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18|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查】你觉得很一般但被抬高了的作家、导演

[复制链接]

1542

主题

18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梦想家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 00:14:5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如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http://blog.sina.com.cn/u/1471141027

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1#
发表于 2012-8-28 22:57:11 |只看该作者
村上春树。
可能是我学识太浅了,我感觉不到那些文学评论里的任何“细节”。
我本不欲生,忽而生于世;我本不欲死,忽而死期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60#
发表于 2012-8-23 02:44:37 |只看该作者
我是美工 发表于 2012-8-10 17:15
看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追踪它的思想源头,我认为有一股对芥川影响很大的思想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那就是中 ...

看其全集,他也是逐渐出世的。他的自杀是多方面原因……鲁迅的小说一点不差,但不适合十几二十几岁的孩子去读。感觉他俩相似,我觉得是因为此两人在后期都遁入寓言体,但这也没啥奇怪,中日两国那么多志怪的老文都是改写的素材,酉阳杂俎、搜神记等等,都是。

感觉此二人中后期开始,都有避世心态,对现实非常失望。芥川的自杀和鲁迅不自杀,事实上都是消极的。但他们既无法改变自己更无法改变世界。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9#
发表于 2012-8-22 17:35:06 |只看该作者
打小听过一句老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长大后才知道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意思。最近更进化到“这不是我的菜”。和艺术沾边的领域,还真没法评。凭什么去评?就凭各自的口味?拉倒吧。

最烂的,反而容易得到公论。
凭文字去打动读者,还是让读者为文字感动?我选择后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150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8#
发表于 2012-8-18 15:09:28 |只看该作者
陶北 发表于 2011-9-1 15:47
请举例说明。

个人觉得沈从文被低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7#
发表于 2012-8-10 20:17:31 |只看该作者
我是美工 发表于 2012-8-10 17:20
其实许多人都在说鲁迅像龙之介,‘鲁迅先生的作品受龙之介影响’

关于鲁迅与龙之介的事,我承认我的态度不够认真,你关于他们的论点我看了,很受教!谢谢~!

另外,我写了一篇关于我心中的鲁迅的文,在随笔那一版,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看。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6

好友

256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Heilan Super Team

56#
发表于 2012-8-10 17:20:51 |只看该作者
柏仙妮 发表于 2012-8-8 21:51
好吧,如果你是指这句话的话,那么我承认我不够严谨,因为之前看过一篇文,里头陈述了鲁迅文受龙之介影 ...

其实许多人都在说鲁迅像龙之介,[/color]‘鲁迅先生的作品受龙之介影响’


像龙之介----受龙之介影响


忽然之间差别这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6

好友

256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Heilan Super Team

55#
发表于 2012-8-10 17:15:38 |只看该作者
柏仙妮 发表于 2012-8-8 21:51
好吧,如果你是指这句话的话,那么我承认我不够严谨,因为之前看过一篇文,里头陈述了鲁迅文受龙之介影 ...

看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追踪它的思想源头,我认为有一股对芥川影响很大的思想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那就是中国佛教中的禅学理论。芥川的作品有很强烈的顿悟感,看到最后往往有一种豁然开朗,被当头棒喝的感觉。他的这种追求是一种有意的仿禅倾向,而这种仿禅倾向在日本文学中也绝不是孤立的个案,这个,与本主题无关,不多说了。芥川本人并不掩盖自己的这一倾向,甚至有以此为标榜的苗头,我们可以从他作品的标题中窥视一二。《戏作三昧》、《地狱变》、《袈裟与盛远》、《龙》等等。而“三昧”、“地狱”、“袈裟”甚至“龙”这些词语都是佛教用语。直接在小说的标题中涉及佛教用语,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何况芥川的小说中有很多角色直接就是和尚,讲的也是和尚的故事。可以说芥川小说中完全摒除佛教禅学元素的几乎没有。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被学院派归类为基督教系列的小说,最明显的莫过于《基督徒之死》这篇。这篇大家应该都读过,内容我就不重复了,没看过的赶紧上网找。在这篇的结尾,芥川追求的那种“刹那间的感动”,这根本就是禅嘛。芥川的一些短小的作品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当禅宗的公案来读。比如《蜘蛛之丝》、《蛙》等。
可一味地追求从顿悟中找到救世的良方而不得(佛家七苦之一),芥川无法解脱,并最终逆流走向悲观厌世,造成了自戕的悲剧。
芥川的文字,意象繁多,词藻华丽,想象力天马行空,从本质上说芥川的作品根本就不是现实主义的,他倾向于寓言体。他的寓言体并不涉及特定社会背景,而鲁迅的小说与之正好相反。有人认为芥川的作品描摹人性,我觉得芥川更在意的是为什么燃烧欲望后没产生满足反而产生了幻灭。这就不是人性问题了,可以说它升华到了宗教层面。另外芥川的艺术观是为艺术而艺术,可鲁迅却是批判这种艺术观的。芥川自戕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自己的艺术观的怀疑。

相比较芥川,鲁迅就比较容易说了。鲁迅是入世的作家,而芥川绝不是。
鲁迅的思想就三个字:反、封、建。
其他的思想都是建立在这个之上的。看鲁迅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杂文,有两个字最扎眼------奴才。鲁迅批判的人性根本不是人的本性,而是封建积习下产生的人的奴性。这个一定要搞清楚。不是鲁迅没能力批判人性,而是鲁迅发现了中国人最迫切需要改造的是既当了奴才却又为当奴才而感到非常过瘾的这种畸形伦理。我说鲁迅伟大就因为他眼光长远,他比较了本性与奴性后选择向奴性开刀,这太了不起了,从鲁迅到现在就要一百年了,中国人的性格根本就没变嘛。如果鲁迅不是被贬低,被歪曲,被捧杀,被破罐子破摔,而是被公正客观的评价(我觉得中国到现在还没有一本能够公正客观地评价鲁迅的书,全是别有用心的意识形态),中国人现在至于还是这个德行吗?孔乙己,阿q这种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在现在找不到变种吗?那些高考过后才知道老妈或至亲死了的学子们,与古代封建制度下那种一考定乾坤的科举士子有什么不同吗?看看这些小孔乙己吧!
然而这些都是什么造成的呢?封建!!不会有人认为现在已经不封建了吧?
从小说技术上说,鲁迅的根源也是在中国,他的人物塑造,他的比喻,他的白描都隶属于中国传统。鲁迅是现实主义的,很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即使是像《故事新编》这样的集子也充满了对现实的反讽和鞭挞。从表面上看鲁迅好像是个悲观主义者,但实际上鲁迅的内心深处是有希望的,《呐喊》自序中那个有名的黑屋子比喻可见端倪。而且正因为这种不同芥川与鲁迅的最终结局也不一样,一个是自杀,一个不是自杀,有时候,这就足以说明问题。

关于鲁迅和芥川的比较足可以写一整本厚厚的书,我简单地谈自己的看法是想说明鲁迅的小说与芥川的小说无论从思想上,表达的重点上,小说的技巧上是绝对没有任何父子关系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必须被批判。


其实把这两位伟大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事,可要是有人硬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父子关系,却又拿不出证据,说不出道理,凭借的仅仅是自己的感觉,想当然,这个就有点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

好友

503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54#
发表于 2012-8-9 12:45:28 |只看该作者
自己无法点评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

好友

503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53#
发表于 2012-8-9 12:41:48 |只看该作者
Juneau 发表于 2012-8-9 11:50
多谢陶北不喜欢克莱齐奥,让我得了一本
不喜欢克莱齐奥的书都可以捐给我哈我出邮费都要得

这两本我都有啦

点评

镇州大萝卜  我有一本《乌拉尼亚》,可以给你。  发表于 2012-8-10 17: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11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