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12-17
- 在线时间
- 1266 小时
- 威望
- 3538 点
- 金钱
- 73773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200
- 帖子
- 5512
- 精华
- 2
- 积分
- 5508
- UID
- 3579
  
|
偶然读到,真是好看。
这段话说到了心坎里:
“更让我不能忍受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乡愿和势利眼。“我曾经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听到类似的话我就开始不耐烦,你曾经是不是跟我有什么关系。有一次,一个外表挺文雅的商人跟我说,“我当年也是个诗人,而且写的不比那些有名的诗人差。”我就不说话了。不料对方又加了一句,“可是如果现在谁跟我谈起诗歌,我就说一个字,Fuck!”我说,“Fuck yourself! 你本来就不是什么诗人,别做梦了,就凭你也配啊。”我支持大家去赚钱,在商言商也很正常,让人浑身不爽的是一些人刚有点钱就想转身**一下,挤眉弄眼地好像说自己过去嫖过一个女人叫诗歌一样,纯属精神上的无赖。”
这段话值得我揣摩学习:
“简言之,真正的诗人有很多特点,其中有一点是根本性的,那就是有能力主动地建立跟语言的特种关系,并由此建立了跟自我的特殊关系,从这两种关系的张力中生长出独特的诗性空间。换言之,诗人的语言一方面是所有人共享的,另一方面也是母语中内在的外语。那么具体怎么做呢?办法是仔细听每一个词。先不要考虑一首诗要传达什么意义,也不要在自己读过的诗歌作品之间瞻前顾后,寻找风格的折衷点。需要做的是把词语放大,集中精力倾听它们滚动,摩擦,碰撞的声音。然后体会它们的质感,尝试它们的温度,辨析不同的色泽。让每一个词语,都变成微型的诗,它们不是生物,却有生命,要尽可能跟它们成为朋友。多想想这些词给自己造成的心理感觉,它们曾经意味着什么,还有可能有什么别的意味。然后,在自己技能允许的范围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什么就写什么,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信任语言自身的声音,成败在所不计。在这种状态下,不停地写一段时间,就会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