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才看了胡金铨《大醉侠》

[复制链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6 13:16:10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2-3-16 13:40 编辑

感慨到不能行。

布景、服装之用心,人物刻画之到位。官有官样,匪有匪样,陈鸿烈的玉面虎若放在央视《水浒传》里,不知多么出彩。白衣王伦太面了。
和郑佩佩比,林青霞也是裹多了奶油和蜂蜜。
《十面埋伏》就不提了那贱逼,《卧虎藏龙》多少场面向胡片致敬?而两者放一起仍能被胡片比下去。
胡金铨是北京孩子出身,片子里许多细节分明是北方的语言和物品。比如大醉侠说吃炸酱面。倒不是北方的就全好,而是联想到导演因时代所迫,远离故土,而在港台弹丸之地,一招一式滋养他的还是小时候的熏陶,难免感怀。

此外,60年代电影的舞台剧、戏剧的感觉,讲究步伐、讲究构图……电影本就是浓缩后的艺术,和舞台连着根,其经典性怎能用蒙太奇和电脑CG来替代?
想想看,60年代的那些经典的日本影片、小林正树的《怪谈》、港台武侠片、美国的《2001太空漫游》……都有浓重的舞台剧的滋养。
甚至还有梅尔·吉布森79和81年的两部MAD MAX(这个跳脱得太远),绝不是因为《辐射》和《北斗神拳》有它的养分,也全和20世纪60年代的那些片子的优点一样,堪称后世典范。

《大醉侠》打斗起来也比较真实,强调动作的迅速,基本是一下就结束战斗。《醉拳》打的花样百出当然也NB,但《大醉侠》的招式和它导演讲求真实的古朴气质相配——虽然也模仿了点日本片的武术。

我看的电影不多,觉得电影没有书的天地广阔。所以就知道这么多。知道少而感慨多,就不细表了。

等到70年代之后,香港电影就都是粤语了。南迁的北人也渐渐被当地的水土文化所融解。

有时,因为很多原因,到年纪大了才找到一些东西的根源。才知道源流比下游甚清冽、甚广阔。这种感慨时有发生而不知能责怪于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黑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17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