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879|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与语言 (读维特根斯坦断想)

[复制链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11: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后面的结尾有点抒情,但整个对私人语言的理解是没问题的。这篇文字最好的一点是,它的抒情和感悟没有背离对维哲学的理解,而且,最后作者提出的用“理解”来弥补私人语言的缺陷,有点进入赵汀阳“从他人去看”的方法论。如果感兴趣,可以找一下他的新书《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从天而降

48

主题

0

好友

2104

积分

论坛游民

小贱人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11:19 |只看该作者

人与语言 (读维特根斯坦断想)

人   与   语   言

              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断想

这里没有必要去理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属于“分析哲学”还是“后现代哲学”,以及他的哲学的发展和演变,笔者读了他的《哲学研究》只认识到他的哲学确实是与众不同的哲学,其中没有连篇累牍的烦琐引证,也没有形而上学的抽象分析,他的哲学从现实入手,又回归于现实,让读者的思想观念在阅读和思考中获得更新和升华。下面择语言一题谈谈自己的感受。
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说法,“私人语言”不是真正的语言,于是它不能进入作为人的存在形式的语言游戏。“私人语言”在感觉的层面上,它是本体内自我的感觉的认识,仅是一种自我的生物生理性的体验或者只限于本体内部交流的语言,是他人所不能真正地理解和认识的。当你向你日夜思念的恋人陈述:我爱你爱得发疯。这是你对你的感觉(私人语言)的一种表达,但别人并没有过你的这种亲身的体验,也就无法准确地认同和理解你当下的感情经历的事实,也许他(她)也有过爱得发疯的经历,但就象人类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张面孔一样,人的感觉、感情和认识总是有差异的,不仅是当下的,还有遗传、个性、后天所习得的思维方式和观念都会形成人与人心心相印的障碍。即使在语言共同体中交流,人的任何关于心灵活动的表达和描述都是个别的特指的。比如说,在“你爱她爱得发疯”的表述中,这个你和她都是世界上仅有的独一无二的你和她,你对她和她对你的感觉和认识,只是一种事实的存在而已,而不可能获得他人的体验和认同。于是,我们就面临一个人与人不能达到真正的相互认同甚至出现误解和情理相悖的危机,再者,因为我们的语言的能力、词汇的丰富总是有限的,我们每一个人所掌握的词汇的多少、对词义的理解的不同,个人修养的高低,这些都象是鱼剌卡在喉头一样阻碍着我们的思想交流,更何况我们的感觉和感情的模糊性带给语言的疑难。于是有”他人就是地狱”之说.人类依赖语言而生存,可语言又是那么力不从心,她既不能替代存在的现实,也不能抵达形形色色的事物的核心,她不是人的喜悦和热情、忧虑和痛苦的真实的再现,她到达不了真理的彼岸,以至于误会、误解、误导和不解象不散的迷雾无处不在地笼罩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从而发生了矛盾、纠纷、辨析、难以表达的痛苦和流血的战争(心怀叵测的阴谋自当别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躲不过从“私人语言”中脱胎换骨出来的语言在表述失误和接受误解中所造成的劫难。你向我表述你的痛时,所得到的我的回应,是我的关于痛行为的外在的普遍意义下的痛的标准的那种痛,这个作为标准的痛是抽象了的,你实际存在的痛却与我无关或我并不知道。“因为我必须按照我的确感到的痛来想象我没有感到的痛。也就是说,我所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在想象中把一个地方的痛移到另一个地方,就象把手上的痛移到臂上那样。”于是痛的真实性只存在于痛行为事实的本身。
那么是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就一点也不能沟通和认同呢?也不。
人与人的沟通和认同应该是双向的,即说者的意谓和听者的理解,要让人与人之间达到尽可能的共识和理解,唯一的途径只有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这个话题太大,但不可忽略,在知识和生活的范围和深度上下功夫,说得通俗点,我们在对待他人时,多一些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从他人出发,理解其言行所可能包涵的意义,尽可能地推测和把握他人,审时度势,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在误解别人的过程中拉开你与他人的距离,造成隔膜,甚至发生意想不到的残酷后果。
我责难和诅咒语言,我也不能不赞誉和崇敬语言,尽管她存在种种缺陷,尽管她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罪孽和苦难。但是,她在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方面的功绩是巨大的、辉煌的.因为语言,人的存在得以展现;因为语言,人类进入了社会并自身享受到了物质生活的殷实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因为语言,人间产生了爱;因为语言,爱情显示出如此的浪漫、缠绵和隽永。
如果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和你我:“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最后,我还是不能不说,语言是人类福音和希望,同时她也带给人类灾难和绝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4 0:00:55编辑过]
http://dna1984.spaces.live.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3#
发表于 2007-8-4 13:11:19 |只看该作者
好!读了就要写下来,MM真勤劳!明天仔细看!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0

好友

2104

积分

论坛游民

小贱人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7-8-4 13:11:19 |只看该作者
呵呵~是来替爸爸发的贴~我还在加紧学习中~~
姐姐还不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3 23:36:26编辑过]
http://dna1984.spaces.live.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5#
发表于 2007-8-4 13:11:19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断想写得颇为深刻并且行文很美。维氏之所以认为不存在私人语言是因为他对语言的界定,语言是一种遵循规则的行为,只有在公共性中才有所谓遵循规则,语言必须在公共性中才成其可能,私人语言这是一个内含着矛盾的短语。维为私人语言提供了这样的描述,即对人的心理行为、内在感受的语言表达,心理行为、内在感受无法诉诸语言。你爱她爱得发疯,这句话向别人传达的不是你心中的感受而是一种公共化的语言(这一点表达不是很清楚),听这句话的人所理解得也不是你心中的感受而是语言。  那么正如原帖的洞察,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人与人之间如何实现交流,语言能否承担起交流的任务?按照维特根斯坦,交流是可能的,因为交流是一种公共的行为,语言在公共领域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一个更深的问题又出现了,交流发生于公共领域,那么私人领域的东西只能局限于个体之内而无法实现在个体之间的沟通了吗?或许有沟通的途径,但它超出了语言的范围,语言对此无能为力。   后面讲到语言因不能表达私人性的东西而引起一系列麻烦如误解纠纷等,我认为这里有点过渡解释了,维后期主张日常语言认为日常语言以其灵活性多变性加上与说话的语境相配合能够较好的实现人交流功能,而不会带来诸多误解。  原帖结尾将语言的功绩似乎是从逻辑语言和日常语言两个方面来说的,逻辑语言以其清晰性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从而提供了物质生活的殷实,日常语言以其丰富性为人类提供了浪漫与隽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6#
发表于 2007-8-4 13:11:16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裁缝在2004-7-13 23:34:09的发言:
呵呵~是来替爸爸发的贴~我还在加紧学习中~~
姐姐还不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3 23:36:26编辑过]


MM真孝顺!昨晚你爸让你发贴,我妈则催我睡觉,呵呵,没马上回。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173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07-8-4 13:11:19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王晨在2004-7-14 16:13:50的发言:
后面的结尾有点抒情,但整个对私人语言的理解是没问题的。这篇文字最好的一点是,它的抒情和感悟没有背离对维哲学的理解,而且,最后作者提出的用“理解”来弥补私人语言的缺陷,有点进入赵汀阳“从他人去看”的方法论。如果感兴趣,可以找一下他的新书《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为什么说“整个对私人语言的理解是没问题的”?我觉得恰恰很有问题。
看这一句就知道了:我们都躲不过从“私人语言”中脱胎换骨出来的语言……
我在这块石头上敲打这片破布 我以迪维利斯的名义扬起风 它将不停地吹,直到我高兴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8#
发表于 2007-8-4 13:11:19 |只看该作者
这句怎么了?你看出了什么?而且这不是标准的学术论文,一些句子是抒情性质的。所以,随便的一个句子不能拿严格的哲学标准去套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4 18:54:05编辑过]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9#
发表于 2007-8-4 13:11:19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宇文光在2004-7-14 18:27:26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王晨在2004-7-14 16:13:50的发言:
后面的结尾有点抒情,但整个对私人语言的理解是没问题的。这篇文字最好的一点是,它的抒情和感悟没有背离对维哲学的理解,而且,最后作者提出的用“理解”来弥补私人语言的缺陷,有点进入赵汀阳“从他人去看”的方法论。如果感兴趣,可以找一下他的新书《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为什么说“整个对私人语言的理解是没问题的”?我觉得恰恰很有问题。
看这一句就知道了:我们都躲不过从“私人语言”中脱胎换骨出来的语言……
[/quote]

你的问题来源于“语言”不是从“私人语言”里脱胎换骨出来的吧。这句话的表述是有问题,但我相信这是一个疏忽,我从中能感到作者体会到了”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用哲学眼光去看,”私人语言“和”用日常语言表达的私人感受“,这些微妙之处是不能混淆的,但是不能对所有的文字都这么要求,字词上的谨慎是在这个专业内的。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10#
发表于 2007-8-4 13:11:19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宇文光在2004-7-14 18:27:26的发言:

  

为什么说“整个对私人语言的理解是没问题的”?我觉得恰恰很有问题。
看这一句就知道了:我们都躲不过从“私人语言”中脱胎换骨出来的语言……
[/quote]
当时这一句我也琢磨了了老半天,如果说这句话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容易陷入语言的假象,认为语言是从私人语言中脱胎出来的从而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误解劫难,这样理解解释的通。如果理解为作者就认为语言是从私人语言中脱胎出来的,那么这里就存在着大问题。不知原帖要表达的是那种意思。 欢迎宇文光兄弟来辨析版,也请你把你的观点在解释一下让大家明白你的意思,以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3 21:1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