪装流行。Macdonald虽然狠狠地批评了大众文化,他还是肯定masscult非常的民主,进而他认为,萨里斯对一些低质素好莱坞电影谀辞如潮,不仅愚蠢,而且危险。为了捍卫作者论,萨里斯采用了一些高雅艺术批评中常用的术语,Macdonald解释说,Midcult有其两面性,它一方面假装尊重高雅艺术的标准,但实际上是搀水的、庸俗化的高雅艺术;另一方面它将自己呈现为高雅艺术的一部分。萨里斯用作者论来提升那些庸俗的东西,故意混淆先锋和主流的界限。
Macdonald的大众文化批评论代表着如果界定艺术的争论中的一派意见,于是评论家又开始选择阵营。如同现代主义者当初拒绝上流社会的传统,拥抱前卫艺术一样,60年代的反叛者们和现代主义分道扬镳,将大众化的电影奉为年轻一代的艺术。作者论让Macdonald不爽,因为他和对手根本无法展开争论,因为两边说的是不同的语言。不管对方如何批评,像凯尔一样挑战,像Magid一样调侃,像Macdonald一样攻击,作者论者似乎无动于衷,稳如泰山。
(待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5 05:5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