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茅盾文学奖 缘何“冷落”南方

[复制链接]

842

主题

0

好友

5512

积分

职业侠客

海绵宝宝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31 16:04: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茅盾文学奖 缘何“冷落”南方


   评论人士认为地域“腔调”比方言写作更重要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日前揭晓。就在媒体和圈内人赶赴浙江乌镇,参加11月2日举行的颁奖典礼之际,上海的文学评论家昨天却开始反思,为什么茅盾文学奖“冷落”了南方的文学。如何用有自己地域特色的“腔调”,写出南北兼容的文字,成为眼下上海作家的新思考。
   
冷遇,南方方言文字被忽视
   
    刚刚揭榜的茅盾文学奖中,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麦家的《暗算》和周大新的《湖光山色》最终上榜。除了此次《暗算》被一些评论归为“南方文学”外,此前历届近30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恐怕只有王安忆的《长恨歌》,算是南方语言写作的小说。
   
    “现在很多作家都在尝试用上海方言写作,用方言表现上海的城市感觉。不过外地读者可能很多人会读不懂。”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表示,因为语系关系,“南方文字”并不能很好地进入北方读者的视野。专家指出,南方文字的遭遇,和南方方言遇到的瓶颈相似。因为和普通话更接近,北方方言更容易成为一种流行。赵本山的“铁岭风格”,从小品舞台一路走到电视剧,不少幽默的广告创意,也取自他的语言。北京的郭德纲、天津的杨少华父子,也都成为全国知名的语言类节目明星。而海派滑稽戏,至今还在央视春晚的门槛外徘徊。
   
    “城市文化和上海生活中很有生命力的东西,以及上海特有的微妙的东西,有不少依赖上海方言。没有这样的语言,往往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评论家指出,从文学角度出发,婉约柔软的江南风格,往往被“大众口味”忽视。
   
腔调,用更大众的手法写感觉
   
    方言是否能够进入文学作品,是文学界讨论多时的话题。韩少功的《马桥词典》、莫言作品中的“猫腔戏”、张炜《丑行或浪漫》中的登州方言、刘震云《手机》里显示智慧的四川话、阎连科《受活》中的豫西方言等。方言写作在成为一种时尚,也面对更接近文学本质,还是简单嫁接的质疑。事实上,远不止是南方或者上海话写作遇到瓶颈。
   
    “中国有一半的作家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自己的感受。而不得不用类似新闻社论的文体来创作小说。”赵长天指出,面对日趋多元化的生活,表达困难越来越突出,成为作家的集体问题。对此,评论家杨扬认为,“写出语言的腔调,远比形式上标榜方言写作更重要。”就像戏曲一样,一方水土一种生活,往往会造就一种表达的“腔调”。“它是写作中的神态和脉络,用自己的审美特色和自己的生活对照,就能形成个性的表达。”
   
    但杨扬同时也指出,眼下方言本身正在被稀释,原有的活力和精神折损严重。想借方言写作,达成和地域文化的交融,也越来越困难。事实上,哪怕是王安忆的《长恨歌》,小说里的上海韵味远比上海方言抢眼。
   
    找到能被大众接受,又不失地域个性的表达,显然已成为眼下上海作家面临的一个课题。(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542

主题

18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梦想家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08-11-2 13:44:01 |只看该作者
方言的确是个问题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http://blog.sina.com.cn/u/147114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3#
发表于 2008-11-2 16:09:55 |只看该作者
以为用方言就能表达地方味道,这种幼稚的认知到现在还在害人,真他妈的反动透顶!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0

好友

217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8-11-3 10:42:15 |只看该作者
南方还是以经济为重,用经济炒作文学,没有不红的理由。
往生不可及,今生难自已。余志尚未展,岂可乱谈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6 13:5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