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1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黑蓝网刊88#专栏---李牧《我和我的书》

[复制链接]

268

主题

0

好友

585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4 00:55: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厨房里,我总是放一本书在灶台上,以便利用等着开锅的时间来看那几行文字。一本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被放置在灶台边,时间久了,书没有读进去多少,倒是被浸染了许多油烟和污渍。暂且给它取名“致福柯”吧。

  2008年春天的一个午后,我开始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哲学书读起来真是艰涩,我读着读着,脑子里却总是闪出另外一句话,这句话干扰着我的阅读……于是,我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翻遍了整本书,逐个找到了这六个字:我想和你**。
  在我家里的书柜上排放着很多书,我总是在想,这么好的书只有我一个人读,太可惜了。接下来,我把家里所有的书都搬到一个展览上,在旁边的标牌上写道:我想和你们分享这些书,你可以阅读并可以带走它们,读完后再返还给我。 并附上了我家的地址和电话。
  两年过去了,有些书已经回来,有些还在外面旅行。
  2009年我应邀去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居住并为波罗的海三年展创作作品,其中的一件作品还是用书来做的。对于这个装置的解说问如下:
  在很多市场里,老百姓的家里,都能看到出版于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书籍,众所周知——这是这个国家的一段历史。
  维尔纽斯很小,却遍布教堂。宗教是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一如闪烁的烛光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印记。这烛光,于这里的人们,意味着什么?
  于是,
  在我居住的房屋客厅门口,设置了一道门槛——一排从二手市场买来的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旧书。再用来自教堂的蜡烛燃烧流下的蜡层层覆盖,使它们成为一个无法阅读的整体。
  进入房间,你必须抬脚,跨过这道门槛。

  经常,走在路上看到路边的很多电话号码,租房子的、办证的、找人的、卖东西的、交同性恋的、卖身的……我就很在意这些电话,简单的号码背后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于是我很本能的就想用电话号码来做个作品。
  我打算做一本书,封面上的题目是“你好!Hallo!”,打开书,每一页上面都是一个电话号码。这些号码来自我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约500个。书印好后,在展览上作为我的装置作品,观众可以自由取阅并带走。

  看似完整的一排书,抽出任何一本,都只有一半。这些书多是我读过的小说,闲着没事的时候,我就试着把它们裁成了一半。因为这一刀,故事就不完整了,我们只能读到二分之一的小说。另外的二分之一呢?我们只能猜测。
  2008年11月到2009年6月,我在上海少年犯管教所设置了一个小型图书馆,并且定期的和少年犯们在一起,以画画、做游戏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个项目叫《蓝色图书》。项目结束的时候,很多书都已不知去向。
  2010年我在北京展览这个项目,我想把这些书展示出来,可是一些书已经遗失了,怎么办?于是,我把其中一部分遗失的书画成画,并和剩下来的书摆在一起展示。不管是真书还是假书,这些书都很美,不是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99

主题

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驱魔人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10-4-24 10:55:48 |只看该作者
李牧老师 有一个问题 比如您的上述作品
我觉得 想法都挺好的
但是 在技术上 我觉得仿造的门槛很低 比如 有一天 我也把我的书去切一刀 宣扬这是我的原创 这样“容易被翻版”的作品 是否说明它有某种缺陷?
比如 一个好的诗歌或者小说 或者绘画、雕塑 他们的艺术感是和技术融汇在一起的 而不是一个剥离了(或者说参与程度比较低的)技术的“想法”【可能相对来说 蓝色图书这个项目 除了把失去的书用绘画代替外 您可定也考虑每一本书的颜色、摆放位置、以及周边的环境和采光等等 构成一个整体 而 《存在与时间》那个版本 可能这方面考虑就少一些】

另:喜欢你的想法 确实有“浑然天成”的感觉 不做作
要远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0

好友

585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3#
发表于 2010-4-25 00:56:12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已经不做老师好几年了。不要叫我“老师”。我扛不起这个称呼。
对于“容易被翻版”,我是没有多考虑的,也不需要在意这个。你可以去翻版切一本书作为你的作品,可是,你会去重复这样的一件事情吗?杜尚的很多作品都太容易翻版了(比如小便池、蒙娜丽莎的胡子、雪铲等等),但我确实看不到有多少人在形式上翻版他的作品。重要的是他的思考,倒是这个影响了太多的人。(说我的作品的时候拿杜尚来作比较,有些脸红。)门槛低,也许是个好事情吧!
除了“蓝色图书”和“门槛”,其他几个都没有太当“作品”来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10-4-25 03:24:21 |只看该作者
《蓝色图书》很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
发表于 2010-4-26 09:51:20 |只看该作者
在我家里的书柜上排放着很多书,我总是在想,这么好的书只有我一个人读,太可惜了。接下来,我把家里所有的书都搬到一个展览上,在旁边的标牌上写道:我想和你们分享这些书,你可以阅读并可以带走它们,读完后再返还给我。 并附上了我家的地址和电话。

真是大度的人啊~

  两年过去了,有些书已经回来,有些还在外面旅行。

仿佛这种状态才是真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11

好友

3920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6#
发表于 2010-4-26 10:27:29 |只看该作者
有机会我也要去拿几本,但必定会归还。。
在一支夜歌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7#
发表于 2010-4-26 10:58:03 |只看该作者
我不舍得借书给人。我读过的书都有标注和读后感的。还写着日期。时间一晃10年过去,回过头看过去自己读过几遍,每遍什么样的感受,这感受准确与否,都是很舒服的回忆。

有时,找不到自己心爱的一本书, 或一张CD,我会很着急,到处找。找到才踏实。

格外心爱的书,因想到难免要借人,又担心自己总读的那一本损坏掉,就买两本。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8#
发表于 2010-4-26 11:37:43 |只看该作者
另chenyudemon的提问也是很正常的。我个人认为这提问恰好是源自写作与视觉、雕塑、装置等艺术形式在工作方式上的最大的一个区别。也即创作过程的劳动付出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创作者观看作品的倾向性有所不同。

因前日和李牧聊天时,也有过类似的疑问与感受——当时好像是聊到写作者如何看待经典的作用。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0

好友

585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9#
发表于 2010-4-26 21:21:15 |只看该作者
前日在那个晚餐上遇到冯与蓝、生铁、林思南等,尽管从未谋过面,却觉得像见到老朋友般的感觉。在一般这样的场合,我总是在一边沉默的,可这次我却说了太多的话。但在这样的场合,很多话题刚刚开始,也就不得不结束了。甚至,不知从何说起了。希望有机会大家能安静的,深入的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0

好友

585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0#
发表于 2010-4-26 21:32:23 |只看该作者
真是大度的人啊~

其实我在这方面也很小气的,也许我是借这样一种形式来对抗自己的小气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 01:1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