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10-23
- 在线时间
- 106 小时
- 威望
- 2503 点
- 金钱
- 13666 点
- 注册时间
- 2008-8-3
-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873
- 精华
- 0
- 积分
- 5512
- UID
- 21171
 
|
几十亿?作协没花那么多 中国作协发言人:每年开销仅几千万元
不取消专业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正在努力证明,他们没有向外界所说的那样每年用去国家很多钱。昨天作协发言人陈崎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作协大致财务状况,他说,其实中国作协每年开销也就在几千万左右,其中大部分用于作家采风的开销。而此前,外界风传中国作协每年的开销在几十个亿。
关于“花费” 全国专业作家仅有173名
外界这几十个亿的估算是怎么出炉的呢?此前一直有传言说,中国目前的专业作家多达几万人,这些人每月都按级别领取国家的工资,以每月每人3000元计算,那是要多达数亿了。但是陈崎嵘对记者说,专业作家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根据他们最新普查的结果,现在中国的专业作家只有173名,而且这些作家大多拿的是所属当地作协的工资,并不在中国作协里开销。
“我只能给你一个大概的数字,中国作协现在每年的开销也就是几千万。”陈崎嵘昨天对本报记者说。他透露,这些钱里大概有几百万用于支付中国作协机关行政人员的工资,其余的几千万都用于举办各项文学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举办一些文学展览,作协下属鲁迅文学院每年两期的培训班,当然还有不少作家采风活动。
采风是中国作协用以激发作家创作灵感的一项传统,不过这项传统到了近年有些已经蜕变成了游山玩水的一种空洞形式。因此每年花纳税人那么多钱去采风,也引起了一些议论。对此陈崎嵘表示,中国作协绝对不会取消采风活动,因为多年实践证明,采风对作家的创作有作用,“不能太功利主义,好像采风一次回来,作家就必须写出几部作品出来才能有所交代。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关于制度 无意取消专业作家
陈崎嵘同时表示,中国作协目前无意完全取消专业作家制度,尽管各地已经完全开始推广签约作家制度。因为给作家发固定工资是历史的产物,一些专业作家年纪已经很大了,再把他们推到市场,要靠作品拿补贴很不现实
。“而且由于基本不再吸纳专业作家,所以173人这个群体的规模也每年都在缩小。” 记者另外从陈崎嵘处了解到,现在全国“厅局级”省级作协大概也只有十几个,这些作协每年的财政拨款相对充裕,比如江苏、广东、湖北和上海,每年的财政拨款都多达几百万元。( 来源:青年报) |
|