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文学无缘诺贝尔?学者称无需外在标杆来证明

[复制链接]

842

主题

0

好友

5512

积分

职业侠客

海绵宝宝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3 22:49: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8年07月27日 <br /><br /><img src="http://www.media.edu.cn/tepin_4798/20070920/W020070920320124865923.jpg" border="0" alt="" /><br /><br />图片说明:王德威<br /><br />今年香港书展的主题由去年的“阅读香港”变为“阅读世界”,对应香港书展“阅读世界”的主题,王德威在题为《文学行旅世界想象》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当代文学在基本的创作场域上,早就以全球化的坐标为出发点。“无论是江南的苏童,还是西北的贾平凹,可能创作的是一时一地的生活经验,或者是对所在地一个区域人情风物的写照,但经过网络的后现代传播,他们的影响已经是世界性的。”<br /><br />王德威认为,在今天这个繁复的时代、资讯的时代,文学必须处于一个流动的状态,必须比以往呈现传递不同的现象,建构不同的对未来的憧憬,“文学不应该为一时一地的生活经验所局限,而应当远远超过我们对现实的认知,被放大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他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在过去发展30年里呈现出来的这种丰富性、想象力的“井喷”,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五四”文学遗留的“转移性情,改造社会”(鲁迅语)的定位与功能。<br /><br />王德威还指出,若是以大国崛起的心态看待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会发现,中国当代文学已无需要这种外在的标杆来证明。<br />尽管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频频“辩护”,王德威依旧指出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上面临的严峻问题:“令人担心的是,一批在80年代业已成名的中国作家,新世纪后创作上呈现的普遍水平下滑趋势。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那些曾经令我们崇拜、激动的中文作家,今天的作品很多都让我们失望。”(消息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02

主题

0

好友

3883

积分

业余侠客

活死人

Rank: 4

2#
发表于 2008-8-4 10:42:13 |只看该作者
从大言不惭到厚颜无耻……这种自慰手段真是越来越厉害了,但结果总是早泄。
牧山人
微博:http://weibo.com/awu0610
小站:http://site.douban.com/110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450

积分

新手上路

学弟

Rank: 1

3#
发表于 2008-8-4 10:50:21 |只看该作者
<p>哎。一见到中国文学就开骂。真怀疑到底看过几本活着的中国人写的书。</p><p>“都是垃圾我才懒得看。”</p><p>哈哈。</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8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