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1980年的爱情

  [复制链接]

29

主题

9

好友

3100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1#
发表于 2014-2-20 20: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魏虻 于 2014-2-20 20:15 编辑

先提上来,看完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

好友

3100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2#
发表于 2014-2-23 12:18:35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必须在前,写作才能进行,除非体系庞大或者风格随性的创作。不知道此篇是不是作者自己家的故事,有个说法好像是越是自己身边的人越不好写,这个说法并非限制,是对作者有更重要的要求,是要有品质像看陌生人一样看他们,要求人格当中有某种气概。这篇整个语言都不够大方,情感的观察和处理太笨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

好友

3100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3#
发表于 2014-2-23 15:36:1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魏虻 于 2014-2-23 18:37 编辑
温书 发表于 2014-2-23 14:57
故事在前我不太喜欢,我一般喜欢的是故事里人物的遭遇,这是我最感兴趣的,还有就是我是否参与到故事里人 ...

故事问题实在是个太老的问题了,最近恰好有读到相关的一段话,

“在现代文学中,经过康拉德、詹姆斯、卡夫卡以及乔伊斯的作品带来的重新评价,情节成为更具复杂意图的手段,故事本身已经降级为意识形态、哲学或心理动机的载体,小说中叙事或事件之链,退化成了现代小说大师悬挂意义的一条线,正如在詹姆斯和卡夫卡的作品中,虚构的故事往往消失在情节和象征结构中……这与我们生活习惯中的沉默和私人话语的衰败直接相关,我们几乎再也不互相高声诵读,只有孩子会在日暮时分聚集在一起听讲故事。……面对动荡廉价的情感,小说艺术朝内转,它力求用高难度的技巧吸引我们的注意,语言的丰富,形式的多元,这些方面取得伟大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代价也很明显……”

这是斯坦纳的《语言与沉默》,后面作者就惋惜的是失去了那种“天生的”小说家这样的资源,这样的小说家随时可以用妙趣横生的故事打动任何一个萍水相逢陌生人。虽说似乎理性的批评家从来不可能预言艺术,但是感到这里讲的那些必然性和危机的确实存在是不可能被忽视的。可能故事形式并不是走不下去而是蕴含的东西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13 20:5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