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陈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突然想到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1#
发表于 2014-3-7 16:46:23 |只看该作者
陈皮 发表于 2014-3-7 10:08
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同人于野

我喜欢这样的贴子。因为我有志于写作,但时不时发现自己缺乏某种天赋(我隐约觉得,要出一个好作品需要几种天赋,光一种是不成的,具体是哪几种,又似乎要因作品而定),它告诉我,用合适的方法苦练,能弥补这种缺憾。

我不知道有没有正确理解魏虻的意思,不过我前几天也的确考虑过“艺术献身”与“为某种信仰献身”有所不同,比如那种“为挽救动、植物终身住在森林里的科学家,或无偿看护病人的修女”等那样有明确目标的人不太相同,他们目标明确,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他们无所谓成功,他们也每天都是成功的。


“为艺术献身的艺术家”大约是向内的,它探索新路,寻找或发现美,或别的什么,更多是像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或自己与艺术的对话,这更类于生铁兄谈过的抵达自足。艺术家只能孤独地面对整个过程。这个有些像魏虻所说的:这些学科的规则指向了一种非个性的献身状态”。

总觉得没表达好。以后想到什么再补充。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172

主题

56

好友

501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Super Team

12#
发表于 2014-3-7 16:50:55 |只看该作者
你们真不好玩,条条框框真扫兴。
我想当谐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

好友

4445

积分

业余侠客

铁胆

Rank: 4

13#
发表于 2014-3-7 16:57:05 |只看该作者
哪有条条框框,真想掀桌,我的心里分明只有爱

点评

X  看了下楼下,趋势又加大,都怪你!  发表于 2014-3-7 17:32
X  (表情:面无表情+乒乓球拍)  发表于 2014-3-7 16:58
文能读书写字,武能炒菜做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0

好友

6669

积分

职业侠客

痴呆兄

Rank: 5Rank: 5

14#
发表于 2014-3-7 17:13: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卫康 于 2014-3-7 17:23 编辑

我不同意一万小时理论。
就如同x所说,只要一天投入五小时,只需五年就能达到一万小时。
那么我们按各个领域的从业者来说,一般从入职到退休,平均都有三十年的时间(这是最基本的),按照一天八个小时,一年250天的工作日,得出时间为250*8*30=60000小时。几乎每个上班族都有六万个小时投入在本领域,远远超过一万个小时。请问我们周围的专家在哪里?只见熟练的老教师、熟练的老医生、老技工这样的合格工作者。哪里有专家,有几个专家?那造成专家和合格工作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是一万个小时吗?实话实说,就算那些天赋平庸的人投入加到十万个小时,根本也无法成为专家。
所以,用心的一万个小时甚至不到个一万个小时才是关键。那么用心是不是一种天赋?所谓用心,就是能够迅速找出事物的乐趣、是迅速集中注意力、是科学合理的规划意识。而这一切,在开始学习某项技能的人那里,会呈现出高低不同的情况。这就是天赋的差别。
这些写成功学的人得是脑子有多么不正常才会认为莫扎特归功于一万小时,让这些写成功学的作者们活上200岁,每天拉十个小时的琴,他也只是一只会拉小提琴的驴子而不是莫扎特。
匈牙利的那个心理学家的例子根本不足为据,国际象棋需要强大的数学和逻辑能力,而数学和逻辑能力也是心理学极为需要的,他既然能成心理学家,说明有极其优秀的数学和逻辑能力,而这些东西已经遗传给了他的两个女儿。这恰恰说明了天赋的重要性。如果他能把一个上学时数学从来不及格的人的女儿培养成国际象棋大师,这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我在思考为什么一万小时理论会大行其道的过程当中,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领域的天赋是隐形的,无法量化,这给了很多人以自我安慰的借口。在一些天赋显性、可以量化的领域,所谓的一万个小时理论根本连发出声音的机会都没有。比如体育领域,不会有人蠢到认为自己练一万个小时的篮球就可以成为科比、练一万个小时的跨栏就会成为刘翔、练一万个小时的游泳就可以成为菲尔普斯……不行就是不行,一百万个小时都不行。都别说成为科比、刘翔、菲尔普斯,成为民间高手的可能性都极低。如果真的有人想去实践,他会发现自己练不到一千个小时,身体就无法承受这种专业训练了。其实同样的,很多专业领域,一些人练不到一万个小时,意志力也已经崩溃,或者说,他无法再正常的调整对事物意义的认识、对注意力的集中和对障碍的清扫,而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天赋。
所以,一万小时理论它本身就是个悖论,是一个空头支票。对于能够坚持下去的人,一万小时是一个很小的量,对于无法坚持的人,一千小时都嫌多。一万小时的提出本身就包含着这个人有着坚持进行一万小时专业训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天赋。


ps.现在电视上经常会展示一些民间的奇人,带着我们民间特有的泥土气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逻辑来展示一些他们鸡零狗碎的所谓绝活,而问他是怎么练成的,无非是长年累月的锻炼。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例子成为了成功学家们的最爱。但是客观的说,所谓一万个小时展示的越充分的领域,说明投入这个领域的人越少。所以不是时间打败了天赋,而是有天赋的人根本不想陪你玩。大家可以去试试是不是自己学一万个小时的金融就可以独霸华尔街了,还是煮一万个小时的菜就会成为食神。不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领域人的基数太大了,所以有天赋的人如过江之鲫,普通人露个脸的机会都没有。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高考,由于混在里面的精英太多,所以如果你智力不到某个程度,十万小时也上不了北大,真话。
冷酷点说,现在很多人觉得文学很好搞,写写就能像个样子的原因不过也就是搞文学的人太少,像样的东西太少,大家都不玩这个,你随便玩玩看起来也挺像样的。写诗能在唐朝立住脚才是真诗人,现在聪明人、天才都赚钱去了,没人陪你玩,自己占山头拉大旗你不寂寞的慌么?
且让我在风中睁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

好友

4445

积分

业余侠客

铁胆

Rank: 4

15#
发表于 2014-3-7 17:34:14 |只看该作者
那么我们按各个领域的从业者来说,一般从入职到退休,平均都有三十年的时间(这是最基本的),按照一天八个小时,一年250天的工作日,得出时间为250*8*30=60000小时。几乎每个上班族都有六万个小时投入在本领域,远远超过一万个小时。请问我们周围的专家在哪里?只见熟练的老教师、熟练的老医生、老技工这样的合格工作者。哪里有专家,有几个专家?那造成专家和合格工作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是一万个小时吗?实话实说,就算那些天赋平庸的人投入加到十万个小时,根本也无法成为专家。


做一万个小时的四则运算当然不能让你成为数学家~
你确定你周围的那些老教师、老医生、老技工几十年来一直都待在“学习区”里面精进自己的技能么?


比如体育领域,不会有人蠢到认为自己练一万个小时的篮球就可以成为科比、练一万个小时的跨栏就会成为刘翔、练一万个小时的游泳就可以成为菲尔普斯……不行就是不行,一百万个小时都不行。都别说成为科比、刘翔、菲尔普斯,成为民间高手的可能性都极低。如果真的有人想去实践,他会发现自己练不到一千个小时,身体就无法承受这种专业训练了。


我在5楼引用的文章已经提到过,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的确有特殊要求,但纠结于这些个别的例子对于我们普通人的学习没有指导意义吧?
文能读书写字,武能炒菜做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6#
发表于 2014-3-7 17:35:46 |只看该作者
卫康 发表于 2014-3-7 17:13
我不同意一万小时理论。
就如同x所说,只要一天投入五小时,只需五年就能达到一万小时。
那么我们按各个领 ...

学生时代,暑假做过推销员,我的业绩一直平平,基本都是在平均值,然后有一回听别人说我的对班在背后说我“坏话”(她的业绩多我三分之一,也是全公司最高的,所以我平时都心安理得),火了,一连几天我努力也都超过了她,只是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大,不干的念头也越来越强烈。然后有一天跟顾客吵了一架,自己跑了。

后来一直在想这件事,她天天那么上班怎么没觉得辛苦?听别人说跟顾客推销产品都跟聊天似的,聊着聊着就做成了。我不行,我盘算着怎么把产品推销出去,推销好了,业绩完成了就松一口气。跟谁都不想多聊。

大约她的那种心态这就是练习一万个小时的先决条件吧。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0

好友

6669

积分

职业侠客

痴呆兄

Rank: 5Rank: 5

17#
发表于 2014-3-7 17:42: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卫康 于 2014-3-7 17:44 编辑
陈皮 发表于 2014-3-7 17:34
做一万个小时的四则运算当然不能让你成为数学家~
你确定你周围的那些老教师、老医生、老技工几十年来一 ...

请问学习区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可笑的概念。提出这个的人自己思考了没有?
而且据你的意思,既然身边可见的普通人都无法长期呆在“学习区”里,那么这种“学习区”对普通人的意义又在哪里?

体育项目根本不是什么个例,是和所有领域一样的普通例子,只是它的可量化、显性特征使得一些人别有用意地把它称为个例。

我觉得这样的话题可以召唤cjdxc、一层这样的技术男来回答,他们肯定对在科学领域,智力和天赋从高梯度向低梯度的碾压是多么血腥残暴深有体会。
且让我在风中睁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4

好友

61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18#
发表于 2014-3-7 18:31:27 |只看该作者
原来看过一个国外的心理学教授在40岁开始学吉他,用自己亲身实践试图证明这个10000小时理论,他发现之所以说成年人学不会乐器,当然硬件方面会差一些,比如手指灵活度什么的,但是主要是因为成年人很难像儿童那样坚持重复做单调枯燥的事情。儿童可以连续很长时间都在练习一个曲子,对于他们而言,可能练习什么曲子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而成年人就很可能感到无聊然后放弃,所以说成年人很少真正坚持10000个小时。。。
呃,提到理工科方面智力和天赋的碾压,我有体会,但不是血腥残酷的体会。。。
臭不要脸地说,从小到大我一直是属于我周围人中碾压别人的那一类。。。其实也不算碾压,就是真正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别人少。小时候,我爸妈同事们都挺喜欢我,夸我聪明什么的(当然大家都会这么夸别人的孩子),每次我爸都会特意回头跟我强调一次,那是别人客气,你别当真,而且经常跟我强调这种危险性,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聪明不是个好词,上学之后被身边人用这个词联系上时,也感觉特别别扭。。。
可以说直到小学六年级,升初中的时候,我才对聪明的有了一点体会。我小学是在镇子上读的,然后读初中,我妈让我去考市里的初中,我也没看书,就去了,然后当时班里也还有些人去考了,包括老拿第一的女生,结果是我考上了,她没。
读初二的时候,我们班数学老师换成一个我们学校数学方面很强的一个老师,他特别欣赏我,让我周末参加学校里组织的奥数培训,这个实际上初一就有了,但是因为我每周末都回家,就没参加,但是这个老师特别喜欢我,他曾在老师办公室里说我们班就我算有数学思维的,然后感于知遇之恩啊,就去了,后来初三的时候奥数拿了国家二等奖(全市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一等奖那个是隔壁班的,隔壁班去的人都是互抄的,基本都拿了奖,不过说是国家二等奖,应该也只是省里的,我们肯定不是跟别的省一起比的,而且,很显然这个奖在之后也没有产生任何作用,就是张红色的纸。。。),然后也轻松上了我们市里最好的高中,但是初中的那种方式在高中里不奏效了,就是高中教育真的纯粹就是追求分数,我直到高三才突然领悟,原来读高中就是为了高考啊。。。然后到高三的时候才算开始写作业,上课听讲,然后第一轮复习之后,成绩又上升成我们班里前五的水准,考的最好的时候就是班里第一,上武大华科没问题的那样,但是结果比较惨,高考考得不好,然后复读一年,因为有点不甘心,然后复读一年,还是没能刻苦。。。反而踢球比原来更多了,因为复读班里有好多喜欢踢球的。。。。成绩也还好,偶尔考几次第一,跟之前那年感觉差不多,不过平时基本稳定在武大华科再稍微上点的水准,但是高考没平时好,所以就到了湖大。。。就是这样了。。。
中学的时候,有时候同学问我题,我给别人讲的时候,我说你看,很显然,这样,然后他们就茫然了,怎么就这样了,我说这不是很显然么,然后分成一小步一小步解释,然后他们就明白了。。。理科里面就是这样有些自己看一眼就明白怎么回事,但是有的人确实需要多看几眼。
嗯,说完这些,我觉得自己真的很臭不要脸。。。

点评

秋裤套秋裤  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我等望尘莫及呀。╮( ̄▽ ̄")╭  发表于 2014-3-7 22:19
这么苟且的活着,你不觉得心慌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9#
发表于 2014-3-7 19:04:31 |只看该作者
cjdxc 发表于 2014-3-7 18:31
原来看过一个国外的心理学教授在40岁开始学吉他,用自己亲身实践试图证明这个10000小时理论,他发现之所以说 ...

这么一大段话也只有最后一句让我开心。不过,我觉得你这个例子与楼主的主题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你的例子只能证明聪明生稍稍努力就得到好成绩了,但没说差生努力会不会有效果?

其实我小学成绩一般都倒数几名,初二时对隔壁位的男生有好感,为了吸引他的注意(他全班第一,老师为了挽救我,把他搁我旁边了,真的很清秀,清秀也还不是问题,问题是,我当时在看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那书店下册全被人租光了,我看完上册,没租到下册,那叫一个急,上课人都摊在桌子上,他课间居然兴致勃勃地给我讲后面的故事,我那叫一个“透心凉”,我原本想吧,那些人都是书呆子,不懂的武侠,我懂,我不会“读书”没关系,我是“看书”的。那时才发现,有人又会读书,也看武侠小说……),然后我一努力,马马虎虎也进前三了。但就在进前三以后,我发现了我不是真正读书的料,我其实资质很一般,再努力也只能到前三了。我只是不比别人差,我以前有潜力没挖掘出来,现在全挖掘光了,再努力也没用,到第三名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所以我现在无论做什么,都有一种,我不比别人差,努力努力还比别人好一些,但不可能脱颖而出成为骄骄者。“不比别人差”是努力的结果,而不能成为“骄骄者”是“各种天赋”所决定的。

或者用通俗的话说,普通人练习练习都能比别人好,因为别人不够努力。有天赋的人练习练习,是别人再努力也赶不上的。

(讨论这些表示头很疼,极需要补脑)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0

好友

6669

积分

职业侠客

痴呆兄

Rank: 5Rank: 5

20#
发表于 2014-3-7 19:33:55 |只看该作者
cjdxc 发表于 2014-3-7 18:31
原来看过一个国外的心理学教授在40岁开始学吉他,用自己亲身实践试图证明这个10000小时理论,他发现之所以说 ...

我当然知道你是碾压别人那种才会叫你来说,否则不是伤害你吗。也不用觉得自己臭不要脸,过程不重要,结果说明问题。学1个小时和学100个小时,有效果才行,所以你不是没学,只是学得比别人快些。
不过你们高中可能不大好,没什么顶尖高手,所以导致年轻的你不思进取,这是个损失。
很巧,我高中也踢了三年球,认识各种球友和小流氓,啥时候咱们比划比划。
且让我在风中睁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7 07:1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