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045|回复: 1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都是要死的人,讨论什么韩寒

[复制链接]

1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 10:40: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女诗人唐兴玲已经去世了,我们也都将去世。生命这么有限,拿来讨论韩寒值不值得?如果我下一小时就离开人世,大概会后悔用人生最后的时间来讨论韩寒。无论韩寒的社会影响有多大,他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甚少。各位黑蓝的作者们,花你们的时间好好写一篇一等好的小说,要比花很多时间去读韩寒的三流小说,去考证他是否代笔有价值得多。我不清楚你们讨论韩寒是否代笔的目的是什么?你们的特长是写作(或者还有其它),但绝不是侦探!嘴里吞吐着貌似专业的诠释论、实证论,你们有搜索过诠释论、实证论的定义和内容吗?你们了解这两者的细则吗?你们了解现在倒韩各方的行动,是刑侦或者诉讼的哪个环节吗?虽然目前事情的焦点貌似与你们擅长的文学有关,说起来你们在侦破事实这方面都是绝对的外行。拜托,如果真的对侦破有兴趣,先去读十本法学的书,好好了解和理解一下法学的逻辑
说起来,我和你们一样,统统都是外行。我要是有一点侦破的天赋,我也早就闷声冲着2000万去了,干嘛还在黑蓝论坛这里跟你们逗乐呢。我就是完全不行,所以只能外行看看热闹罢了。胡安焉还问我读没读过《三重门》,想用这个激我,这个问题对我根本不重要(但是不妨碍我向那些真正有考证能力的人的劳动致敬,无论他们是否考证出了结果)。我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中学生,语文老师推荐了我就会去认真读一读。放着黑蓝这么多好作者的小说不读,我干嘛要去翻《三重门》?
以下是我跟帖发布过的对韩寒的批评。我对韩寒的发言也仅限于批评,对于他是否代笔,我的发言不值得一提。为避免浪费生命,对于韩寒是否代笔一事,我也绝不再发言。


我对韩寒的批评

关于很多人提到的,韩寒是个有勇气的人,与体制对抗的人,这个我有很大的异议。
因为我是做过NGO(NGO,非政府组织,也称民间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她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的,对非政府的,或者说真正与体制对抗的力量有更多近距离的了解。
包括现在的很多公知,都对此有概念的混淆(当然不排除他们故意装糊涂,愚弄大众)。与体制对抗,并非是一定是民营或者一定是在政府、体制单位之外工作。我见过一些所谓体制内的人,利用一切机会和能力去做有益社会公益的事,甚至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做NGO的事。他们是在体制内的单位拿薪水,但不代表他们赞同ZF的所有立场。
另外在体制外工作、盈利的很多人,也未必是反体制的。他们利用这个体制的规则去牟利,甚至是肮脏见不得人的利益。这些人很难断定他们是反体制的。
所以,在说谁是五毛、反体制的时候,最好先搞清楚,体制的内容是什么。
我先以我个人的一些浅显的观察大概描述我所以为的体制。体制就是一种制度(而非个人),它维护一种利益、权力的分配格局和分配方式,并且为这些方式塑造一种文化,尽一切能力去给它能力所及的人去灌输这种文化,使其成为信徒、簇拥。
坦诚地说,目前许多的NGO人士,做的事情和体制的性质完全是一样,专制、培养信徒、贪婪权力……
许多做NGO许多年的人,要么是天生适合做公益,真正怀有一颗公民社会的心的人。要么大多是一群打了鸡血,并且随时准备给别人也打鸡血的人。
有幸,我也见识了许多人格独立,不为任何利益群体所俘获头脑的独立人士,坚持做着许多有益社会,但却被称为“微不足道”的事情的人。微不足道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成为偶像,而不是他们所作的事情的真正社会价值。

而韩寒做过什么反体制的事情?没有。他没有写过什么真正犀利的文章,能导致他被guan ya或者其它的特殊待遇,没有。真正写了有价值的东西,而被删除的人们,你们都看不到他们写的东西,和他们所作的事情。他们甚至从来没有在你们的眼前出现过,没有任何的追随者和信徒。他们永远不能成为偶像。

而韩寒利用了公知这一称号,达到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可谓欺世盗名之辈。

商业化的炒作,无可厚非。炒作之外,郭敬明的一切商业行为,包括炒作,也都是无可厚非的。韩寒也可以这么做,但是他做的和郭敬明又不同。他自己是商业偶像,但是却要告诉大众自己是政治偶像。质疑韩寒的人就成了五毛。我就是想告诉挺韩寒的人,为什么质疑韩寒的人不是五毛,政治立场不是非黑即白这么简单明了。
最起码,应该把政治和商业分清楚,韩寒的行为都是商业行为,不是政治行为。


我很赞同陈树泳的一段发言,转发如下:
我投了认为韩寒是假冒作家。
对是否代笔一直不太关注,在微博上看到一大堆分析,头疼,没有兴趣看。说他假冒,不想从是不是原厂原装这个角度讲,从他的“成就”和质量角度讲,他就是个伪劣的作家。假冒伪劣这个词通常是连在一起说的,如果有伪劣这个选项,我会毫不犹豫投上一票。有时也会愤恨,觉得可耻的是有那么多人买他的账,一般人就不管了,无所谓,我高中的时候也读一点《零下一度》的几篇和《长安乱》的开头,不感兴趣,对于一个高中生,我很能原谅。但那么一堆中国作家,在力挺韩寒,这些人是有个成熟大脑的,挺一个喜欢说俏皮话的人让我觉得已经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韩寒博客的杂文几乎没看,《零下一度》和《长安乱》,不就是讲话聪明一点嘛,如果这也是优质的文学,甚至代表中国青年写作者的文学,甚至代表当代中国的文学,那么就见鬼了。韩寒就是靠语言伎俩来吸引人的,跟郭敬明煽情得泪流满面本质上是一样的,不是文学上面的吸引力、更不是洞察力上的吸引力,郭敬明是喷香水招蜂引蝶,韩寒是带铁面具以示威武,一个东方不败,一个外强中干,能说郭敬明是伪作家本质是商人,为什么不能说韩寒假冒伪劣。韩寒说的那些话,那些观点,小说里流露出来的见地,说得比他好的作家大有人在,甚至他会把说傻话当成乐趣,我实在不明白,就有那么多同是写作的人还是有头有脸的人会觉得韩寒身为一个作家不错,是个当之无愧的偶像。调查表里面的那些挺韩的作家们,他们认为韩寒哪批作品好到足以命名为“中国80后十大杰出代表人物”和“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当然他们会说这个跟是否代笔毫无关系,我们谈的是事实真相而不是价值判断的问题。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你们犯得着这么维护它吗?你们重视真相倒了这个地步那么在中国你们肯定有得操劳了。我相信每一个作家,面对假冒伪劣产品,比如食品的伪劣制造的时候,肯定是义愤填膺,即使不义愤填膺,也是反对商家这么干的,除非自己家或自己亲戚好友也在生产假烟假药假酒地沟油,不然很难解释对这个问题的判断还有什么好说的。只有自己也是个不怎样的作家,才会如此欣赏一个不怎样的但能够成名的写作者,知道在这个时代靠真本事出不了名或非常难出名,看到草包能出名,不就给自己提供了一种成名的可能性不是吗,当欺世盗名成了正常而且被拥护的事情的时候,你不想也潇洒玩一把?有一个词叫“物以类聚”,还有一个俗语叫“天下乌鸦一般黑”,说的就是这一类货色,只有那些无力靠真本事又想出名的人才会觉得韩寒是个了不起的作家。
“韩寒怎么可能代笔?”这种反问对我来说毫无意义,同样可以用“韩寒怎么就不可能代笔?”来进行反问。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出乎意料和大跌眼镜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技术层面的事情,已经有太多人讨论了,我不想参与,所以从质量假冒伪劣这方面讲。如果有作家说:“韩寒就是好韩寒就是棒韩寒就是了不起。”那么,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除了对他鉴别力充满鄙夷之外更对他有眼说瞎话的人格充满鄙夷。我倒很想有媒体采访采访这些支持韩寒的作家,让他们先撇开代不代笔这个问题,问问他们,韩寒与你欣赏的那些经典作家相比,他算个什么东西?还有,韩寒曾经说“文坛是个屁”,这些被他称为屁们的人,我为你们的尊严感到同情。

我对陈树泳的回复:
我特别同意你的这种反造假。
说起来,韩寒以及那些有头脑依然捧着他的人们,确实曾经让我困扰。
我最早读韩寒是高中语文老师推荐,他很欣赏他。于是我去书店站着读完了《三重门》。
这种作品和这种追捧,都曾让我迷茫,对文学缺乏判断。我曾经以为这就是文学,以为自己不喜欢文学。直到遇到黑蓝,才改变了这种状况。
另一方面,那些有头脑的人对韩寒恬不知耻的吹捧,也让我对这个社会的判断有误。我退学这样的决定,虽然是很个人化的决定,但也不能不说和这种所营造的虚假的社会知识有关。
曾经我也觉得一个人要够聪明才能成功,才能走到别人的前面。直到我09年我才真正意识到,走捷径是不可以的事。
我的父母都是经历和品格单纯的人,我没法从父辈那里获得关于这个复杂世界的正确知识。而这些无耻的社会名流们又都撒谎。他们一直站在高高的位置上,获得最多的利益,并因此恬不知耻地撒谎。无知的青少年却把他们看作权威,以为这些就是正确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果子熟了!

1542

主题

18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梦想家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12-5-1 11:03:43 此条消息来源于黑蓝手机报 |只看该作者
嘉一!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http://blog.sina.com.cn/u/147114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3#
发表于 2012-5-1 11:28:19 |只看该作者
别的不说了。解释下术语出处 诠释论 和 实证论 参见维多利亚.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凤凰出版集团,2009年版),除实证社会学和诠释社会学之外,书中还提到两种常见的社会学理论——批判社会学和后现代社会学。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12-5-1 15:47:59 |只看该作者
写小说很重要,但也有跟写小说一样重要的事情。

凌丁在之前已经讲了调查的意义,引用一下:

“意义在哪里呢?对于我来说,可以是文学意识形态的一次历史梳理。
长话短说,76年以前,主流文学界以政治标准领导文学标准,80年后文学标准的重要性增加,开始形成“纯文学”的意识形态(在法国是福楼拜和波德莱尔就完成的事儿),90年代末,文学制度改革,网络技术发展,消费文化兴起,多重影响下,经济标准开始压倒文学标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主流文学向经济场的游戏规则转向;完全以经济场游戏规则支配的消费文学繁荣;独立文学(比如黑蓝的文学)则为了自己的“文学性”(文学标准至上)有意远离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的规则,为艺术而艺术,以布尔迪厄所说“输者为赢”的逻辑参与到文学场中象征资本(而非显性的经济资本)的竞争之中……

以上是很有趣的文学现象,作为一个当下文学现象的观察者,很有兴趣看看:作家面对如此复杂的文学现象的态度是什么?作家的文学观是否有变化?是什么变化?我们奇葩的文学史还将会发生什么?置身于这样复杂现实之中的我们每一个个体,如何书写历史?”


我对讨论这件事是从不感兴趣到现在感兴趣的,主要是这个讨论启发我如何去看问题,不仅是韩寒事件这个问题,也对交流过程中参与者们的谈论品格很感兴趣。
从大的方面说,这种讨论,是对真相的需求,韩寒是作家(不管是他自称还是媒体给他的称谓),这让写作者们有了发言的余地,就像你谈到NGO是一个道理,至于从什么角度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更大的方面讲,韩寒的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韩寒个人的问题,我们谈论韩寒,实际上是在谈论社会,韩寒的影响即使没有在我们个人身上看到痕迹,但他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身边的朋友、跟我们有关联的人和事上面,甚至是读者对文学的看法会因韩寒而改变,从而影响到对我们自己文学的看法,这种影响很大、也很坏,当然没有韩寒也有其他人会带来这种影响,韩寒在这方面是代表,所以有讨论他的意义,而不是后知后觉狗尾续貂。不是有没有资格谈的问题,是谈得有没有道理的问题。就像写作者会写作,写作无疑充满各种观点,写得好就有意义。从谈论韩寒这几个帖子中,我觉得这种讨论写作价值的问题有意义。

而代不代笔的问题,早在方舟子质疑韩寒之前我就看过麦田的那篇文章,觉得很扯,后来也一直对方舟子本人不感兴趣,我对真相感兴趣,对大家的推断思路更感兴趣。世界并不以人的感觉在运转,一个人凭感觉判定另一个人是不是假人,我无法认同他的观点,一开始我觉得方舟子和网友是在恶意攻击韩寒,但这两天,看大家的讨论,我对质疑更加信服。

一个写作的人,即是一个有观点的人。一个人写作,不管他愿不愿意,他的观点已经在影响别人,我们并不生活在真空,我们确实应该对很多事都不必去感兴趣。但是,有些事,它们并不是跟我们无关。一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有多大的成分被庸俗化、功利化、欺骗性,我们也就多大成分地被排挤。谈论韩寒这件事,因为他的身份问题,所以也是文学范畴里面的问题(至少这个人是,虽然许多人不认可),除非他自己和媒体别说他的写作的,他也别写作,不然我觉得另一个写作者,依然很有兴趣也有谈论它的意义。如果说商业上的垃圾、政治上的垃圾、污染上的垃圾离我们还有点远的话,那我们自己的专业——写作上的垃圾,都跟我们没关系吗?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
发表于 2012-5-1 17:14:40 |只看该作者
陈树泳 发表于 2012-5-1 15:47
写小说很重要,但也有跟写小说一样重要的事情。

凌丁在之前已经讲了调查的意义,引用一下:

我认可你的说法,我们需要严肃的批评。不过批评韩寒,和韩寒是否有代笔是两回事。
我觉得大家的注意力应该放在批评韩寒上,而不是都去找有没有代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去找代笔的证据是无用功。
果子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2-5-1 20:29:44 |只看该作者
从大家对韩寒的文学价值的投票来看,在黑蓝,大家对他写得差没有异议,所以那个调查也是最少跟帖。
一个作家在写作上存在弄虚作假的嫌疑,大家对他的质疑,并非无用功,找证据正说明这是一种严肃的声讨而不是出于个人喜好的猜疑。认为他没有作假的人为他辩护,如果基于尊重事实和逻辑想了解事实情况的话,也是一种严肃地维护真相的权利。对韩寒有没有代笔,质疑是多方面,不只是三重门是不是他写的这个单一的质疑点,而牵扯到的人也不只韩寒一个。如果仅是商业炒作把他炒上神坛,想把他拉下来也没有办法,代笔的讨论肯定是跟文学有关系的,低劣的作品越是占领市场,好的作品也就更缺乏市场,大多数写作者发表作品,不管他写得有多严肃,总希望读的人越多越好吧。而如果是代笔、作假,就是非法的竞争和对阅读市场不公平的占领。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冷场小王子无限连击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7#
发表于 2012-5-2 00:14:25 |只看该作者
韩寒越是被放大、质疑和剖析,他的属性越是不断辗转腾挪,越能引起公众更大的偏激和冲动——而这,便是韩寒的胜利。
http://blog.sina.com.cn/rockdaxingx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流浪汉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2-5-2 07:59: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sui1003 于 2012-5-2 09:50 编辑

我都要给了凡跪了!你在几张讨论韩寒事件的帖里掺和了半天,我就问你有没读过质疑的焦点作品《三重门》,这就叫“激你”了?你对代笔事件没有任何自己的判断依据,光表达一通情绪,贴些离题的东西,最后发现自己的情绪影响不了别人求真的欲望,你就改为撒娇说这些讨论没意义不如大家一起来发泄对韩寒的不满情绪吧——你当然有权利这样做,我也有权利讨厌你!你光有情绪没有判断依据,但我和你相反!另说,你在那些回帖里好像还提到“自己当年辍学可能受了点韩寒的蛊惑”?拜托,你千万别那么幼稚!否则我真替你可惜:你这脑筋确实不该辍学。


我和树泳有交情,和韩寒无交情,但相对于私情,我更爱求真。树泳上面这段对韩寒的批评,只是表达了他对韩寒的主观厌恶情绪,以及论证了韩寒的水平配不上他的名气。先不说韩寒的水平早已有某程度的公识,单说对他的主观厌恶情绪,我两年前也表达过。但哪怕在我最厌恶韩寒的时候,我也不认为他的作品有代笔——这完全是两回事。树泳带着这么强烈的情绪投入对代笔事件的质疑,我很怀疑你的客观判断力已经受到了损害。

另外就是“文坛是个屁”这句话是有语境的,韩寒指的是文联作协这些官方文学圈。他说这话的原因是当时他和体制有接触,感觉里面官僚迂腐、人浮于事,所以他对体制内的创作很怀疑。但对体制以外的文学作者(当然也包括我们),他多次表达过鼓励和赞扬。我不肯定树泳对韩寒有多了解,但我严重怀疑你对韩寒有误解。“文坛是个屁”这句话,放在他说话当时的语境里,我觉得他说得好!

什么“实证派”、“感觉派”,凌丁老师也说了,只是两个倾向,实际上没有纯粹的“实证派”和“感觉派”。在凌丁老师意指的那些“实证派”里,靠“感觉”来质疑韩寒的多不胜数,那个石毓智博士就是。

我在另一张帖里也说了:“对于真相,大家现在只能各凭自己掌握的信息、常识、阅历和思维等去做判断:对作品本身的判断、对事情经过的可能性的充分想象、对各种质疑的细心斟酌等。”不仅是我,大家都只是在表达自己相信的情况而已,还没人能下定论。如果可以,最好也别激愤。

而我的判断已经做了,我斟酌了井回贴出的证据:新概念比赛作弊问题和韩寒的《三重门》有没代笔完全是两回事,我的专注面在代笔问题,所以不参考这方面的证据;手稿干净的问题我觉得并非难以置信,我还知道很多更不可思议的事,最好别用自己的写作习惯来揣度韩寒的写作;韩寒那个同学的回忆出现时间上的漏洞,我在另一张回帖里也分析了,本来记错的可能性就比记准大——我提醒大家:事情发生在13年前。对于树泳我想说,你再活10年然后参加同学聚会,和所有同学聊聊曾经共同经历的事,你就可能发现记忆是件多么奇妙和不可信的东西了。对于你困惑的巧合(少数情况)问题,冯老师也说了:现实中所有已发生的事情其实都是事物本来的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换言之都是巧合。

而我“判断韩寒的作品是自己写的”的依据,似乎不被你们参考——因为你们都是谈“感觉”的“实证派”,却把不同意自己的人归为“感觉派”——:

首先《毒》和《通稿2003》是杂文集,里面有大量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而《三重门》是个初中升高中的学生的故事,小说语言是夹叙夹议的,议论方面主要就是调侃,而这些调侃的内容大量和他的杂文集《毒》、《通稿2003》及早年的博文里所表达的观点、所描述的他的经历等对应吻合。也可以说《毒》、《通稿2003》、《三重门》这三本书加上他一定数量的博文存有一定的互文性质,里面他写到的内容和思维方式非常一致,就我的水平来看这几乎肯定是一个人写的。而现在有人质疑《三重门》是韩父代笔,这一点我恕难置信,因为《三重门》里写了很多初高中寄读生的经历,和韩父读初高中那个年代的情况显然不对应——事实上韩父比韩寒更不可能写出《三重门》;如果是另一人代笔也不可信,出版《三重门》前韩寒还没出名,这个人就已跟死了韩寒,多年中帮他代笔数部小说和杂文集,并更新大量博客,甚至在写博文时还提及韩寒的私人经历,这可能性有多大?然后,《像少年啦飞驰》我记得是写了个痴迷赛车的孩子的故事,这和韩寒本人的兴趣经历对得上。最后是韩寒性格里某些方面和我有相似,所以我读他的博文和小说时不用特别留意,只要他的作品的各方面(因找人代笔)出现了矛盾和不一致,我应该会马上察觉到。在我读过的他的作品和文章里,他确实是用很一致的方式感受、理解事物和表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9#
发表于 2012-5-2 11:17:34 |只看该作者
“新概念比赛作弊问题和韩寒的《三重门》有没代笔完全是两回事,我的专注面在代笔问题,所以不参考这方面的证据”

这里说明一下,如果韩寒没有代笔的情况下,这是两回事。
在韩寒没有代笔的情况下,许多事件都是独立事件:比如三重门手稿干净、新概念比赛作弊、破着头发、四两拔干片、博客密码给多人共用、面对采访不谈文学、多次表达不喜欢写作、对采访记者说“这不是我写的”连说三遍但正文中就有而不仅是封底的广告词、从未在公众场合体现出一个读过书的人的素质、从未在公众场合体现出一个写过文章的人的气质……而在一个写作者的写作方面,以上诸多蹊跷事件一起发生的总的概率是很小的,因此韩寒没有代笔,是极小概率事件,近于奇迹。
而在韩寒有代笔的情况下,以上事件就不是互不相关的了,有代笔是对以上事件的一种合乎情理和逻辑并且简洁明了的解释,接近常识。
除非,有更有力的系统的证据出现,能够驳倒韩寒有代笔的假设,并且能够同时解释以上各种疑点,才能让我们在常识和奇迹之间选择后者。(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是不相信奇迹,比如我相信生命在宇宙中的出现是个奇迹等,但我不大相信韩寒和他的作品是个奇迹,除非有更强有力的证据。)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10#
发表于 2012-5-2 11:23:00 |只看该作者
“因为《三重门》里写了很多初高中寄读生的经历,和韩父读初高中那个年代的情况显然不对应——事实上韩父比韩寒更不可能写出《三重门》”

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呢?我很奇怪。常识来说,成年人描写高中生甚至小学生的生活、或者仿写高中生的文章的可能性要比反过来要高啊。比如,三重门(废稿)里写 雨翔政治没考好是因为时政里考了“葛州坝”,而这是80年代初的时政——这种高中生写高中生活的时政考试却考的是十几年前时政的情况,可能性应该更低吧?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 11:4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