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陈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 不如来说一下那些别人都说好,但是你觉得非常枣糕的书吧~!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
发表于 2014-1-14 11:54:58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的跟不喜欢的经常变来变去。现在不敢很确定的说不喜欢谁或喜欢谁了,我感觉自己还会变。

不过有一个写作方向被理了出来,那就是:我想用现代主义的的手法写现实主义的内容。核心是不会改变了,可手法因为东学,西学一直不定性,所以看书也跟着喜欢这个,喜欢那个,也还没有定性。

可以肯定的,喜欢《红楼梦》啊,沈从文啊,张恨水啊,都是因为看得时候很舒服,就像小孩喜欢漂亮的公主,英俊的少年,师父捏的哪吒踩风火轮的泥糖;喜欢卡夫卡,海明威,胡里奥啊,是因为看得时候很惊奇,就像小孩看到一个新奇的东西,引起了兴奋(我记得做出一道很难的几何题时,特别高兴);还有喜欢托尔死泰啊,巴尔扎克等,是因为心里又怕又敬畏,就像看到一个高人,指责我出现的很愚蠢的错误,因为他的态度很温和,所以能听得进去。


也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有可能喜欢的变成不喜欢,不喜欢的变成喜欢。

那啥,看楼起得高,过来捧一场。很累的,楼主赏个笑脸吧。

点评

陈皮  : )))  发表于 2014-1-14 12:22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14-1-14 16:28:0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4-1-14 16:31 编辑
余余 发表于 2014-1-14 15:17
《红楼梦》我第一次读时,初二还是初三暑假,就关心宝黛的爱情故事,然后看到宝玉竟然跟袭人做了“云雨 ...


按红楼的礼制,每个少爷在正式娶亲之前,都要收两个丫环,可能是为了学习男女之事,也是为了怕他在正式娶亲之前与别的正经女子有了苟且之事,坏了名声。丫环起着“手纸”的作用,在当时是符合礼仪制度的。(这事兴儿跟尤三姐说的时候提起,说贾府里的爷在未成亲前都收两个丫环,凤姐一过来就利用各种借口把这两人给弄走了,又怕别人说闲话,逼着平儿做小。还有就是李纨也哭过,她说贾珠(她老公)死的时候,如果不是她看那两个人守不住趁年轻都打发了,自己也不会落了单,没人商量。这就是不同之处,丫环收房出房,都跟做买卖一样,但妻子不同,老公死了,得守着。这才是原配。其实中国古代不是一夫多妻制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这里的妻才是正妻,才是相濡以沫的)

其实红楼是讲究礼制的一本书(不要按建国后的思想来想),他们说遵从的礼是,古礼,是中国礼乐文化中的礼。是孔子没被汉朝的董仲舒利用后所讲究的那种礼。宝玉说过,孔子是亘古以来第一个,他的话不可不听。书中也假借甄宝玉说过,女儿的名声比天尊,佛主什么更尊贵。然后就有一个脂批说,看,他不敢说女儿这两个字比孔圣人尊贵。可见是知礼的。(书中还有许多地方写到,宝玉很尊崇这种礼,过父亲的书房(父亲不在里头)他也下马,看到贾琏去敬酒,他赶紧跟在后面。)

看红楼,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最好。远古而亲切。

红楼里写得是大家闺秀,无论湘云也好,黛玉也好,都是守大礼的。黛玉吧,只求跟宝玉相知相悦,但宝玉话说白了,话说直了,她就会觉得被侮辱。黛玉一点都不忌妒袭人,也正是这个原因。袭人就是一张‘手纸’,没什么的。宝玉如果跟宝钗,湘云做出那样的事,那就不同了。一是真坏了宝玉的名声,二是这种情况下大概只能成亲或一死以证了。

红楼其实讲的是心,宝玉跟黛玉讲的是心心相映,与妙玉,晴雯等等也是讲心。


我是个红迷,所以很希望大家喜欢红楼。读红楼,不能按现代人的观念来对比,不然就读不出味了。

呵呵。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陈皮 + 10

总评分: 经验 + 10   查看全部评分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11 01:0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